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树祖专利>正文

双向控温气调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35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向控温气调箱,属鲜活果蔬气调保鲜、运输设备,包括内有保温层的密封箱体、制冷机组、发电机组、空气分离装置、冷热循环管线、低温和高温控制器以及测氧仪,是融双向控温、分离空气技术和自身发电的组合体,装在汽车上即为气调保鲜车,从车上吊到地面可作小型气库使用,箱体内可降温气调保鲜,在高寒地区使用时可增温,解决了不易运输的南方果蔬向边远地区或国外运输的困难和寒冬季节高寒地区缺少果蔬的问题。(*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向控温气调箱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控温气调箱,属于鲜活果蔬的气调保鲜贮存和运输设备。公知的新鲜果蔬公路、铁路和水运等长途运输的保鲜办法为冷藏或保温,保温车主要是以密封、隔热来维持车内物品原有的温度,少受外界影响,但对一些容易变质的果蔬则没有可靠的办法,对需要从较暖地区向寒冷地区运送果蔬则缺乏防冻手段。现有的冷藏车都是将冷藏箱固定在车的大架上,该车不能作其它用途使用,国外的气调保鲜车价格太贵亦无双向控温技术,其保鲜箱也不能从车上吊到地面做小型气库使用。中国技术专利CN2033188U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气调保鲜装置”,该装置利用负离子、电场、磁场相互作用的原理,造成低氧空气环境,杀菌和控制氧化,抑制食物新陈代谢达到保鲜目的,但是该装置对于一些易变质的果蔬、需要从较暖地区向寒冷地区运送果蔬,则缺乏保鲜防冻手段。本技术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将南方新鲜果蔬运住寒冬季节缺少果蔬地区时可以降温、自动增温、调温、气调保鲜、保证果蔬不受冻的、可移动的双向控温气调箱。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达到的。本技术包括有箱体、箱体内左端的制冷机组、空气压缩-->机头、储气罐、电动机以及连接空气压缩机头和电动机的传动三角带、右端隔间内的发电机组,箱体上用铰链连接门扇,门扇上装有轴卡、关门杠杆、把手和锁门滑块,发电机组由电起动柴油机、支撑架上的发电机和配电盘以及连接发电机皮带轮和柴油机皮带轮的传动三角带组成,配电盘至电动机和发电机分别由导线(44和14)连接,制冷机组由固装在箱上的制冷支撑架、制冷支撑架上的制冷剂储罐、电动机、冷凝器以及连接电动机皮带轮和制冷机皮带轮的传动三角带组成,制冷剂储罐上装有制冷输出管和制冷回流管。箱体内铺设有箱顶保温层、箱底保温层、箱壁保温层和隔间保温层,箱底保温层上设压条下设带支撑的板材,箱顶保温层表面上设有照明灯,照明灯导线经箱底保温层内的予理管与配电盘相接,为使箱体内的水果蔬菜得不到维持新陈代谢所必须的足够氧气而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保鲜目的,空气压缩机头的吸气口与箱体内腔通连,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籍管道依次与气水分离器、过滤罐、内装高分子聚合中空纤维束的筒体、机械限压阀以及与箱体内腔通连的氮气输出口连接,筒体经管道和机械限压阀与氧气出口连接,筒体经管道和机械限压阀与氧气出口连接,过滤罐中设有分子筛和滤网,其下端设有排污阀。当空气压缩机工作时,即由其吸气口将箱体内空气吸入空气压缩机,加压后经过气水分离器和过滤罐,压入内装高分子聚合中空纤维束的筒体,由于内外压差,气体由内向外渗透,利用高分子聚合中空纤维对不同气体分子的渗透速度不同的原理,实现-->分离空气。由机械限压阀控制排气压力。由氧气出口将富氧(大于空气中氧含量的气体)排至大气中,以减少箱体内空气中氧含量。富氮(大于空气中氮量的气体)经氮气输出口送入箱体内。