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华安专利>正文

水下清淤机及包含该水下清淤机的水下清淤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74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5
一种水下清淤机及包含该水下清淤机的水下清淤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水下清淤机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收集仓,泥浆泵的进口与收集仓相通,泥浆泵的出口与出泥管相通,机架内还设置有扰动搅拌机构,该扰动搅拌机构包括带起垄功能的旋耕刀以及用于驱动旋耕刀转动的潜水电机和减速器,收集仓上设置有滤网,旋耕刀位于滤网及收集仓的前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水下清淤机在淤泥中前进的动力来自于第一卷扬机的牵引力。该牵引力输出至第一弹力平衡器,通过把第一弹力平衡器的弹簧拉伸进行能量的转换储蓄,然后在水下清淤机的清淤工作过程中,第一弹力平衡器的弹簧慢慢缩回原状并释放出储蓄的能量,不断供给水下清淤机前进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清淤机,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清淤机、清淤船或清淤泵等由于笨重、价高、操作不便、移动安装困难、设计不够合理而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在生产上鲜见有实际应用。当前,绝大部分水塘的底部淤泥沉积,大量占用水塘的水体空间,导致水体变浅、变小、变混浊,从而影响水塘内的水生藻类的光合作用,另外,由于水塘内的淤泥中的丰富有机物分解释放出氨氮、沼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毒化水体,滋生有害寄生虫、病毒、细菌等有害微生物,造成水塘增氧、防病用药的成本升高,并且还降低了水塘的产量。中国专利文献号CN2356070Y于1999年12月29日公开了一种具有水力推进器的行走式水下清淤机,包括机身;驱动部件,包括两驱动电机和一泥泵电机,它们均与机身相对固定;行走装置,它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身下方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驱动部件中的两个驱动电机相连;泥泵,它与驱动部件中的泥泵电机相连,泥泵和泥泵电机呈卧式安装在机身底表面上;排泥管,它一端与泥泵出口连通;浮力装置,它固定在机身上;贮杂物箱,它与泥泵吸口连通,且该贮杂物箱下端敞口,上端安装可翻动的盖板,并在该贮杂物箱内的泥泵吸口处设一滤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清淤机,包括设置在机架(20)内的收集仓(6),泥浆泵(3)的进口与收集仓(6)相通,泥浆泵(3)的出口与出泥管(7)相通,其特征是机架(20)内还设置有扰动搅拌机构,该扰动搅拌机构包括带起垄功能的旋耕刀(4)以及用于驱动旋耕刀(4)转动的潜水电机(1)和减速器,收集仓(6)上设置有滤网(5),旋耕刀(4)位于滤网(5)及收集仓(6)的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清淤机,包括设置在机架(20 )内的收集仓(6 ),泥浆泵(3 )的进口与收集仓(6)相通,泥浆泵(3)的出口与出泥管(7)相通,其特征是机架(20)内还设置有扰动搅拌机构,该扰动搅拌机构包括带起垄功能的旋耕刀(4)以及用于驱动旋耕刀(4)转动的潜水电机(I)和减速器,收集仓(6)上设置有滤网(5),旋耕刀(4)位于滤网(5)及收集仓(6)的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其特征是所述潜水电机(I)悬置在机架(20)上,该潜水电机(I)通过减速器与设置在机架(20)内的转轴(17)相接,二个以上的旋耕刀(4)相对对称的设置在转轴(1 7)上;转轴(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扰动搅拌位于水下清淤机两侧的淤泥向中部集中的装卸式螺旋刀片(21); 转轴(17)、旋耕刀(4)及螺旋刀片(21)横向设置在滤网(5)的前方且吊装在机架(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其特征是所述潜水电机(I)位于旋耕刀(4)的上方; 收集仓(6)的俯视结构呈梯形,收集仓(6)的宽阔开放端为淤泥进口端,滤网(5)设置在淤泥进口端上,收集仓(6)的狭窄封闭端为淤泥出口端,出泥管(7)与淤泥出口端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其特征是所述潜水电机(I)呈卧式或立式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20)上设置有分拆式的浮潜气箱(2),该浮潜气箱(2)与空气压缩机(18)相通;浮潜气箱(2)的浮力大于整个水下清淤机的总重量并有一定的富余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20)的前部或前下半部呈弯曲的圆弧状或朝上的尖角状,以减小前进阻力和防止沉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20)的前部设置有二个以上用于辅助调节清淤强度的牵引联接点。8.一种水下清淤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清淤机,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固定杆(16)、第二固定杆(15)、第一卷扬机(13)和第一弹力平衡器(10), 其中,第一固定杆(16)和第二固定杆(15)分别固定在水塘(50)基地的两端,第一卷扬机(13)与第二固定杆(15)相接,第一卷扬机(13)的第一拉绳(8)的一端依次绕过设置在第一固定杆(16)上的第二滑轮(12)、设置在水下清淤机的机架(20) —端的第一滑轮(11)后与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另一端相接,该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杆(16)相接;第一滑轮(11)设置在二个以上用于辅助调节清淤强度的牵引联接点中的其中一个上, 水下清淤机在第一固定杆(16)与第二固定杆(15)之间沿直线进退, 水下清淤机不断前进的动力由第一卷扬机(13)先提供给第一弹力平衡器(10),使第一弹力平衡器(10)中的弹簧拉伸进行动能转换贮蓄,然后在水下清淤机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慢慢释放,供给水下清淤机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形成拉动前进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清淤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弹力平衡器(10)为弹簧拉力平衡器或螺旋弹簧; 其中,第一弹力平衡器(10)为一个;或者,第一弹力平衡器(10)为二个以上,该二个以上的第一弹力平衡器(10)并联或串联。