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门的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898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16
一种推拉门的牵引装置,具备装置主体(4)和操作构件(7);在装置主体(4)上,设置外壳(8)、直动型的缓冲器(9)、凸轮(11)、拉力弹簧(12)、以及与缓冲器(9)连结了的缓冲器连结构件(14);当推拉门(5)朝关闭方向移动时,凸轮(11)在与导向槽(10)连设了的卡定部(10c)卡定了的状态下与操作构件(7)卡合,并且从卡定部(10c)脱出而与导向槽(10)卡合,对缓冲器连结构件(14)进行推压,如缓冲器连结构件(14)与连设在了导向槽(10)的推拉门(5)全闭位置近旁的第二卡定部(10d)卡定,则凸轮(11)从缓冲器连结构件(14)离开,装置主体(4)仅受拉力弹簧(12)的弹性力,移动到推拉门(5)全闭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闭推拉门时使推拉门平稳地关闭的推拉门的牵引(日文:引き込み)装置。
技术介绍
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推拉门的牵引装置,具备设在了框体上的装置主体和设在推拉门上对装置主体进行操作的操作构件。在装置主体上,设置被固定在了框体上的外壳轨和由外壳轨引导的进行移动的牵引构件。牵引构件具备与外壳轨的齿条啮合的小齿轮,由螺旋弹簧朝推拉门的关闭方向施力。旋转缓冲器与小齿轮连结,当推拉门朝关闭方向移动时,小齿轮从旋转缓冲器受阻カ而减速。如推拉门接近全闭位置,则小齿轮从齿条脱开,转移到直线部上。如小齿轮转移到直线部上,则小齿轮变得不受来自旋转缓冲器的阻力,推拉门以由螺旋弹簧朝关闭方向施加了力的状态移动到全闭位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02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旋转缓冲器由于发生的阻力小,所以,在如用劲地关闭了推拉门时那样朝关闭方向移动的速度高的情况下,关闭时有时推拉门不被充分地減速,变得危险。并且,在推拉门设置了弹簧锁的情况下,弹簧锁产生阻力,有时推拉门不能完全地关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关闭的时候能够充分地使推拉门减速,能够完全地将推拉门关严的推拉门的牵引装置。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的推拉门的牵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设在了推拉门上的装置主体和设在上框上的对装置主体进行操作的操作构件;在装置主体上,设置被固定在推拉门上的外壳,安装在外売上的直动型的缓冲器,以与操作构件卡合了的状态沿外壳的导向部移动的凸轮,朝关闭方向对设置了装置主体的推拉门施力的施力単元,以及与缓冲器的杆连结、被推压在与操作构件卡合了的凸轮上而从缓冲器受到阻力的缓冲器连结构件;当推拉门朝关闭方向移动时,凸轮在与连设在了导向部的第一卡定部卡定了的状态下与操作构件卡合,并且从第一卡定部脱出而与导向部卡合,对缓冲器连结构件进行推压,当缓冲器连结构件与连设在了导向部的推拉门全闭位置近旁的第二卡定部卡定时,凸轮从缓冲器连结构件离开,装置主体仅受施力単元施加的力,移动到推拉门全闭位置。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推拉门被支承在朝推拉门的关闭方向下降倾斜了的轨上。按照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从第一卡定部脱出而与导向部卡合了的凸轮,在直到缓冲器连结构件与第二卡定部卡定的期间,对缓冲器连结构件进行推压,所以,推拉门在以受直动型的缓冲器的阻力的状态进行关闭时被充分減速,在缓冲器连结构件与第二卡定部卡定了后,由于在仅受施カ単元施加的力的状态下移动到推拉门全闭位置,所以,能够完全地将推拉门关严。按照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由于装置主体由推拉门的自重随推拉门一起自动地朝关闭方向移动,所以,即使操作者不朝关闭方向移动,也使与第一卡定部卡定了的凸轮与操作构件抵接,从第一卡定部朝导向部将凸轮推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ー实施方式的推拉门的牵引装置的横剖视图。图2为装置主体的纵剖视图。图3为装置主体的正视图。图4为外壳构件的俯视图。图5为凸轮的立体图。图6为卡定构件的立体图。图7为缓冲器连结构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图1 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ー实施方式的推拉门的牵引装置的横剖视图。图2为装置主体4的纵剖视图。图3为装置主体4的正视图。图4为外壳构件8a的俯视图。图5为凸轮11的立体图。图6为卡定构件26的立体图。图7为缓冲器连结构件14的立体图。推拉门的牵引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4和操作构件7 ;该装置主体4与可移动地将推拉门5支承在轨3上的悬挂滑轮6连设;该操作构件7与安装在上框2上的轨3卡定,对装置主体4进行操作。