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450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注液并陈化;控制电池内压在0.15-2.00Mpa,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先采用0.03-0.1C电流充电,充入电量为设计容量的30-40%;静置0.5-1h;控制电池内压在-0.01—-0.1Mpa,采用0.1-0.5C电流充电,充入电量为设计容量的20-30%;充入纯度为99.99%以上的氮气,压力为0.100MPa-0.105Mpa。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成方法可以通过控制电池内压,在化成初期采用正压化成,在化成后期采用负压化成,使锂离子电池负极形成均匀稳定的SEI膜,提高电池性能;且操作简单易行。采用该方法的化成装置,对化成生成的有毒及腐蚀性气体进行收集,集中处理,不让其排放到车间及自然环境中,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不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本专利技术涉及硬壳(不锈钢壳、铝壳、塑料外壳等)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不可再生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严重,加速了绿色环保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应用领域由数码产品领域延伸到交通动力,储能、航天、通信备用电源等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由原先的几百毫安时发展到上百甚至上千按时。出于安全性、加工性,现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多以硬壳为主。目前硬壳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处硬壳圆柱电池外,多使用注液孔开口化成方法,这样可以让电池内外气压保持平衡,以便于换成气体的排除。但是该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化成生成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SEI)的充电过程产生负极极化现象,进而引起溶剂发生电化学还原而产生气体。气体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电池的膨胀、电解液的外溢、电池外观的腐蚀、容量偏低。外溢的电解液又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产生有毒、强腐蚀性气体,对化成设备及化成辅助设备有腐蚀性;且化成过程中也会产生有毒性气体,如对这些气体不收集,集中处理,而直接排放到车间或外界环境中,这些气体会污染环境,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开口化成,免不了空气向电池内的扩散,这样会减小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注液并陈化;控制电池内压在0.15?2.00Mpa,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先采用0.03?0.1C电流充电,充入电量为设计容量的30?40%;静置0.5?1h;控制电池内压在?0.01—?0.1Mpa,采用0.1?0.5C电流充电,充入电量为设计容量的20?30%;充入纯度为99.99%以上的氮气,压力为0.100MPa?0.105Mpa。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注液并陈化;控制电池内压在0.15-2.0OMpa,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先采用0.03-0.1C电流充电,充入电量为设计容量的30-40% ;静置0.5-lh ;控制电池内压在-0.01一-0.1Mpa,采用0.1-0.5C电流充电,充入电量为设计容量的20-30% ;充入纯度为99.99%以上的氮气,压力为0.1OOMPa-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明王化胜宋泽斌潘健健吴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