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薄壁装饰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下列步骤进行:选用了不锈钢薄板为原料;对不锈钢薄板进行冲压,生成不锈钢片;用拉伸模对所述不锈钢片的边缘拉伸,生成成形片;用中孔冲模对所述成形片进行冲压,形成薄壁不锈钢环;对所述薄壁不锈钢环进行冲压整形,生成细模片;对所述细模片进行切边整形,生成半成品,对半成品的切口端面进行车床加工,抛光处理,做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一种制造使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的不锈钢薄壁装饰圈的加工方法,其成品具备抗氧化、抗腐蚀、强度高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仪表装饰圈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仪表装饰圈有三大类。第一类是采用低碳钢板材冲压成型后表面镀铬(或表面喷涂油漆)的方式制造而成;第二类是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后表面镀铬(或表面喷涂油漆)的方式制造而成,第三类是采用其他材料(如石膏粉、木材等)加工成型。其制造过程都对环境污染大,且材料消耗、工时费用都较大;由于第一、二类制件的表面是经过电镀的方式或表面喷涂的方式处理表面,因而易于氧化而限制了装饰圈的有效使用寿命,且制件的强度也不及不锈钢装饰圈。现有的模具包括模架、导柱、底座、凸模和凹模,其中所述导柱立在底座上平面的四周,该导柱支撑有模架,所述底座与模架之间设置有凸模和凹模,其中凸模和凹模分别被固定在底座和模架,或者分别被固定在模架和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使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的,其成品具备抗氧化、抗腐蚀、强度高的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其关键在于是按下列步骤进行步骤1,选用了不锈钢薄板为原料;步骤2,用下料模对所述不锈钢薄板进行冲压,生成不锈钢片;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下料模为滚珠导向模,该下料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或T10材料模。步骤3,用拉伸模对所述不锈钢片的边缘拉伸形成折边,配合润滑剂,所述不锈钢片变形为一呈 形的成形片,或者生成一呈 形的成形片;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拉伸模为滚珠导向模,该拉伸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上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或T10材料,其中,所述凹模的下端面内壁口开有锪沉孔,在该锪沉孔内固定有与之形状一致的硬质合金筒,该硬质合金筒底部内壁开有倒角。步骤4,用中孔冲模对所述成形片进行瞬间冲压,使所述成形片中部的不锈钢块脱落,所述成形片形成薄壁不锈钢环;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中孔冲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步骤5,用冲压成形模,并配合所述润滑剂,对所述 形薄壁不锈钢环进行冲压整形,生成细模片,或者对所述 形薄壁不锈钢环进行冲压整形,配合所述润滑剂,并对该薄壁不锈钢环的内沿挤压,生成 形的细模片;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冲压成型模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上端面开有内倒角的筒形,所述凸模为下端面开有倒角的柱形,该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T10材料模。步骤6,用切边模对所述细模片进行切边整形,生成半成品;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切边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上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步骤7,对所述半成品的切口端面进行车床加工;步骤8,利用抛光机和抛光膏,对所述半成品进行抛光处理,做出成品。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型号为SUS304-2B,该不锈钢薄板厚度为0.2cm。所述润滑剂的标号为YPSH220,该润滑剂的组分由90%的氯化石蜡油、5%的锭子油、2%的石墨、3%的钾肥皂与水的膏状混合剂组成,所述钾肥皂与水的膏状混合剂的粘稠度标准为用容器倒出,溶液成线不断。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一种制造使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的,其成品具备抗氧化、抗腐蚀、强度高的性能,特别是不锈钢薄壁装饰圈具有长期使用仍保持外观光亮、美观的特性,其装饰功能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采用其他材料制造的装饰圈。通过对材料的选用及制造工艺的重新设计,使装饰圈的制造使用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产品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附图2为下料模的结构简图;附图3为拉伸模的结构简图;附图4为中孔冲模的结构简图;附图5为冲压成型模的结构简图;附图6为切边模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是按下列步骤进行如附图1所示步骤1,选用了不锈钢薄板为原料;如附图2所示步骤2,用下料模对所述不锈钢薄板进行冲压,生成不锈钢片;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下料模为滚珠导向模,该下料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或T10材料模。