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任一所述的水下清淤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卷扬机(14),该第二卷扬机(14)与第二固定杆(15)相接,第二卷扬机(14)的第二拉绳(9)与水下清淤机的机架(20)的另一端相接。11.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清淤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水下清淤机在水塘(50)中进行逐行式清淤或者辐射式清淤, 当进行逐行式清淤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水塘(50)进行逐行分块,在水塘(50)基地的第一行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固定杆(16)和第二固定杆(15),然后将第一卷扬机(13)、第二卷扬机(14)、水下清淤机以及浮潜气箱(2)、出泥管(7)、第一弹力平衡器(10 )进行连接, 步骤二,将水下清淤机放入水塘(50 )中,开动空气压缩机(18 )把浮潜气箱(2 )充满气体,水下清淤机便浮于水塘(50)的水面上,然后通过第一卷扬机(13)和第二卷扬机(14)将水下清淤机拖扯至水塘(50)的第一行的一端的第一位置(31),此时,第一卷扬机(13)关闭,第二卷扬机(14)开启,第一弹力平衡器(10)不变形; 步骤三,第二卷扬机(14)关闭,利用空气压缩机(18)放掉浮潜气箱(2)内的空气;将水下清淤机沉放在水塘(50)的塘底的淤泥中,拉整理顺出泥管(7),接着启动第一卷扬机(13)至第一弹力平衡器(10)伸长到其自身的限定位置时切断第一卷扬机(13)的电源,再次拉整理顺出泥管(7),利用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自身回弹力拉动水下清淤机朝前移动,在切断第一卷扬机(13)的电 源的同时启动水下清淤机的潜水电机(I)和泥浆泵(3)即可抽取淤泥; 步骤四,随着淤泥的不断清除,水下清淤机在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塘(50)的第一行中慢慢前移并不断清淤; 步骤五,当水下清淤机前移至第一弹力平衡器(10)复位时,启动第一卷扬机(13)至第一弹力平衡器(10)再次伸长到其自身的限定位置时切断第一卷扬机(13)的电源,利用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自身回弹力再次拉动水下清淤机朝前清淤,并如此重复直至水下清淤机到达水塘(50)的另一端的第二位置(32),其中,第一位置(31)和第二位置(32)位于第一固定杆(16)与第二固定杆(15)之间, 步骤七,启动空气压缩机(18)给浮潜气箱(2)充气,把水下清淤机升浮到水面后切断空气压缩机(18)的电源,然后起出第一固定杆(16)和第二固定杆(15)并分别移动到水塘(50)的第二行的两端进行安装,通过第一卷扬机(13)和第二卷扬机(14)分别拉动第一拉绳(8)和第二拉绳(9)把水下清淤机拉到水塘(50)的第二行的一端的第三位置(33),拉整理顺出泥管(7), 步骤八,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七,直至水下清淤机被拉到水塘(50)的第二行中的第四位置(34),水塘(50)的第二行被清淤完毕,水下清淤机在第一固定杆(16)和第二固定杆(15)之间的连线上直线进退, 步骤九,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八,直至整个水塘(50)的被清淤完毕; 或者, 当进行辐射式清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在水塘(50)基地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固定杆(16)和第二固定杆(15),然后将第一卷扬机(13)、第二卷扬机(14)、水下清淤机以及浮潜气箱(2)、出泥管(7)、第一弹力平衡器(10)进行连接, 接下来,将水塘(50)进行辐射式分块,以安装在鱼塘外的第一固定杆(16)作为圆心,根据转轴(17)、旋耕刀(4)及螺旋刀片(21)共同的横向宽度以及水塘(50)的大小将水塘(50)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该若干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步骤二,将水下清淤机放入水塘(50)中,此时水下清淤机位于第一区域中,开动空气压缩机(18)把浮潜气箱(2)充满气体,水下清淤机便浮于水塘(50)的水面上,然后通过第一卷扬机(13)和第二卷扬机(14)将水下清淤机拖扯至水塘(50)的第五位置(35),此时,第一卷扬机(13)关闭,第二卷扬机(14)开启,第一弹力平衡器(10)不变形; 步骤三,第二卷扬机(14)关闭,利用空气压缩机(18)放掉浮潜气箱(2)内的空气;将水下清淤机沉放在水塘(50)的塘底的淤泥中,拉整理顺出泥管(7),接着启动第一卷扬机(13)至第一弹力平衡器(10)伸长到其自身的限定位置时切断第一卷扬机(13)的电源,再次拉整理顺出泥管(7),利用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自身回弹力拉动水下清淤机朝前移动,在切断第一卷扬机(13)的电源的同时启动水下清淤机的潜水电机(I)和泥浆泵(3)即可抽取淤泥; 步骤四,随着淤泥的不断清除,水下清淤机在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拉力作用下在水塘(50)中慢慢前移并不断清淤; 步骤五,当水下清淤机前移至第一弹力平衡器(10)复位时,启动第一卷扬机(13)至第一弹力平衡器(10)再次伸长到其自身的限定位置时切断第一卷扬机(13)的电源,利用第一弹力平衡器(10)的自身回弹力再次拉动水下清淤机朝前清淤,并如此重复直至水下清淤机到达水塘(50)的另一端的第六位置(36),此时,水塘(50)的第一区域的清淤工作完成;其中,第五位置(35)和第六位置(36)位于第一固定杆(16)与第二固定杆(15)之间, 步骤七,启动空气压缩机(18)给浮潜气箱(2)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梁华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