利用制冷机组和电热器进行双向控温,在箱体右端隔间上设有电热器和送风机,箱顶保温层上用管卡固定有散热管并经管卡固定的送风管与电热器相接,箱底保温层板材下设有冷气管。箱壁保温层[48和49]表面分别布置有冷气盘管[63和64],其两上端分别经前保温层的管接头与制冷剂储罐的制冷输出管和制冷回流管相接,其两下端分别与箱底保温层下的冷气管两端通连。箱体内前保温层的内面上设有低温控制器、高温控制器和测氧头,用以双向控温和测定箱体内含氧量,分别用固定卡固定之,低温控制器和高温控制器的导线经前保温层、予理管和配电盘分别与制冷机组和电热器相接,测氧头的导线经前保温层和予理管与配电盘上的测氧仪相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是内有保温层的密闭箱体、融制冷、增温、双向控温、分离空气技术不自身发电的组合体,装在汽车上即为气调保鲜车,从车上吊到地面可作小型气库使用。用作保鲜车时,箱体内可以降温气调保鲜。在-27~-30℃的高寒地区使用时可以增温,使箱体内温度调节至3~5℃以上,解决了不易运输的一些南方果蔬向国内边远地区或国外运输的困难,也解决了寒冬季节高寒地区缺少果蔬的问题。-->附图图面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箱顶时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图3为分离空气结构示意图。图4为前保温层内面部件配置图。图5为前保温层外面布线图。图6和8为箱壁保温层冷气盘管配置图。以下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图1、2和3所示的本技术包括有箱体[45]、箱体[45]内左端的制冷机组[25]、空气压缩机头[40]、储气罐[39]、空压机电动机[43]以及连接空气压缩机头[40]和空压机电动机[43]的传动三角带[42]和右端隔间[110]内的发电机组[11],箱体[45]上用铰链[23]连接门扇[21](见图2),门扇[21]上装有轴卡[26]、关门杠杆[20]、把手[29]和锁门滑块[31]。发电机组[11]由电起动柴油机[111]、支撑架[112]上的发电机[113]和配电盘[119]以及连接发电机皮带轮[115]和柴油机皮带轮[117]的传动三角带[116]组成。配电盘[119]至电动机[43]和发电机[113]分别由导线[44和114]连接,制冷机组[25]由固装在箱体[45]上的制冷支撑架[251]、制冷支撑架[251]上的制冷剂储罐[253]、电动机[255]、冷凝器[259]以及连接电动机皮带轮[256]和制冷机皮带轮[258]的传动三角带[257]组成,制冷剂储罐[253]上装-->有制冷输出管[252]和制冷回流管[254]。箱体[45]内铺设有箱顶保温层[46]、箱底保温层[47]、箱壁保温层[48和49]和隔间保温层[51],箱底保温层[47]上设压条[4]下设带支撑[52]的板材[53],箱顶保温层[46]表面上设有照明灯[55],照明灯导线[72]经箱底保温层[47]内的予理管[5]与配电盘[119]相接。空气压缩机头[40]的吸气口[40—1]与箱体[45]内腔通连,空气压缩机储气罐[39]籍管道[12、13和14]依次与气水分离器[29]、过滤罐[27]、内装高分子聚合中空纤维束[18]的筒体[28]、机械限压阀[19]以及与箱体[45]内腔通连的氮气输出口[30]连接,筒体[28]经管道[15]和机械限压阀[16]与氧气出口[17]连接,过滤罐[27]中设有分子筛[271]和滤网[272],其下端设有排污阀[273](见图3)。箱体[45]内右端隔间[110]上设有电热器[9]和送风机[8],箱顶保温层[46]上用管卡[58]固定有散热管[56](见图7)并经用管卡[59]固定的送风管[57]与电热器[9]相接。箱底保温层[47]板材[53]下设有冷气管[54](见图1)。箱体[45]内设有前保温层[50],箱壁保温层[48和49](见图6和8)表面分别布置有冷气盘管[63和64],其两上端分别经前保温层[50]的管接头[66和66—1]与制冷剂储罐[253]的制冷输出管[252]和制冷回流管-->[254]相接,其两下端分别与箱底保温层[47]下的冷气管[54]的两端通连。