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消能减震控制的支撑构件,特别涉及一种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强烈地震频繁发生,鉴于此,学者们提出在大震、中震、小震设防水准之外定义巨震概念,其表示幅值特征上超越大震的极端地震荷载,力图实现巨震安全。因此,对于功能重要的建筑物,在传统设计理念中引入超预期大震甚至巨震情况下的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安全价值,也在某种程度上完善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框架。作为在中小震下具有足够刚度、在大震下耗能性能良好的一种新型支撑构件,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常简称BRB支撑)可以满足多级设防的具体要求,随着工程应用的发展,也相继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防屈曲支撑支撑,就目前所提出和采用的防屈曲支撑形式而言,其在大震下的耗能设计往往以全截面屈服为重要特征,这会导致几点问题,如:耗能支撑在大震下的强弹塑性变形会产生较大残余位移,导致震后复位及更换较为困难;鉴于目前设计理念,防屈曲支撑在大震下的强弹塑性变形性能往往不能满足超预期大震甚至巨震下的耗能和安全要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大震保护功能的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包括外约束筒、耗能内芯板、端部连接板、外约束筒外连接板和摩擦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约束筒从外部包围住耗能内芯板,外约束筒两端设置有端部连接板和外约束筒外连接板,外约束筒一端固定于端部连接板,另一端为自由无连接,耗能内芯板一端固定于端部连接板,另一端与端部连接板焊接,端部连接板固定在外约束筒外连接板上,耗能内芯板通过焊接端的外约束筒外连接板与摩擦自复位装置相连,从而实现传统防屈曲支撑与摩擦自复位装置的串联连接,构成可在超预期地震甚至巨震下实现摩擦和截面屈服协同耗能的具有自复位特征的新型防屈曲支撑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大震保护功能的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包括外约束筒、耗能内芯板、端部连接板、外约束筒外连接板和摩擦自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约束筒从外部包围住耗能内芯板,外约束筒两端设置有端部连接板和外约束筒外连接板,外约束筒一端固定于端部连接板,另一端为自由无连接,耗能内芯板一端固定于端部连接板,另一端与端部连接板焊接,端部连接板固定在外约束筒外连接板上,耗能内芯板通过焊接端的外约束筒外连接板与摩擦自复位装置相连,从而实现传统防屈曲支撑与摩擦自复位装置的串联连接,构成可在超预期地震甚至巨震下实现摩擦和截面屈服协同耗能的具有自复位特征的新型防屈曲支撑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大震保护功能的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设置在梁柱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大震保护功能的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的设置在框架柱和框架梁形成的矩形框架的对角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一种具有大震保护功能的协同耗能防屈曲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外约束筒为角钢拼装焊接而成,耗能内芯板为十字形钢支撑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大震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巍,余志武,邬亮,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