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化分解和图像块相似性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331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极化分解和图像块相似性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主要解决已有技术对极化SAR图像降斑后因极化信息利用不充分导致结构信息丢失的问题。实现步骤为:(1)读入极化SAR图像Z;(2)对图像Z进行极化分解;(3)仿真得到模拟极化SAR图像M;(4)对模拟极化图像M各点间的协方差矩阵相似性度量进行统计;(5)从图像Z的第一个点i开始,搜索得到与点i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Qi;(6)在局部同质区域Qi内对点i进行降斑处理;(7)重复步骤(5)和(6)对图像Z中每一个点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降斑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极化SAR图像的相干斑抑制能力,在对均质区域有效降斑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持非匀质区域的结构信息,可用于极化SAR数据的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涉及极化SAR图像降斑,是一种基于极化分解和图像块相似性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对较低分辨率的极化SAR图像进行降斑。
技术介绍
极化SAR已成为SAR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极化SAR图像的理解和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多参数、多通道的微波成像雷达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地面场景在不同极化组合下的雷达图像,提供了单极化SAR无法达到的更多信息量,在海洋学、冰河学和陆地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SAR和极化SAR的相干成像特性,其固有的相干斑噪声严重影响了后续目标检测、分类和识别等应用,因此,相干斑的抑制成为SAR和极化SAR图像后处理的第I步,这种噪声的抑制方法是极化SAR图像处理领域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极化SAR滤波主要是对极化SAR图像中的相干斑进行抑制。相干斑是存在于SAR图像中的一种噪声极强的颗粒状斑点,它的存在造成图像的信噪比下降、图像特征混乱,给图像理解带来困难。在极化SAR中,相干斑的影响不仅存在于独立的各极化通道,还会影响极化的相关性,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极化SAR图像滤波,相干斑的抑制对后续极化SAR图像的处理意义重大。早期的SAR和极化SAR滤波算法采用多视处理方法,这种情况下相干斑的抑制是以损失空间分辨率为代价的。现有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I)基于统计特性进行的模型滤波。目前,已有大量的极化相干斑滤波技术被研究,常用的有极化白化滤波、最优加权滤波、极化矢量滤波和Lee滤波等。这些滤波方法都是基于统计特性进行的模型滤波,因此忽略了极化散射特性的保持。相比于其他方法,Lee滤波能更好地保持各方面的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各种空域滤波算法,在此基础上的改进算法和引入小波变换进行滤波的算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相干斑,但应用到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中时,都存在未能充分利用极化信息的缺陷。(2)基于图像块相似性的方法。Buades等人提出的非局部均值滤波器使用两个图像块的欧式距离作为它们中心像素点之间的相似性度量,这种相似性度量只对加性噪声是有效的,不能应用于乘性噪声。利用这种方法的思路Deledalle C.等人在设计的PPB滤波器中,使用了一种迭代的相似性度量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了两种距离,即前一次去噪结果中两个图像块的距离和原图像中两个图像块的距离。由于使用了先验知识,此种相似性度量方法的精度较高,所以PPB滤波器不但对自然图像取得了很好的滤波效果,而且成功应用于SAR降斑。而后Deledalle C.又给出了在此框架内的极化SAR的降斑方法,虽然最后也取得了很好的降斑效果,但是像很多经典极化SAR降斑方法一样依然没有充分利用极化SAR数据的散射特性,所以降斑结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对极化SAR图像降斑后因极化信息利用不充分导致结构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化分解和图像块相似性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以实现在对均质区域有效降斑的同时保持非匀质区域的结构信息,提高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基于Wishart距离的协方差矩阵相似性结合极化分解后的特征得到新的相似性度量,利用该度量对每一个点搜索出一个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再在局部同质区域内对该点进行滤波。