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压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81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限压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该阻尼器由活塞、活塞杆、外端盖、外缸等形成阻尼器外腔,活塞杆壁小孔、活塞杆内腔、节流座上的节流孔、阀芯中心孔组成压力油的内流通道,阀芯、节流座、锥塞、弹簧、调节螺母和调节杆组成调节装置。利用流体的流动推动阀芯形成交替变化的流体通道;采用左旋和右旋螺母、键连接达到外置调节螺母位置的设计目的;利用弹簧和锥塞形成限压机构,采用旋转调节杆改变弹簧长度达到调节所限压力大小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阻尼器
,尤其涉及一种限压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和大跨桥梁等大型结构在地震或风的作用下会发生大幅振动,结构的大幅振动将导致其部分构件的破坏或整体坍塌。为了减少地震或风对结构的影响,油阻尼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进行耗能减振。油阻尼器的结构一般采用剪切阀式。阻尼器减振的效果处决于其耗能能力W,在结构的一个振动周期T内:W = 2Fx,其中F为阻尼力,X为结构振动一个周期内阻尼器活塞杆的行程。对于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或其它结构在地震、风作用下的振动控制,目前主要采用油阻尼器或磁流变阻尼器减振。当阻尼力F太小,阻尼器耗能小,减振效果差;当阻尼力F太大,导致结构局部变形X会很小,阻尼器的耗能同样小,对结构的减振效果同样差。因此,只有合适的阻尼力才能对结构有好的减振效果。但实际工程结构中,即使是同一座桥的斜拉索,由于拉索长度、索力、截面尺寸等的不同,其最佳减振效果的阻尼力都不同。现有的油阻尼器,产品一旦制作完成,其阻尼力曲线就固定不变,不能根据结构减振的需要比较便利地调节阻尼力的大小,导致其在拉索减振或其它结构的减振中达不到好的效果。针对油阻尼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限压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限压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的活塞与活塞杆采用紧配合连接;在活塞杆内腔左端安装左节流座,左节流座与活塞杆内壁用螺纹连接;调节杆穿过左节流座中心节流孔插入活塞杆内,从活塞杆左端将左锥塞、弹簧和左调节螺母依次套在调节杆上,左调节螺母与活塞杆采用左旋螺纹连接,与调节杆采用键连接;从活塞杆右端将右锥塞、弹簧和右调节螺母依次套在调节杆上,右调节螺母与活塞杆采用右旋螺纹连接,与调节杆采用键连接;从右端旋转调节杆,使左调节螺母、右调节螺母与活塞杆连接;在外管左端先压入左导向座、密封圈,再将左端盖与外管用螺纹连接;再在左端活塞杆内加入压力油,压入右导向座、密封圈,再用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压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限压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的活塞与活塞杆采用紧配合连接;在活塞杆内腔左端安装左节流座,左节流座与活塞杆内壁用螺纹连接;调节杆穿过左节流座中心节流孔插入活塞杆内,从活塞杆左端将左锥塞、弹簧和左调节螺母依次套在调节杆上,左调节螺母与活塞杆采用左旋螺纹连接,与调节杆采用键连接;从活塞杆右端将右锥塞、弹簧和右调节螺母依次套在调节杆上,右调节螺母与活塞杆采用右旋螺纹连接,与调节杆采用键连接;从右端旋转调节杆,使左调节螺母、右调节螺母与活塞杆连接;在外管左端先压入左导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见达王修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