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包括门窗料与角连接件,所述门窗料接触断面侧边开有插孔,所述门窗料由聚氨酯与铝合金结合而成,所述门窗料包括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接触断面与各门窗料长度方向构成一夹角,夹角范围为15°-75°;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所述角连接件成“L”状,角连接件的夹角范围为30°-150°,角连接件的两端固定有倒钩;所述角连接件的两边分别固定于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插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结构合理、制作方便,采用角连接件物理连接与专用胶水化学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连接牢度大大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瓶领域,特别涉及门窗料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门窗料的连接方式以如下几种为主:第一种方式是横梁上有螺丝紧固的连接孔,立柱上有螺丝穿过的开孔孔径大于螺丝的公称直径并小于螺丝头,通过螺丝穿过立柱进入横梁里的连接孔来连接固定。第二种是在立柱上先安装一个凸出立柱的固定连接件,然后将固定连接件插入到横梁里,再用螺丝将固定连接件和横梁固连在一起。采用上述这两种方式安装时消费者会运用到螺丝刀、手电钻以及摄子等工具,组装时根据螺丝的安装需要不断更换工具,从而加大了产品组装的时间。第三种方式是在在横梁和立柱各装一个凸出横梁和立柱的塑料连接件,通过塑料连接件件的锁定结构,将横梁和立柱连接固定。采用第三种组装方式为了保证塑料件在使用时的承载受力,所以塑料件设计的很大,由于横梁和立柱采用的是铝合金材料,连接采用均是塑料件,两种材质的颜色有很大差另|J,导致横梁和立柱的连接处很不美观,另外由于连接结构过多的暴露在外面使得连接位置的防水性能很差,使水渗至门窗料外部,造成屋内地面湿滑。第四种是通过特殊设计的角码穿插及扣合对门窗角进行45度角连接。该种方法的缺点:门窗胶不能做到完全紧密不透,尽管使用密封胶,但是由于门窗料断面面积小,材质过薄,造成结构强度和挠度达不到要求,导致在正常风压下塑性变形,拉裂或损坏等而产生雨水渗漏。名称为“可快速安装的门窗料连接件”,其专利号为ZL200720111895.1,授权公告号为CN201059417Y公开日期为2008.5.1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门窗料用的快速组装连接件,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插配槽及插配凸块插配连接,然后通过锁紧部件锁定成一体。采用此种结构的连接件及门窗料,由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的连接仅靠插配槽和插配凸块插配连接,为单轨配合连接,连接部位不稳固,造成连接件受力不平衡,使连接件易损坏。而且,采用此种连接结构,第一本体与第一门窗料的连接不够牢固,因为其仅通过第一本体端面上的凸条与对应的第一门窗料连接。另外,采用此种连接结构,连接件及其门窗料连接好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插配槽和插配凸块均暴露在门窗料外,不仅外形不够美观,且其连接位置的防水性能很差,会使水通过连接部位的缝隙渗漏至门窗料外,造成地面湿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采用角连接件进行物理连接,专用胶水进行化学连接,连接牢度大大增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包括门窗料与角连接件,所述门窗料由聚氨酯与铝合金结合而成,所述门窗料接触断面侧边开有插孔,所述门窗料包括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接触断面与各门窗料长度方向构成一夹角,夹角范围为15° -75。;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所述角连接件成“L”状,角连接件的夹角范围为30° -150°,角连接件的两端固定有倒钩;所述角连接件的两边分别固定于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插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门窗料的接触断面与门窗料长度方向构成的夹角为45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之间通过聚氨酯基胶粘剂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门窗料内的插孔数量为3个,门窗料的外接触断面侧边开有2个插孔,门窗料的内接触断面侧边开有I个插孔,各插孔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角连接件的数量为3个,角连接件的夹角角度为90°,角连接件的两端固定有回型倒钩,角连接件为塑料角连接件。本专利技术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结构合理、制作方便,采用角连接件物理连接与专用胶水化学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连接牢度大大增强。专用胶水胶体在固化过程中略微发泡、膨胀,固化后硬度很高,但不脆,具有低弹性和极好的防水性能,使相连接的两门窗料剖面的粘接为韧性连接,有效减弱各种力的传导,起到避震、缓冲垫的作用,也有效解决门窗角部的空气、水渗漏问题。胶体属于改性聚氨酯基胶粘剂,不含溶剂,符合环保要求。并能耐-50° C至+110° C的温度变化,角连接后抗拉力超过1800N。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门窗料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门窗料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中门窗料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包括门窗料I与角连接件2,所述门窗料I接触断面侧边开有插孔13,所述门窗料I包括纵向门窗料11与横向门窗料12,所述纵向门窗料11与横向门窗料12的接触断面与各门窗料I长度方向构成一夹角,夹角范围为15° -75。;所述纵向门窗料11与横向门窗料12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所述角连接件2呈“L”状,角连接件2的夹角范围为30° -150°,角连接件2的两端固定有倒钩21 ;所述角连接件2的两边分别固定于纵向门窗料11与横向门窗料12的插孔13内;所述门窗料I的接触断面与门窗料I长度方向构成的夹角为45° ;所述纵向门窗料11与横向门窗料12之间通过聚氨酯基胶粘剂固定;所述角连接件2的数量为3个,角连接件2的夹角角度为90°,角连接件2的两端固定有回型倒钩21,角连接件2为塑料角连接件。如图3所示,所述门窗料I内的插孔13数量为3个,门窗料I的外接触断面侧边开有2个插孔13,门窗料I的内接触断面侧边开有I个插孔13,各插孔13之间相互平行。将两根门窗料I的接触端整体进行45度角切割后,以三片特制塑料直角连接件2插入其中一根门窗料I中内门窗料的插孔13中,在另一根门窗料I剖面上涂抹内核专用胶水,再把两根门窗料I以45度角拼接在一起。用专用夹具辅助咬紧固定一定时间后卸除夹具。本专利技术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结构合理、制作方便,采用角连接件物理连接与专用胶水化学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连接牢度大大增强。专用胶水胶体在固化过程中略微发泡、膨胀,固化后硬度很高,但不脆,具有低弹性和极好的防水性能,使相连接的两门窗料剖面的粘接为韧性连接,有效减弱各种力的传导,起到避震、缓冲垫的作用,也有效解决门窗角部的空气、水渗漏问题。胶体属于改性聚氨酯基胶粘剂,不含溶剂,符合环保要求。并能耐-50° C至+110° C的温度变化,角连接后抗拉力超过1800N。。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包括门窗料与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料由聚氨酯与铝合金结合而成,所述门窗料接触断面侧边开有插孔,所述门窗料包括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接触断面与各门窗料长度方向构成一夹角,夹角范围为15°?75°;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之间通过胶水固定;所述角连接件成“L”状,角连接件的夹角范围为30°?150°,角连接件的两端固定有倒钩;所述角连接件的两边分别固定于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插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包括门窗料与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料由聚氨酯与铝合金结合而成,所述门窗料接触断面侧边开有插孔,所述门窗料包括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 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接触断面与各门窗料长度方向构成一夹角,夹角范围为 15° -75。; 所述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之间通过胶水固定; 所述角连接件成“L”状,角连接件的夹角范围为30° -150°,角连接件的两端固定有倒钩; 所述角连接件的两边分别固定于纵向门窗料与横向门窗料的插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料连接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森˙本特˙里斯伽德,欧鲁姆˙布赖恩˙斯蒂恩,
申请(专利权)人:温格润节能门窗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