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67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03
一种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它包括排水母管,在排水母管末端焊制等径排水横管,在排水横管上等距布设扩散管;且在排水横管上对应镇墩位置处焊接钢套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母管上设扩散管的方法,有利于热水的扩散;(2)对比隧道和明渠式排水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施工围堰,条件具备时可明显缩短施工周期;(3)利用宽阔的水域和较大的水深加强排水口冷热水掺混和竖向扩散,满足环保要求,也可节省投资;(4)施工工艺对比常规隧道式排水或敞开式混凝土沟排水口,扩散效果好,作业船队容易组织时可缩短工期,节省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 采用直流冷却的发电厂,包括燃煤、燃油、燃气、核电等在滨海近湖地质条件下离岸布置的钢制排水口及施工方法,属于发电厂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厂装机总量和单机容量也快速增加,特别是大容量核电厂的建设,使得电厂对循环冷却水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大,滨海及大型湖泊、水库直流供水电厂项目越来越多。目前常见的循环水直流排水口设计方案主要有岸边开敞式排水、隧道式排水等,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岸边布置的开敞式排水口和隧道式排水口,出流流速大,需辅以多种人工消能工或跌坎式消力池进行消能。为防止冲刷,需要对排水口下的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对库底岸坡实施必要的砌护,如采用旱地法施工时围堰工程量较大;另外目前环保要求较严格,均要求在排水口一定距离内达到一定的水温要求。采用本专利的新型排水口,即由排水母管、排水横管及扩散管组成的管系,离岸100nT500m布置在湖心水底,利用宽阔的水域和较大的水深加强排水口冷热水掺混和竖向扩散,满足环保要求,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缩短工期和节省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投资少的循环水排水口新型结构及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它包括排水母管,在排水母管末端焊制等径排水横管,在排水横管上等距布设扩散管;且在排水横管上对应镇墩位置处焊接钢套箱。在所述钢套箱的上口设置镇墩顶面钢筋网片。所述的排水母管、排水横管和扩散管均为钢结构。一种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沟槽开挖,采用挖泥船水下开挖沟槽至设计标高; 第二步:在岸上将排水母管、排水横管及扩散管制作完毕,然后在排水横管上对应镇墩位置处焊接钢套箱,采用船舶水面布管定位后灌水下沉各个钢管; 第三步:采用作业船队进行钢管水面定位; 第四步:钢管系组装、浮运并充水下沉至指定位置; 第五步:采用导管法使用注浆管进行镇墩水下混凝土浇注;如水深大于15m,则改用镇墩钢套箱内预填骨料注浆混凝土施工工艺; 第六步:沟槽回填至设计标高;局部库底抛石加固。所述钢套箱的上口设置镇墩顶面钢筋网片,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镇墩浇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母管上设扩散管的方法,有利于热水的扩散; (2)对比隧道和明渠式排水方式,本专利技术无需施工围堰,条件具备时可明显缩短施工周期; (3)利用宽阔的水域和较大的 水深加强排水口冷热水掺混和竖向扩散,满足环保要求,也可节省投资; (4)施工工艺对比常规隧道式排水或敞开式混凝土沟排水口,扩散效果好,作业船队容易组织时可缩短工期,节省工程投资; (5)对比传统的用搅拌机将骨料和水泥、水等搅拌均匀后,用导管和混凝土泵车进行现场水下浇筑和捣固的方式外,本专利技术预填骨料注浆法优点如下:a、能在流水中浇筑混凝土 ;b、能在水深大于20m的深水区浇筑混凝土 ;c、更适宜在填充木笼和沉箱内部的空穴、建筑物基底的空穴和孔洞等水下工程中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循环水排水口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由排水母管1、排水横管2及扩散管3组成管系,离岸100πΓ500πι布置在湖心水底。它整体为钢结构,在排水母管I末端焊制等径排水横管2,在排水横管2上等距布设扩散管3,以加速水流的掺混扩散。在循环水排水口上焊接钢套箱4,作为横管水下镇墩侧模,沉管就位后采用水下灌浆浇筑镇墩混凝土,对钢管进行固定。其中,钢套箱4作为镇墩的水下模板,应与排水横管2稳固焊接和严密,防止倾倒、解体和变位,承受初凝前混凝土拌合料的侧压力和防止跑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它亦可作为镇墩外侧的永久保护层。上述的排水口的施工方法如下: 第一步:沟槽开挖,采用挖泥船水下开挖沟槽至设计标高,抓挖平整,适当修坡找平。第二步:在岸上将排水母管1、排水横管2及扩散管3制作完毕,然后在排水横管2上对应镇墩位置处焊接钢套箱4,其中,镇墩钢套箱4采用薄钢板制作,然后对各个钢管进行防腐处理,最后采用船舶水面布管定位后灌水下沉各个钢管。第三步:采用作业船队进行钢管水面定位。具体地说,船舶在风、浪、流等环境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回转、漂移和摇荡等耦合运动,需通过预加锚抓力和锚索张力来平衡各种环境外力,锚碇水中浮体于指定点。在海洋环境中,应沿浮体的不同方向布置放射状锚索和锚,多数按8 10根锚缆锚泊;内河水域中的浮体,常按顺水流和垂直于水流两个方向布置锚和锚索。水上船队锚碇后,采用船上经纬仪和导向桩进行管道定位,起重船沉放。第四步:钢管系组装、浮运并充水下沉至指定位置。第五步:采用导管法使用进行镇墩水下混凝土浇注;如水深大于15m,则改用注浆管5进行镇墩钢套箱内预填骨料注浆混凝土施工。通常选用内径DN25 50_的钢管为注浆管5 ;注入砂浆的强度一般应大于混凝土设计标号的1.3^1.5倍;根据预填骨料(块石、卵石、碎石等)种类不同,压力注浆允许的最大作用半径多为2.5^4.0m,对于设计强度和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注浆混凝土,注浆管5的间距按不大于2.0m布置。第六步:沟槽回填至设计标高;局部库底抛石加固。钢套箱上口视计算情况设置镇墩顶面钢筋网片6,采用适宜的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镇墩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排水母管(1),在排水母管(1)末端焊制等径排水横管(2),在排水横管(2)上等距布设扩散管(3);且在排水横管(2)上对应镇墩位置处焊接钢套箱(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排水母管(I),在排水母管(I)末端焊制等径排水横管(2 ),在排水横管(2 )上等距布设扩散管(3 );且在排水横管(2 )上对应镇墩位置处焊接钢套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套箱(4)的上口设置镇墩顶面钢筋网片(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母管(I)、排水横管(2)和扩散管(3)均为钢结构。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电厂循环水钢制排水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沟槽开挖,采用挖泥船水下开挖沟槽至设计标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威张珂闫文周赵银会徐灿兵吴迷芳朱艳梅汪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