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215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18
一种扩充底座,适用于一可携式装置。扩充底座包括一座体、一枢接组件、一承载板及一电性连接模块。座体具有一电路板,其中电路板具有一环状线路。枢接组件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座体。承载板连接于枢接组件且用以承载可携式装置。当枢接组件沿第一轴线转动时,承载板相对座体旋转。电性连接模块包括一电性连接组件及多个连接端子。电性连接组件固定于枢接组件且接触环状线路。这些连接端子固定于枢接组件且连接电性连接组件。可携式装置适于连接这些连接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ー种扩充底座,且特别是有关于ー种适用于可携式装置的扩充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可携式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或是智能型手机等,因具有能让使用者随身携带且操作简单等优点,已被广泛地使用。目前,许多可携式装置并不具有用来支撑的底座,使用者需以手持的方式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长时间操作将会造成使用者的负担。有鉴于此,现行的设计多会将可携式装置与扩充底座搭配,此扩充底座具有供可携式装置放置与充电的功能,一些扩充底座更具有键盘模块供使用者进行输入。已知扩充底座大多被设计为仅能将可携式装置定位于单一位置,使用者无法依据使用上的习惯或不同的使用模式来改变可携式装置在扩充底座上的位置及所朝方向,使得可携式装置与扩充底座搭配使用时较缺乏灵活性与便利性。因此,可携式装置的扩充底座的设计方式仍具有改良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充底座,可提升其与可携式装置搭配使用时的灵活性与便利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扩充底座,适用于一可携式装置。扩充底座包括一座体、一枢接组件、一承载板及一电性连接模块。座体具有ー电路板,其中电路板具有ー环状线路。枢接组件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座体。承载板连接于枢接组件且用以承载可携式装置。当枢接组件沿第一轴线转动时,承载板相对座体旋转。电性连接模块包括一电性连接组件及多个连接端子。电性连接组件固定于枢接组件且接触环状线路。这些连接端子固定于枢接组件且连接电性连接组件。可携式装置适于连接这些连接端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板沿一第二轴线枢接于枢接组件,座体包括一底板及ー活动板,扩充底座更包括一弾性件,弾性件支撑于底板与活动板之间,且将活动板往承载板推抵,以将承载板固定于ー第一位置,当承载板沿第二轴线转动时,承载板抵抗弾性件的弾性カ而推动活动板并从第一位置到达ー第二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承载板推动活动板时,活动板通过座体的弹性变形相对底板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性连接组件为探针式连接器且具有多个探针式接脚(pogo pin)。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接组件具有ー底盖,底盖具有多个破孔,这些探针式接脚穿过这些破孔以接触环状线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接组件包括一枢接组件及一组装组件。枢接组件枢接承载板。枢接组件与组装组件分别位于电路板相対的两侧,电路板具有ー开孔,组装组件透过开孔与枢接组件相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接组件包括ー套筒,套筒罩覆枢接组件、电性连接组件及这些连接端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接组件包括一限位件,限位件固定于座体且将套筒限位于座体。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扩充底座,适用于一可携式装置。扩充底座包括一座体、一枢接组件、一承载板及一弾性件。座体包括一底板及ー活动板。枢接组件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座体。承载板沿一第二轴线枢接于枢接组件且用以承载可携式装置。当承载板于一第一位置时,枢接组件沿第一轴线转动,使承载板相对座体旋转。当承载板沿第二轴线转动时,承载板推动活动板并从第一位置到达ー第二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底座更包括一弾性件,支撑于底板与活动板之间,且将活动板往承载板推抵,以将承载板固定于第一位置。当承载板沿第二轴线转动时,承载板抵抗弾性件的弾性カ而推动活动板并从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弾性件为压缩弹簧且套设于枢接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具有ー开槽,活动板枢设于开槽的ー边,当承载板沿第二轴线转动时,承载板推动活动板并从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承载板推动活动板时,活动板枢转以使承载板部分地位于开槽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座体具有一输入接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枢接组件沿第一轴线转动时,承载板相对座体旋转而带动可携式装置朝向或背向输入接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承载板位于第一位置时,承载板及可携式装置展开于座体,当承载板位于第二位置时,承载板及可携式装置闭阖于座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承载板推动活动板时,活动板通过座体的弹性变形相对底板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活动板具有ー开ロ,枢接组件枢接于底板且从开ロ突伸出。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枢接组件枢接于座体且承载板枢接于枢接组件,使承载板能够相对座体旋转至多个不同位置。藉此,承载板上的可携式装置可随着承载板的旋转而因应使用者的各种使用习惯或使用模式,进而提升可携式装置与扩充底座搭配使用时的灵活性与便利性。此外,枢接组件设置了电性连接组件,用以接触座体上的环状线路,并透过接触端子电性连接至承载座上的可携式装置。