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具有回归反光效果,又具有自发光功能的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及制作方法,多个玻璃微珠、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布基层复合在胶粘剂层上。优点:一是既具有回归反光的功能,又具有自发光的功能,其高亮度荧光持续时间6h以上;二是耐水洗性好,水洗25次后,平均逆反射系数仍保持在65cd/lx·m2以上(入射角5°,观测角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具有回归反光效果,又具有自发光功能的,属反光材料制作领域。
技术介绍
CN201378208Y、名称“由PE和PET复合膜构成的反光植珠布”,PE膜面和PET膜面之间涂有胶水层且粘接复合成型,PE膜面上密布玻璃微珠且热粘接在PE膜面上,玻璃微珠面上镀有真空镀铝层,真空镀铝层面上涂有胶水层且与改性PE膜面粘接。该反光植珠布不具有自发光的功能,因而起不到指示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具有回归反光效果,又具有自发光功能的。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结构设计上,多个玻璃微珠、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在夜晚及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在灯光照射下具有回归反光效果,可以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而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在夜晚及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其荧光胶粘剂层发光的荧光又通过玻璃微珠自行发出荧光起到指示作用,使反光布的功能更进一步增强,安全指示性更加可靠,用途更加广泛。2、多个玻璃微珠和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由于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既具有回光反射的功能,又具有自透光功能,它能使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所发光的荧光最大限度地通过玻璃微珠透光,从而使反光布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及光线昏暗的情况下提高了自发光的效果;二是由于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与多个玻璃微珠交错密布,其多个玻璃微珠由于没有镀金属反光层,因而具有全透光效果,扩大了反光布的使用范围。3、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密布的玻璃微珠的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因而既具有回光反射的功能,又具有透光的功能,它能使荧光胶粘层在夜晚及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发出的荧光透出,从而起到了光照提示和警示的作用。技术方案1: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多个玻璃微珠、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布基层复合在胶粘剂层上。技术方案2:—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多个玻璃微珠和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布基层复合在胶粘剂层上。技术方案3:—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多个玻璃微珠、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和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布基层复合在胶粘剂层上。技术方案4: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的多个玻璃微珠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内,布基层复合在胶粘剂层上。技术方案5:—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制作方法,(I)在具有防粘效果的PE复合膜I的PE面上通过热效应密布单层玻璃微珠,密布之后将玻璃微珠的1/3或1/2压入复合膜;即得半成品A ; (2)在半成品A上贴合一层带有镂空图案的PET薄膜层,即得半成品B ; (3)在半成品B的PET薄膜面镀一层金属反射层3,然后将PET薄膜剥离下来即得半成品C ; (4)在半成品C的珠子面涂覆一层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烘干后与基材压合,成为半成品D ;(5)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固化后将PE复合膜层,以180°的方式剥离即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既具有回归反光的功能,又具有自发光的功能,其高亮度荧光持续时间6h以上;二是耐水洗性好,水洗25次后,平均逆反射系数仍保持在65cd/lx m2以上(入射角5°观测角12^ )。附图说明图1是多功能复合反光布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功能复合反光布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多功能复合反光布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多功能复合反光布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多个玻璃微珠1、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3的多个玻璃微珠2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内,布基层8复合在胶粘剂层7上(可以是化纤布或T/C布或PU革)。所述金属反光层3厚度控制在300-400A。所述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中夜光材料添加量为胶体质量份的10%-50%范围内可以任意取值且包括端值。如:胶粘剂层7中的夜光材料添加量为胶体质量份的10%、15%、20%、25%、30%、35%、40%、45%、50%,余下的为胶体。夜光材料添加量越大,夜色下自发光的效果越好。实施例2:参照附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多个玻璃微珠I和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6的多个玻璃微珠5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内,布基层8复合在胶粘剂层7上。实施例3:参照附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多个玻璃微珠1、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3的多个玻璃微珠2和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6的多个玻璃微珠5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内,布基层8复合在胶粘剂层7上。实施例4:参照附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6的多个玻璃微珠5密布镶嵌在具有突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内,布基层8复合在胶粘剂层7上。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制作方法,(I)在具有防粘效果的PE复合膜I的PE面上通过热效应密布单层玻璃微珠2,密布之后将玻璃微珠的1/3或1/2压入复合膜;即得半成品A ; (2)在半成品A上贴合一层带有镂空图案的PET薄膜层,即得半成品B ;镂空部位,镀铝时这部分的珠子可以镀上铝层。(3)在半成品B的PET薄膜面镀一层金属反射层3,金属反射层(可以是镀铝或镀银或镀铜),将PET薄膜剥离下来即得半成品C ; (4)在半成品C的珠子面涂覆一层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烘干后与基材8压合,成为半成品D ; (5)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7固化后将PE复合膜层,以180°的方式剥离即得到成品。其产品性能:没有金属镀层的玻璃微珠,在夜晚呈现的是荧光效应,金属镀层的玻璃微珠,在夜晚呈现的是回归反射效应;成品初始平均逆反射系数65cd/Ix m2以上(入射角5°观测角12');高亮度荧光持续时间6h以上;金属反射层4厚度控制在300-400A ;夜光材料添加量10%_50% (胶体质量份);具有耐水洗性能,水洗25次后平均逆反射系数65cd/lx m2以上(入 射角5°观测角12')。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其特征是:多个玻璃微珠(1)、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3)的多个玻璃微珠(2)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内,布基层(8)复合在胶粘剂层(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其特征是:多个玻璃微珠(I)、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3)的多个玻璃微珠(2)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内,布基层(8)复合在胶粘剂层(7)上。2.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其特征是:多个玻璃微珠(I)和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6)的多个玻璃微珠(5)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内,布基层(8)复合在胶粘剂层(7)上。3.一种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其特征是:多个玻璃微珠(I)、镶嵌面镀有金属反光层(3)的多个玻璃微珠(2)和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6)的多个玻璃微珠(5)交错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 )内,布基层(8 )复合在胶粘剂层(7 )上。4.一种多功能复合反 光布,其特征是:镶嵌面部分镀有金属反光层(6)的多个玻璃微珠(5 )密布镶嵌在具有荧光效果的胶粘剂层(7 )内,布基层(8 )复合在胶粘剂层(7 )上。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反光层(3)厚度控制在 300-400A。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