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844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将底线卷绕于梭心时防止挑线杆将面线卷入缝纫机内部的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与主轴的旋转联动而进行将底线卷绕于梭心的底线卷绕的绕线机构;指示进行底线卷绕的绕线按键和启动踏板;对面线施加张力的夹线装置;以及使施加于面线的张力改变的夹线螺线管。缝纫机在操作者在对绕线按键进行了接通操作的状态下对启动踏板进行接通操作来指示底线卷绕时,对夹线螺线管进行控制,以对面线施加规定的第一张力。因此,在缝纫机进行底线的绕线时,即便在挑线杆中穿入有面线的状态下,也能防止挑线杆将面线卷入机臂部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将底线卷绕于梭心时防止挑线杆将面线卷入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使面线和底线协同动作来缝制布。缝制时,缝纫机将卷绕有底线的梭心收容在针板下方的缝纫机梭中。以往有一种缝纫机,利用驱动针杆的主轴的旋转,将底线卷绕于梭心(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2010年142536号公报的图9)。该缝纫机在机臂部上部设有绕线机构,该绕线机构具有用于安装梭心的绕线轴。操作者将线轮设置在对绕线轴进行支撑的绕线轴轴承上。由于绕线轴轴承自由摆动,因此,线轮能与设于主轴的带轮接触或分离。在将底线卷绕于梭心时,操作者从设于线轴杆的线筒中拉出线并使其穿过梭心,然后将该梭心安装于绕线轴。操作者使绕线轴轴承摆动,线轮与带轮接触。当带轮与主轴一起旋转时,线轮旋转,并经由绕线轴轴承和绕线轴使梭心旋转。从线筒拉出的线卷绕到梭心上。不过,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中,由于在将底线卷绕到梭心上时利用主轴的旋转,因此,在挑线杆上穿入有面线时,与主轴的旋转联动而上下运动的挑线杆有时会将面线从面线供给源中拉出。该缝纫机有可能会将从面线供给源拉出的面线卷入挑线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底线卷绕于梭心时能防止挑线杆将面线卷入缝纫机内部的缝纫机。技术方案I的缝纫机包括:与主轴的旋转联动而上下运动的挑线杆;与上述主轴的旋转联动,来进行将与面线协同动作而对布进行缝制的底线卷绕于梭心的底线卷绕的绕线机构;指示进行上述底线卷绕的第一操作部;设于上述面线的线供给源与上述挑线杆之间,对上述面线施加张力的夹线装置;使上述夹线装置施加于上述面线的张力改变的驱动设备;以及在上述第一操作部指示了进行上述底线卷绕时,对上述驱动设备进行控制,以对上述面线施加规定的第一张力的控制部。缝纫机具有绕线机构和第一操作部。当操作者利用第一操作部指示绕线机构进行底线卷绕时,绕线机构与主轴的旋转联动地将底线卷绕于梭心。在执行上述底线卷绕时,控制部对夹线装置进行控制,以对面线施加第一张力。在缝纫机执行底线卷绕时,即便挑线杆在穿入有面线的状态下上下运动,也不会从面线供给源中拉出多余的面线,因此挑线杆不会将面线卷入缝纫机内部。根据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一操作部解除了上述底线卷绕的指示时,对上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解除施加上述第一张力。缝纫机在解除了底线卷绕的指示时,使夹线装置施加的张力解除。缝纫机能抑制驱动夹线装置的驱动部不必要地动作而导致老化。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还包括第二操作部,该第二操作部指示上述面线和上述底线协同动作来进行上述布的缝制,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第二操作部指示了对上述布进行上述缝制时,对上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对上述面线施加比上述第一张力小的第二张力。在缝制时,夹线装置对面线施加较小的张力。缝纫机在进行底线卷绕时能对面线施加可防止拉出多余的面线的张力,且在缝制时能对面线施加可在布上形成最优的线迹的张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立体图。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缝纫机的机臂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表示设在缝纫机的机臂部上的夹线装置的夹线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夹线螺线管驱动时的夹线装置的、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设在缝纫机的机臂部上的绕线机构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7是用于说明缝制数据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实施底线卷绕处理和缝制处理时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8的底线卷绕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图8的缝制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的纸面左斜下侧、右斜上侦U、左斜上侧、右斜下侧分别为缝纫机I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如图1所示,缝纫机I包括底座部2、立柱部3和机臂部4。