藉此,当承载板与枢接组件沿第一轴线相对座体旋转时,电性连接组件随着枢接组件沿第一轴线相对环状线路旋转的同时会持续接触环状线路,以维持可携式装置与座体之间的电性连接。另外,座体的活动板推抵承载板以固定承载板的位置,使可携式装置能够稳固地被置于承载板上。使用者仅须施力于承载板以使承载板推动活动板,就可让承载板沿第二轴线相对座体旋转,因此在使用上较为便利。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扩充底座搭配可携式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扩充底座及可携式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枢接组件及承载板沿第一轴线转动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扩充底座及可携式装置的侧视图。图6A及图6B为图3的承载板沿第二轴线转动的流程图。图7为图6B的扩充底座及可携式装置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扩充底座于另ー视角的立体图。图9为图8的扩充底座的爆炸图。图10为图5的扩充底座的局部剖视图。图11为图9的环状线路与电性连接组件的放大图。图12为图11的探针式接脚接触环状线路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50:可携式装置100:扩充底座110:座体IlOa:输入接 ロIlOb:电路板IlOc:环状线路110d、152b:开孔112:底板112a、114a:开ロ114:活动板120:枢接组件120a:底盖120b:破孔122:枢接组件124:组装组件126:套筒128:限位件130:7承载板140:弹性件150:电性连接模块152:电性连接组件152a:探针式接脚154:连接端子156:连接接 ロAl:第一轴线A2:第二轴线Pl: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扩充底座搭配可携式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扩充底座及可携式装置的侧视图。请參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扩充底座100适用于一可携式装置50,可携式装置50例如为平板计算机。扩充底座100包括一座体110、一枢接组件120、一承载板130及一弹性件140。座体110包括一底板112及一活动板114,座体110具有一输入接ロ 110a,输入接ロ I IOa例如为键盘模块且配置于活动板114上。枢接组件120沿一第一轴线Al枢接于座体110。承载板130沿一第二轴线A2枢接于枢接组件120且用以承载可携式装置50。第一轴线Al例如垂直第二轴线A2。图4为图1的枢接组件及承载板沿第一轴线转动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扩充底座及可携式装置的侧视图。当承载板如图2及图3所示位于ー第一位置Pl吋,枢接组件120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可携式装置,该扩充底座包括:一座体,具有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具有一环状线路;一枢接组件,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该座体;一承载板,连接于该枢接组件且用以承载该可携式装置,其中当该枢接组件沿该第一轴线转动时,该承载板相对该座体旋转;以及一电性连接模块,包括:一电性连接组件,固定于该枢接组件且接触该环状线路;以及多个连接端子,固定于该枢接组件且连接该电性连接组件,其中该可携式装置适于连接该些连接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7 US 61/552,0031.一种扩充底座,其特征在干,适用于一可携式装置,该扩充底座包括: 一座体,具有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具有一环状线路; 一枢接组件,沿一第一轴线枢接于该座体; ー承载板,连接于该枢接组件且用以承载该可携式装置,其中当该枢接组件沿该第一轴线转动时,该承载板相对该座体旋转;以及 一电性连接模块,包括: ー电性连接组件,固定于该枢接组件且接触该环状线路;以及 多个连接端子,固定于该枢接组件且连接该电性连接组件,其中该可携式装置适于连接该些连接端子。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干,该承载板沿一第二轴线枢接于该枢接组件,该座体包括一底板及ー活动板,该扩充底座更包括一弾性件,该弹性件支撑于该底板与该活动板之间,且将该活动板往该承载板推抵,以将该承载板固定于ー第一位置,当该承载板沿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承载板抵抗该弹性件的弾性力而推动该活动板并从该第一位置到达ー第二位置。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干,当该承载板位于该第一位置吋,该承载板及该可携式装置展开于该座体,当该承载板位于该第二位置吋,该承载板及该可携式装置闭阖于该座体。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干,当该承载板推动该活动板时,该活动板通过该座体的弹性变 形相对该底板移动。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干,该活动板具有ー开ロ,该枢接组件枢接于该底板且从该开ロ突伸出。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干,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且套设于该枢接组件。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具有一输入接ロ。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干,当该枢接组件沿该第一轴线转动时,该承载板相对该座体旋转而带动该可携式装置朝向或背向该输入接ロ。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电性连接组件为探针式连接器且具有多个探针式接脚。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枢接组件具有一底盖,该底盖具有多个破孔,该些探针式接脚穿过该些破孔以接触该环状线路。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底座,其特征在于,该枢接组件包括: 一枢接组件,枢接该承载板;以及 一组装组件,该枢接组件与该组装组件分别位于该电路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弘崧游博卿张龙城周英吉卢志韦乌椿量沈俊德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