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175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1:56
一种平面显示器,包含支架、背光模块、反射元件,以及显示面板。支架包含底板、顶板以及侧壁。顶板具有多个隆起部与承靠段,隆起部自承靠段的边缘隆起,使得隆起部与承靠段共同定义凹陷空间,其中隆起部的剖面形状实质上为ㄇ字形。侧壁连接底板与顶板,且底板、顶板与侧壁共同定义容置空间。背光模块设置于底板上且部分位于容置空间中。反射元件位于容置空间中并介于支架的顶板与背光模块的光源之间。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容设于凹陷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平面显示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因具有分辨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低辐射与省电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型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并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举例来说,市售的电视、计算机屏幕、行动电话与笔记型计算机大多已采用液晶显示器来显示影像。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器已成为人们在工作时或休闲时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由于液晶显示器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需通过背光模块才能产生显示功能。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包含光源、液晶面板、导光板、反射片与承载框(holder)。液晶面板多是使用双面胶带黏合于承载框上,然而,因为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均往薄形化的趋势发展,因此使得液晶面板的厚度亦随之减少,故在重工分离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的承载框时,常因为双面胶带的黏性使得液晶面板破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用以解决显示面板重工时因双面胶带黏贴导致破片的情形。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平面显示器,包含支架、电路基板、光源、反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支架,包含:一底板;一顶板,该顶板具有多个隆起部与一承靠段,该些隆起部自该承靠段的边缘隆起,使得该些隆起部与该承靠段共同定义一凹陷空间,其中该些隆起部的剖面形状为ㄇ字形;以及一侧壁,连接该底板与该顶板,且该底板、该顶板与该侧壁共同定义一容置空间;一电路基板,设置于该底板上;一光源,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上,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一反射元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并介于该支架的该顶板与该光源之间;一导光板,设置于该光源一侧,并位于该电路基板与该反射元件之间;以及一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容设于该凹陷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16 TW 1011380881.一种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支架,包含: 一底板; 一顶板,该顶板具有多个隆起部与一承靠段,该些隆起部自该承靠段的边缘隆起,使得该些隆起部与该承靠段共同定义一凹陷空间,其中该些隆起部的剖面形状为Π字形;以及一侧壁,连接该底板与该顶板,且该底板、该顶板与该侧壁共同定义一容置空间; 一电路基板,设置于该底板上; 一光源,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上,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一反射元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并介于该支架的该顶板与该光源之间; 一导光板,设置于该光源一侧,并位于该电路基板与该反射兀件之间;以及 一显示面板,至少部分容设于该凹陷空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隆起部的上表面与该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该承靠段的上表面与该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隆起部连接该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的一端接触该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的至少一光学膜,其中该光源包含一出光面面对该导光板,该反射元件的一端位于该出光面与该光学膜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隆起部的上表面与该承靠段的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该显示面板的上表面与该承靠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予菱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