如附图3所示 步骤3,用拉伸模对所述不锈钢片的边缘拉伸形成折边,配合润滑剂,所述不锈钢片变形为一呈 形的成形片。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拉伸模为滚珠导向模,该拉伸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上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或T10材料,其中,所述凹模的下端面内壁口开有锪沉孔,在该锪沉孔内固定有与之形状一致的硬质合金筒,该硬质合金筒底部内壁开有倒角。该硬质合金由94%的碳化钨,6%的钴组成。如附图4所示步骤4,用中孔冲模对所述成形片进行瞬间冲压,使所述成形片中部的不锈钢块脱落,所述成形片形成薄壁不锈钢环;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中孔冲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如附图5所示步骤5,用冲压成形模,并配合所述润滑剂,对所述 形薄壁不锈钢环进行冲压整形,生成细模片,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冲压成型模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上端面开有内倒角的筒形,所述凸模为下端面开有倒角的柱形,该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T10材料模。如附图6所示步骤6,用切边模对所述细模片进行切边整形,生成半成品; 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所述切边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上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其差距为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厚度,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步骤7,对所述半成品的切口端面进行车床加工;步骤8,利用抛光机和抛光膏,对所述半成品进行抛光处理,做出成品。所述不锈钢薄板的型号为SUS304-2B,该不锈钢薄板厚度为0.2cm,该种型号材料由0.04%的C、1.66%的Mn、0.49%的Si、0.029%的P、0.003%的S、8.1%的Ni、18.7%的Cr组成;所述润滑剂的标号为YPSH220,该润滑剂的组分由90%的氯化石蜡油、5%的锭子油、2%的石墨、3%的钾肥皂与水的膏状混合剂组成,所述钾肥皂与水的膏状混合剂的粘稠度标准为用容器倒出,溶液成线不断。其工作情况如下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工出产品,直接嵌在被装饰品上即可。实施例2一种,是按下列步骤进行如附图1所示步骤1,选用了不锈钢薄板为原料;如附图2所示步骤2,用下料模对所述不锈钢薄板进行冲压,生成不锈钢片;与常用模具相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薄壁装饰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下列步骤进行:步骤1,选用了不锈钢薄板为原料;步骤2,用下料模对所述不锈钢薄板进行冲压,生成不锈钢片;所述下料模为滚珠导向模,该下料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或T10材料模;步骤3,用拉伸模对所述不锈钢片的边缘拉伸形成折边,配合润滑剂,所述不锈钢片变形为一呈“*”形的成形片,或者生成一呈“*”形的成形片;所述拉伸模为滚珠导向模,该拉伸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上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或T10材料,其中,所述凹模的下端面内壁口开有锪沉孔,在该锪沉孔内固定有与之形状一致的硬质合金筒,该硬质合金筒底部内壁开有倒角;步骤4,用中孔冲模对所述成形片进行瞬间冲压,使所述成形片中部的不锈钢块脱落,所述成形片形成薄壁不锈钢环;所述中孔冲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步骤5,用冲压成形模,并配合所述润滑剂,对所述“*”形薄壁不锈钢环进行冲压整形,生成细模片,或者对所述“*”形薄壁不锈钢环进行冲压整形,配合所述润滑剂,并对该薄壁不锈钢环的内沿挤压,生成“*”形的细模片;所述冲压成型模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下方,所述凹模为上端面开有内倒角的筒形,所述凸模为下端面开有倒角的柱形,该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凹模的截面尺寸,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T10材料模;步骤6,用切边模对所述细模片进行切边整形,生成半成品;所述切边模的凹模位于凸模的正上方,所述凹模为筒形,所述凸模为柱形,该柱形凸模的截面尺寸约小于筒形凹模的截面尺寸,所述凹模和凸模都为Cr12材料模;步骤7,对所述半成品的切口端面进行车床加工;步骤8,利用抛光机和抛光膏,对所述半成品进行抛光处理,做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灵,
申请(专利权)人:胡敏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