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111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芯片,包括一芯片本体、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芯片本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与一微流道。微流道连通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配置于芯片本体。第一电极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用以接触一检测装置的一第一探针,第二端位于第一容置槽。第二电极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第三端用以接触检测装置的一第二探针,第四端位于第二容置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片,且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芯片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芯片检测装置种类众多,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即是其中一种。流式细胞仪可对悬浮于流体中的细胞进行分类,并且可检测细胞的物化性质。当使用流式细胞仪来分类细胞时,将细胞选择性地加上某种电荷,并在通过电磁场后偏转,从不同出口流出。这样就可以从一个混合物中高速准确地将细胞分类。当使用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的物化性质时,由于流式细胞仪具有多个光源与光侦测器,每个悬浮于流体中的细胞通过光束时,光会被散射,且细胞可能被激发而发射出频率低于激发光的突光。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生物芯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将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置入生物芯片10后,使用者会把作为电极的探针30直接接触于生物芯片10上的流体,以施加偏压来驱动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在微流道12中流动。流式细胞仪(未图示)会发出检测光束,使每个悬浮于流体中的细胞通过检测光束以产生荧光反应。接着,光侦测器20记录散射光与荧光反应的变化。根据光侦测器20的侦测结果就能推算出细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然而,在进行下次检测前,直接接触了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的探针30必须确实进行清洁,否则容易造成后续接触的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芯片,可解决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受到探针直接接触所造成的污染。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物芯片,包括一芯片本体、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芯片本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与一微流道。微流道连通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配置于芯片本体。第一电极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用以接触一检测装置的一第一探针,第二端位于第一容置槽。第二电极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第三端用以接触检测装置的一第二探针,第四端位于第二容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芯片本体包括一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贯孔、一第二贯孔与微流道。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而未覆盖第一端与第三端。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分别暴露第二端与第四端。第一贯孔构成第一容置槽,第二贯孔构成第二容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芯片本体包括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贯孔与一第二贯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端环绕第一贯孔,第四端环绕第二贯孔。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与微流道。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而未覆盖第一端与第三端。第二端与第四端分别暴露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一贯孔与第一凹槽构成第一容置槽,第二贯孔与第二凹槽构成第二容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芯片本体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第三基板。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与微流道。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贯孔与一第二贯孔。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配置于第二基板上。第二端环绕第一贯孔,第四端环绕第二贯孔。第三基板具有一第三贯孔与一第四贯孔。第三基板配置于第二基板上而未覆盖第一端与第三端。第三贯孔与第四贯孔分别暴露第二端与第四端。第一凹槽、第一贯孔与第三贯孔构成第一容置槽,第二凹槽、第二贯孔与第四贯孔构成第二容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生物芯片还包括一遮蔽层。遮蔽层配置于芯片本体且具有一光学窗。光学窗的位置对应微流道的一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遮蔽层属于同一层图案化金属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生物芯片还包括一第三电极。第三电极配置于芯片本体且具有一第五端与一第六端。芯片本体还具有连通微流道的一第三容置槽。第五端用以接触检测装置的一第三探针,第六端位于第三容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芯片本体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芯片中,检测装置的探针不会直接伸入到生物芯片中的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因此,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可避免被探针接触而受污染。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生物芯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第二基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2的生物芯片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生物芯片12:微流道20:光侦测器30:探针50:检测装置52:第一探针54:第二探针56:第三探针100、IO2:生物芯片110、210、310:芯片本体112、212、312:第一基板114、214、314:第二基板114a、212a、314a:第一贯孔114b、212b、314b:第二贯孔114c、214c、312c:微流道120、220、320:第一电极122、222、322:第一端124、224、324:第二端130、230、330:第二电极:132、232、332:第三端1:34、234、334:第四端140a、240a、340a:第一容置槽140b>240b>340b:第二容置槽140c:第三容置槽150:遮蔽层152:光学窗160:第三电极162:第五端164:第六端170:第四电极214a、312a:第一凹槽214b、314b:第二凹槽316:第三基板316a:第三贯孔316b:第四贯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第二基板的示意图。图2与图3中的第二基板是上下颠倒的。在此为了便于说明的关系,故图2未绘示完整的生物芯片。请参阅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生物芯片100包括一芯片本体110、一第一电极120以及一第二电极130。芯片本体110具有一第一容置槽140a、一第二容置槽140b与一微流道114c。微流道114c连通第一容置槽140a与第二容置槽140b。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配置于芯片本体110。第一电极120具有一第一端122与一第二端124,第一端122用以接触一检测装置50的一第一探针52,第二端124位于第一容置槽140a。第二电极130具有一第三端132与一第四端134,第三端132用以接触检测装置50的一第二探针54,第四端134位于第二容置槽140b。在上述的配置下,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的第二端124与第四端134分别位于第一容置槽140a与第二容置槽140b。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30的另一端,也就是第一端122与第三端132则是位于第一容置槽140a与第二容置槽140b之外。因此,当使用者欲通过检测装置50检测生物芯片100时,使用者只需将第一探针52以及第二探针54分别与第一端122与第三端132接触以施加偏压,偏压就会经由第二端124与第四端134传递至第一容置槽140a与第二容置槽140b内的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以驱动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在微流道114c中流动而便于进行检测。换言之,检测装置50的第一探针52与第二探针54不会直接接触到第一容置槽140a与第二容置槽140b中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因此,在完成检测后不需要清洁第一探针52与第二探针54,也不会污染到下次进行检测的含有待测细胞的流体。详细地说,本实施例中的芯片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芯片,包括:一芯片本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与一微流道,其中该微流道连通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一第一电极,配置于该芯片本体且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用以接触一检测装置的一第一探针,该第二端位于该第一容置槽;以及一第二电极,配置于该芯片本体且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其中该第三端用以接触该检测装置的一第二探针,该第四端位于该第二容置槽。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2 TW 1001400341.一种生物芯片,包括: 一芯片本体,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与一微流道,其中该微流道连通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 一第一电极,配置于该芯片本体且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用以接触一检测装置的一第一探针,该第二端位于该第一容置槽;以及 一第二电极,配置于该芯片本体且具有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其中该第三端用以接触该检测装置的一第二探针,该第四端位于该第二容置槽。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该芯片本体包括: 一第一基板,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以及 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贯孔、一第二贯孔与该微流道,其中该第二基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而未覆盖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该第一贯孔与该第二贯孔分别暴露该第二端与该第四端,该第一贯孔构成该第一容置槽,该第二贯孔构成该第二容置槽。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该芯片本体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贯孔与一第二贯孔,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二端环绕该第一贯孔,该第四端环绕该第二贯孔;以及 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与该微流道,其中该第二基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而未覆盖该第一端与该第三端,该第二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百洋陈怡发林志冠陈相嘉翁圣雄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