箱体[45]内前保温层[50]的内面[50—A](见图4)上设有低温控制器[2]、高温控制器[3]和测氧头[1],分别用固定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控温气调箱,包括有箱体[45]、箱体[45]内左端的制冷机组[25]、空气压缩机头[40]、储气罐[39]、空压机电动机[43]以及连接空气压缩机头[40]和空压机电动机[43]的传动三角带[42]和右端隔间[110]内的发电机组[11],箱体[45]上用铰链[23]连接门扇[21],门扇[21]上装有轴卡[26]、关门杠杆[20]、把手[29]和锁门滑块[31],发电机组[11]由电起动柴油机[111]、支撑架[112]上的发电机[113]和配电盘[119]以及连接发电机皮带轮[115]和柴油机皮带轮[117]的传动三角带[116]组成,配电盘[119]至电动机[43]和发电机[113]分别由导线[44和114]连接,制冷机组[25]由固装在箱体[45]上的制冷支撑架[251]、制冷支撑架[251]上的制冷剂储罐[253]、电动机[255]、冷凝器[259]以及连接电动机皮带轮[256]和制冷机皮带轮[258]的传动三角带[257]组成,制冷剂储罐[253]上装有制冷输出管[252]和制冷回流管[254],箱体[45]内铺设有箱顶保温层[46]、箱底保温层[47]、箱壁保温层[48和49]和隔间保温层[51],箱底保温层[47]上设压条[4]下设带支撑[52]的板材[53],箱顶保温层[46]表面上设有照明灯[55],照明灯导线[72]经箱底保温层[47]内的予理管[5]与配电盘[119]相接,其特征是:a)空气压缩机头[40]的吸气冂[40-1]与箱体[45]内腔通连,空气压缩机储气罐[39]籍管道[12、13和14]依次与气水分离器[29]、过滤罐[27]、内装高分子聚合中空纤维束[18]的筒体[2 8]、机械限压阀[19]以及与箱体[45]内腔通连的氮气输出口[30]连接,筒体[28]经管道[15]和机械限压阀[16]与氧气出口[17]连接,过滤罐[27]中设有分子筛[271]和滤网[272],其下端设有排污阀[273],b)箱体 [45]内右端隔间[110]上设有电热器[9]和送风机[8],箱顶保温层[46]上用管卡[58]固定有散热管[56]并经用管卡[59]固定的送风管[57]与电热器[9]相接,箱底保温层[47]板材[53]下设有冷气管[54],箱体[45]内设有前保温层[50],箱壁保温层[48和49]表面分别布置有冷气盘管[63和64],其两上端分别经前保温层[50]的管接头[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向控温气调箱,包括有箱体[45]、箱体[45]内左端的制冷机组[25]、空气压缩机头[40]、储气罐[39]、空压机电动机[43]以及连接空气压缩机头[40]和空压机电动机[43]的传动三角带[42]和右端隔间[110]内的发电机组[11],箱体[45]上用铰链[23]连接门扇[21],门扇[21]上装有轴卡[26]、关门杠杆[20]、把手[29]和锁门滑块[31],发电机组[11]由电起动柴油机[111]、支撑架[112]上的发电机[113]和配电盘[119]以及连接发电机皮带轮[115]和柴油机皮带轮[117]的传动三角带[116]组成,配电盘[119]至电动机[43]和发电机[113]分别由导线[44和114]连接,制冷机组[25]由固装在箱体[45]上的制冷支撑架[251]、制冷支撑架[251]上的制冷剂储罐[253]、电动机[255]、冷凝器[259]以及连接电动机皮带轮[256]和制冷机皮带轮[258]的传动三角带[257]组成,制冷剂储罐[253]上装有制冷输出管[252]和制冷回流管[254],箱体[45]内铺设有箱顶保温层[46]、箱底保温层[47]、箱壁保温层[48和49]和隔间保温层[51],箱底保温层[47]上设压条[4]下设带支撑[52]的板材[53],箱顶保温层[46]表面上设有照明灯[55],照明灯导线[72]经箱底保温层[47]内的予理管[5]与配电盘[119]相接,其特征是:a)空气压缩机头[40]的吸气口[40-1]与箱体[45]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祖
申请(专利权)人:王树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