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连接器装置、光缆组件及改变光纤极性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8167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连接器装置,包括:壳体组件(5、25、31)用于容纳光纤(9)的一部分;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光纤本体(48)的第一光纤连接器(47);包括用于连接第二光纤的本体(50)第二光纤连接器(49);以及用于将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47、49)均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5、25、31)上的连接装置(41、61)。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缆连接器组件(1)和一种用于改变光缆组件(1)中第一及第二光纤极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连接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工光缆,一种光缆组件,及一种改变光缆组件中第一及第二光纤极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具有多条光缆的光缆系统通常用于连接各个通信节点。典型的光缆组件包括一对光纤,其中一条用于传输,另一条用于接收(通常情况下,接收光纤标识为A,传输光纤标识为B)。数据通信线缆的整体作用在于,传输线缆B连接接收端口 A,传输线缆A连接传输端口 B。然后,在线缆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经常会混淆传输及接收线缆,导致交叉连接,而使得传输线缆无法和接收端口 A连接,反之亦然。对于很多连接器类型而言,由于连接器是单向的,只能插入在一个方向上的补充接收端口中,因此安装人员无法简单地拔下双工线缆连接器并重现将其插到另一方向上。因此,需要安装人员替换现有的光缆或从光纤上拔下连接头,并重新现场制作光缆,这一过程十分复杂,且耗时。上述问题在美国专利US 2011/0299814及US 8,152,385中得以解决。上述专利中,解决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第一及第二光缆连接器的双工线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缆连接器均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上,且彼此相互独立。由于光缆组件是批量生产的,要求相对精准和可靠的工艺以确保光纤连接器在壳体内保持自身轴对齐,且仅在需要时转动。因此这一解决方案相对较为复杂。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简化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双工光纤连接器的另一问题在于,插入接收端口后,光缆组件很难拔出。这是因为连接器通常插入一个高密度安装连接器的面板中,每个连接器周围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从面板拔出连接器时,很难对锁定杆进行操作。美国专利US8,152,385和US2011/0299814均通过增加一个用于驱动所述锁定杆的操纵杆来解决上述问题。增加的操纵杆与所述锁定杆分离,且连接到连接器本体的上表面。虽然该操作杆提供了合理且满足要求的驱动手段,且其具体的设置已经披露,但是,用户仍然需要将手指置于非常贴近锁定杆的位置,以操作增加的操作杆,特别是在US2011/0299814所述的设置方式中。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包括驱动光纤连接器锁定杆的改进装置的光缆组件。现有的光缆组件的另一问题在于,每项组装设计都具体针对一种类型的光纤连接器。这就增加了生产及组装成本。有鉴于此,特别需要提供一种连接器系统,包括适用于不同类型光纤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以降低生产和组装成本。尽管上述问题主要存在于数据通信领域,但本专利技术仍然可以应用于电信领域,或其他光缆连接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连接器装置,一种光缆组件,及一种改变光缆组件中第一及第二光纤极性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以上的问题,或者至少可以为现有解决方案提供一种替代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缆的连接器装置,包括:壳体组件,用于容纳一段光纤;第一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光纤的本体;第二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第二光纤的本体;以及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均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本专利技术可以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与所述壳体组件分离,从而使得用户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反转第一及第二光纤的极性。优选地,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在第一方向上均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并在第二方向上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的极性相对于连接的补充连接器发生改变。优选地,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在第一方向上均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光纤连接器拥有第一极性;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在第二方向上均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具有第二极性;其中所述第二极性不同于所述第一极性。例如,在第一种情形下,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安装于第一光纤之上,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安装于第二光纤之上。在第二种情形下,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安装于第二光纤之上,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安装于第一光纤之上。这样,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改变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的极性,由此也使得所述光缆组件的极性相对于补充连接器装置发生改变。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容易地改变双工光缆组件中的光纤的极性,同时提供一种简单的结构,利于生产加工。优选地,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相互连接设置,这种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均可作为整体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为光纤连接器提供了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壳体组件的前端单元。从而提供了一种将多个光纤连接器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的快速便捷的方式,不需要改变每个光纤连接器的方向。较佳地,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通过一连接装置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从而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所述连接装置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前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器构件,该构件包括一管状凸出部,其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这样,保证了连接安全,并且减少了光纤连接器相对于壳体组件偏离的可能性。作为连接装置的可替代装置,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分别独立地,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这使得每个光纤连接器的方向相对于每条光纤发生改变。例如,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安装于所述第一光纤之上,所述第一光缆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安装于所述第二光纤之上,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安装于所述第二光纤之上,所述第二光缆可以在第一及第二方向上安装于所述第一光纤之上。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每个锁定件可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中至少一个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上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中至少一个与所述壳体组件分离的第二位置。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及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个锁定件用于将所述连接器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在所述壳体组件和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的部件中,如所述连接器构件,其中一个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卡钩部件,另一个包括配合卡钩的构件。例如,所述构件可以是凹状的,如孔或凹槽,还可以是凸状的,如棘爪。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卡钩部件包括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配合卡钩的构件包括在所述连接器构件中。将卡钩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便于用户更容易地驱动所述锁定件。这在高密度应用场景下尤其有用,因为此时用户很难操作光纤连接器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卡钩部件和至少一个配合的锁定结构,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部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卡钩锁定件和至少一个配合的锁定结构。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可以包括第一锁定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部件包括用于实现与所述第一锁定件配合的第一锁定结构。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可以包括第二锁定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部件包括用于实现与所述第二锁定件配合的第二锁定结构。每个锁定件可与壳体或与壳体组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用于容纳一段光纤;第一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接纳第一光纤的第一本体;第二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接纳第二光纤的第二本体;以及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均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10 GB 1218194.71.一种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用于容纳一段光纤; 第一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接纳第一光纤的第一本体; 第二光纤连接器,包括用于接纳第二光纤的第二本体;以及 连接装置,用于将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均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在第一方向上均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并在第二方向上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在第一方向上均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光纤连接器具有第一极性;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在第二方向上均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具有第二极性;所述第二极性不同于所述第一极性。4.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相互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均可作为整体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通过连接器构件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壳体组件,以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相互独立地,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9.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卡钩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中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组件和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的连接器构件中,其中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卡钩部件,另一个包括一个连接器构件。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卡钩部件,并且与所述壳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器构件,用于与第一卡钩部件配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卡锁部件,并且与所述壳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二连接器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卡钩部件配合。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卡钩部件与所述壳体组件或与所述壳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部分分别构成一个整体。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部件具有弹性。15.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连接器均包括可将其自身连接至补充连接器装置上的连接器装置,所述连接器装置包括手动操作控制件,用于将所述光纤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补充连接器装置上,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是滑动构件。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安装在与所述壳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部分。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补充连接器装置;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装置包括第二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补充连接器装置;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件。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件处于锁定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件处于非锁定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当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在背向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件的方向上滑动。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的滑动受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锁定件的相互作用的限制。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缆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控制件的滑动受所述连接器构件 作用的限制。2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舍·雷恩尼古拉斯卜罗科李艾伦S凯撒
申请(专利权)人:富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