底座部2设于工作台T上。立柱部3从底座部2的后端部朝上方竖立设置。机臂部4从立柱部3的上端部以与底座部2相对的方式朝前方延伸。机臂部4包括针杆驱动机构、挑线杆驱动机构、夹线装置10等。针杆驱动机构利用经由主轴45 (参照图5)传递来的缝纫机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力驱动具有机针7的针杆6上下运动。挑线杆驱动机构驱动将面线(未图示)挑起的挑线杆8上下运动。由于针杆驱动机构、挑线杆驱动机构是公知的技术,故省略其详细说明。缝纫机I在底座部2上方包括作业台5和移动机构9。移动机构9从上下方向夹住布(未图示)并进行保持。移动机构9以XY送料用脉冲马达74 (参照图6)作为驱动源,使布在X轴方向(左右方向)和Y轴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XY送料用脉冲马达74包括使布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X送料用脉冲马达和使布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Y送料用脉冲马达。参照图1、图2,对机臂部4的夹线装置10进行说明。夹线装置10设置在从未图示的线供给源经由挑线杆8至机针7的面线供给路径的中途。夹线装置10包括夹线机构11、夹线螺线管12 (驱动设备)、按压力传递构件13、轴承14等。夹线机构11设于机臂部4的右侧框4a上。夹线螺线管12设于机臂部4的左侧框4b上。按压力传递构件13将夹线螺线管12的驱动力传递至一对夹线盘22、23的按压侧夹线盘22。轴承14对按压力传递构件13的中间轴31进行支撑。按压力传递构件13和轴承14设于机臂部4的右侧框4a与左侧框4b之间的支撑框4c内部。支撑框4c水平状地与右侧框4a、左侧框4b形成一体。参照图2、图3对夹线机构11进行说明。夹线机构11包括夹线台16、夹线轴18、按压侧夹线盘22和被按压侧夹线盘23。夹线台16呈大致圆筒状。夹线轴18固定于夹线台16。按压侧夹线盘22和被按压侧夹线盘23安装于夹线轴18的右端。夹线台16利用螺钉17固定于在右侧框4a上形成的圆筒状的固定孔4g中。夹线台16在内部左侧形成圆柱状的轴承孔16a,在内部右侧形成内径比轴承孔16a的内径大的弹簧收容孔16b。夹线轴18将小径轴部18a、大径轴部18b、盘支撑轴部18c、螺纹形成轴部18d —体地形成在同轴上。小径轴部18a和大径轴部18b呈大致圆筒状。大径轴部18b的外径比小径轴部18a的外径大。螺纹形成轴部18d在外周面形成有阳螺纹。盘支撑轴部18c和螺纹形成轴部18d沿轴心形成有规定宽度的切槽18e。切槽18e将盘支撑轴部18c和螺纹形成轴部18d在径向上一分为二。小径轴部18a和大径轴部18b在轴心形成有供后述驱动杆25插通的通孔18f。通孔18f与切槽18e连通。夹线轴18的小径轴部18a插通夹线台16的轴承孔16a。螺钉19将夹线轴18固定于夹线台16。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挑线弹簧20具有挂线部20a,并固定于夹线轴18的大径轴部18b。位于大径轴部18b外侧的弹簧收容孔16b对挑线弹簧20进行收容。盘支撑轴部18c和螺纹形成轴部18d朝夹线台16的右端面的右侧突出。如图3所示,盘按压构件21形成圆板状,具有一对半月状孔部21a。在一对半月状孔部21a之间形成按压部22b。按压侧夹线盘22和被按压侧夹线盘23呈大致盘状,分别在中心具有轴孔22a、23a。盘按压构件21嵌入夹线轴18的盘支撑轴部18c。盘按压构件21的按压部22b位于在盘支撑轴部18c上形成的切槽18e中。按压侧夹线盘22和被按压侧夹线盘23将各自的轴孔22a、23a嵌入盘支撑轴部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轴(45)的旋转联动而上下运动的挑线杆(8);与所述主轴的旋转联动,来进行将与面线协同动作而对布进行缝制的底线(51)卷绕于梭心(52)的底线卷绕的绕线机构(50);指示进行所述底线卷绕的第一操作部(67、70);设于所述面线的线供给源与所述挑线杆(8)之间,对所述面线施加张力的夹线装置(10);使所述夹线装置施加于所述面线的张力改变的驱动设备(12);以及在所述第一操作部指示了进行所述底线卷绕时,对所述驱动设备进行控制,以对所述面线施加规定的第一张力的控制部(60)。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8 JP 2011-2447251.一种缝纫机(I),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主轴(45)的旋转联动而上下运动的挑线杆(8); 与所述主轴的旋转联动,来进行将与面线协同动作而对布进行缝制的底线(51)卷绕于梭心(52)的底线卷绕的绕线机构(50); 指示进行所述底线卷绕的第一操作部(67、70); 设于所述面线的线供给源与所述挑线杆(8)之间,对所述面线施加张力的夹线装置(10); 使所述夹线装置施加于所述面线的张力改变的驱动设备(12);以及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﨑真介杉原良英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