其实现步骤如下:(I)读入一幅视数为L的协方差矩阵格式的极化SAR图像Z ;(2)利用Freeman分解的方法对图像Z进行极化分解,得到平面散射、二次散射和体散射三种散射分量的功率强度Ps、Pd和Pv ;(3)仿真得到一幅与图像Z具有相等视数的模拟极化SAR图像M ;(4)利用一种结合Freeman分解和Wishart距离的两协方差矩阵的相似性度量,对模拟极化图像M各点间的相似性度量进行统计,得到下一步局部同质区域划分时的阈值PT ;(5)从图像Z的第一个点开始,利用一种结合Freeman分解和Wishart距离的相似性度量,以待处理点i为中心在图像Z中搜索出一个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Qi ;(6)在局部同质区域Qi内对待处理点i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滤波,即对点i进行了降斑处理;(7)重复步骤(5)和(6)对图像Z中每一个点在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内进行滤波,得到最终的降斑结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既利用极化散射分量的相似性又利用极化协方差矩阵的相似性,查找到的相似块更加丰富和精确;2、本专利技术可以自适应的给每一个点找到一个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每个点都看成是均质区域内的点,不需要再将各种场景的点来区分开来进行处理,因而在对匀质区域有效降斑的同时能很好的保持住非匀质区域的结构信息,提高了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效果;3、本专利技术在局部同质区域内进行降斑进行处理时,用直接平均代替加权平均,与极化非局部的方法相比降低了时间复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仿真实验采用的两幅真实极化SAR原始图像Ottawa和Bay ;图3是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两种方法对图3中的Ottawa图像降斑结果比较图;图4是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两种方法对图3中的Bay图像降斑结果比较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步骤1,读入一幅视数为L的协方差矩阵格式的极化SAR图像Z,图像Z中的每个像素点都代表着一个含有9个元素的3X3协方差矩阵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极化分解和图像块相似性度量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读入一幅视数为L的协方差矩阵格式的极化SAR图像Z;(2)利用Freeman分解的方法对图像Z进行极化分解,得到平面散射、二次散射和体散射三种散射分量的功率强度Ps、Pd和Pv;(3)仿真得到一幅与图像Z具有相等视数的同质模拟极化SAR图像M;(4)利用一种结合Freeman分解和Wishart距离的协方差矩阵的相似性度量,对模拟极化图像M各点间的相似性度量进行统计,得到下一步局部同质区域划分时的阈值PT;(5)从图像Z的第一个点开始,利用上述的结合Freeman分解和Wishart距离的相似性度量,以待处理点i为中心在图像Z中搜索出一个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Qi;(6)在局部同质区域Qi内对待处理点i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降斑处理;(7)重复步骤(5)和(6)对图像Z中每一个点在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内进行降斑,得到最终的降斑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基于极化分解和图像块相似性度量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读入一幅视数为L的协方差矩阵格式的极化SAR图像Z; (2)利用Freeman分解的方法对图像Z进行极化分解,得到平面散射、二次散射和体散射三种散射分量的功率强度Ps、Pd和Pv ; (3)仿真得到一幅与图像Z具有相等视数的同质模拟极化SAR图像M; (4)利用一种结合Freeman分解和Wishart距离的协方差矩阵的相似性度量,对模拟极化图像M各点间的相似性度量进行统计,得到下一步局部同质区域划分时的阈值PT ; (5)从图像Z的第一个点开始,利用上述的结合Freeman分解和Wishart距离的相似性度量,以待处理点i为中心在图像Z中搜索出一个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Qi ; (6)在局部同质区域Qi内对待处理点i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进行降斑处理; (7)重复步骤(5)和(6)对图像Z中每一个点在与之对应的局部同质区域内进行降斑,得到最终的降斑结果。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极化分解和图像块相似性的极化SAR图像降斑方法,所说步骤(4)中的对模拟极化图像M各点间的相似性度量进行统计,得到下一步局部同质区域划分时的阈值PT,按如下步骤进行: 4a)对模拟极化图像M进行Freeman分解,得到平面散射、二次散射和体散射三种散射分量的功率强度Ms、Md和Mv; 4b)选取模拟极化图像M上不在边界上的一个点Ptl,再随机选取模拟极化图像M上的100个不在边界上的点PfPltltl,点Ptl对应的协方差矩阵为Mtl,点Pn对应的协方差矩阵为Mn,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华焦李成马兆峰马文萍马晶晶钟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