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金属薄板局部管状凸台壁部增厚成形工艺及模具,属于金属薄板局部管状凸台壁部增厚成形工艺及模具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在板类结构零件中,许多零件的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和铆接或焊接连接。而可拆卸零件连接中,以螺纹连接最为普遍和实用。例如,汽车内部的部分连接件是板类螺纹连接件的代表,薄板零件采用螺纹连接时,都是在基础板上形成凸台作为连接点,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有一定数量螺纹的啮合,以增加零件间的连接强度。按照常规的板料成形工艺,制造凸台的方法是采用冲孔翻边或拉深后再冲孔翻边获得特定的高度,然后在所得到的凸台上攻螺纹形成所需要的连接零件。在生产实际中,由于工艺原因,凸台壁部厚度小于原始板料的厚度,所能加工的螺纹的齿高受到限制,且连接齿数不多,导致连接的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所以,这类方法所加工的连接件,主要用在一些连接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采取如图1所示的工艺方法,即在薄板A1上打孔,然后将厚壁管A2焊上,形成这类连接零件时,凸台管壁的厚度不受限制,在凸台上可以加工所需要的螺纹满足连接要求。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凸台是被焊上去的,凸台与基础件不是一个整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薄板局部管状凸台壁部增厚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1)用金属薄板加工出管状凸台(4);2)镦粗管状凸台(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小亭,廖毅娟,章争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