轨3朝作为推拉门5的关闭方向的门前端侧下降傾斜,朝作为打开方向的门后端侧移动了的推拉门5能够由推拉门5的自重自动地朝关闭方向移动。在装置主体4上,设置由螺钉固定在推拉门5上的外壳8,设置在外壳8上的直动型的缓冲器9,以与操作构件7卡合了的状态沿外壳8的导向槽10移动的凸轮11,朝推拉门5的打开方向对装置主体4施カ的拉カ弹簧12,以及一端部与缓冲器9的杆13前端部连结的、当推拉门5朝关闭方向移动时被推压在凸轮11上而受来自缓冲器9的阻力的缓冲器连结构件14。外壳8,例如由树脂成型,具备沿推拉门5的移动方向上下可分割的外壳构件8a和8bo外壳构件8a和8b,除了结合外壳构件8a和8b的结合部以外对称地形成。在外壳构件8a、8b上,具备收容缓冲器9的缸部的缓冲器收容部15,对凸轮11和缓冲器连结构件14进行引导的导向槽10,以及卡定将拉カ弹簧12的一端部支承在外壳8上的支承构件17的卡定槽18。缓冲器9以杆13处在了门前端侧的状态,在缓冲器收容部15中收容缸部分。导向槽10具备第一导向槽IOa和第二导向槽10b。第一导向槽IOa和第二导向槽10b,形成在缓冲器收容部15的位于门前端侧的侧壁内面上。第二导向槽10b,在缓冲器9的轴心上形成为大宽度。第一导向槽10a,在缓冲器9的轴心上在第二导向槽IOb的底部中央与第二导向槽IOb相比形成为更窄的宽度。在第二导向槽IOb的门前端侧端部和门后端侧端部,以朝另一侧部侧突出了的状态连设后面详细说明的凸轮11的第二卡合部24被卡定的卡定部IOc和缓冲器连结构件14的卡合部35被卡定的卡定部10d。在卡定槽18的门后端侧端部连设朝另ー侧部侧突出了的卡定部18a。虽然对拉カ弹簧12的一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构件17被卡定在了卡定槽18的门前端侧端部上,但使支承构件17卡定在位于门后端侧端部的卡定部18a,能够增大作用在凸轮11上的弹性力。凸轮11,按照相对于推拉门5的移动方向上下対称的方式由树脂成型。在凸轮11的中央部形成缓冲器9的杆13插通的孔部19,在凸轮11的ー侧部,在门后端侧和门前端侧分别形成凸部20和凸部21。在凸部20与凸部21之间形成与操作构件7卡合的凹部22。在凸轮11的上面和下面上,按照朝上下方向突出的方式分别形成第一卡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第--合部23和第二卡合部24都被做成圆柱状,第--合部23与第二卡合部24相比被形成小径细长状。第一卡合部23与外壳8的第一导向槽IOa卡合,第二卡合部24与外壳8的第二导向槽IOb卡合。在凸轮11的另ー侧部上形成对拉カ弹簧12的门前端侧端部进行支承的钩部25。在缓冲器9的杆13前端部上,安装用于将杆13卡定在缓冲器连结构件14上的卡定构件26。在卡定构件26上,形成杆13的前端部被压入的孔部27和与缓冲器连结构件14卡合的卡合凸部28。卡合凸部28,在卡定构件26的侧面上,以朝与孔部27正交的上下方向突出了的状态形成。缓冲器连结构件14,例如由树脂成型。缓冲器连结构件14,具备壁部30,在壁部30的门后端侧以朝一端部侧倾斜了的状态连设的壁部31,从壁部31的门后端侧端部朝一侧部侧立起的立起部32,以及从壁部30的门前端侧端部朝一侧部侧立起的立起部33。在壁部31和立起部32上,形成凸轮11的钩部25基端部被收容的水平方向的切ロ 34。在切ロ 34上设置台阶部,由于门后`端侧开ロ部形成为大宽度,所以,凸轮11的钩部25基端部不与立起部32接触地被收容在切ロ 34中。在立起部32端部的上面和下面上,卡合部35分别按照朝上下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卡合部35形成圆柱状,与外壳8的第二导向槽IOb卡合。在立起部33的端部上,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拉门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在了推拉门上的装置主体和设在上框上对装置主体进行操作的操作构件,在装置主体上,设有被固定在推拉门上的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直动型的缓冲器;在与操作构件卡合了的状态下沿外壳的导向部移动的凸轮;朝关闭方向对设置了装置主体的推拉门施力的施力单元,以及缓冲器连结构件,该缓冲器连结构件与缓冲器的杆连结,被推压在与操作构件卡合了的凸轮上而从缓冲器受到阻力,当推拉门朝关闭方向移动时,凸轮在与连设在了导向部的第一卡定部卡定了的状态下与操作构件卡合,并且从第一卡定部脱出而与导向部卡合,对缓冲器连结构件进行推压,当缓冲器连结构件与连设在了导向部的推拉门全闭位置近旁的第二卡定部卡定时,该凸轮从缓冲器连结构件离开,装置主体仅受施力单元施加的力,移动到推拉门全闭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7 JP 2011-2429551.一种推拉门的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设在了推拉门上的装置主体和设在上框上对装置主体进行操作的操作构件, 在装置主体上,设有被固定在推拉门上的外壳; 安装在外売上的直动型的缓冲器; 在与操作构件卡合了的状态下沿外壳的导向部移动的凸轮; 朝关闭方向对设置了装置主体的推拉门施力的施力単元,以及缓冲器连结构件,该缓冲器连结构件与缓冲器的杆连结,被推压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织田真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