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7832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甬道热风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调节纺丝甬道热风系统真空集管压力,经常在生产过程中因真空集管的真空能力不足,吸风能力不够,造成含纺丝溶剂的热风泄漏到纺丝车间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纺丝甬道,纺丝甬道的下甬道回风口连通主真空集管,下甬道回风口与主真空集管之间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有温度控制器,在主真空集管的尾部有一个压力传感器,主真空集管连接换热器,换热器下部出口与上部进口之间连接有送风机,换热器连接主送风集管,送风机的出口处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分别连接有自动控制阀、流量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甬道热风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纺丝生产线20多个甬道的上甬道回风与下甬道回风(包含大量纺丝溶剂)被吸入主真空集管,经过热交换器底部、冷凝器后进入送风机,然后经过冷凝器继续冷凝,通过换热器上部预热,经过第一加热器加热后进入主送风集管送入各个甫道,甫道的第二加热器将热风加热到纺丝温度后经过锥形过滤器送入甬道进风室。采用这种甬道的纺丝生产线虽然可以调节控制送风集管压力,但无法调节纺丝甬道热风系统真空集管压力,经常在生产过程中因真空集管的真空能力不足,吸风能力不够,造成含纺丝溶剂的热风泄漏到纺丝车间,使车间操作环境恶劣,且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真空能力不足加上需控制甬道内的纺丝溶剂浓度低于其低爆炸极限的要求,纺丝速度也无法提高。但目前必须先人为手动将甬道风量调节至平衡,再通过调节自动阀对真空集管的压力进行微调,调节的幅度在工艺要求的真空压力+/-5%的范围内,调节范围窄,不能真正实现真空集管压力的可调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调节纺丝甬道热风系统真空集管压力,经常在生产过程中因真空集管的真空能力不足,吸风能力不够,造成含纺丝溶剂的热风泄漏到纺丝车间,使车间操作环境恶劣,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由于真空能力不足加上需控制甬道内的纺丝溶剂浓度低于其低爆炸极限的要求,纺丝速度也无法提高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专利技术的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包括纺丝甬道,所述的纺丝甬道上连接有甬道进风口、上甬道回风口、下甬道回风口,甬道进风口连接有主送风集管,上甬道回风口、下甬道回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有主真空集管,上甬道回风管口与主真空集管之间连接有自动控制阀,下甬道回风管口与主真空集管之间连接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阀与温度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温度控制器,在主真空集管的尾部有一个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控制转换器,输出温度,与温度控制器之间构成一个串级控制回路,通过调节主真空集管的压力来调节上甬道的回风量和底部的吸风量,使甬道内保持风量平衡。主真空集管出口处通过管路连接换热器下部,换热器下部出口与上部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送风机,换热器上部出口连接主送风集管,第一送风机的出口处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通过三通分别连接有自动控制阀、流量计,自动控制阀与流量计之间通过流量控制器构成控制回路,可通过自动控制阀的开度调节系统的排风量,使系统保持风量平衡;流量计后连接有第一 DMAc吸收器,第一 DMAc吸收器连通屋顶排风口。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甬道回风口连接有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通过线路连接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可以设定下甬道回风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器自动调节上甬道回风口上自动调节阀的开度,控制下甬道温度,使甬道平衡。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送风机的进口与换热器下部出口之间、第一送风机出口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都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冷凝下来的纺丝溶剂被送入溶剂精制系统精制回收。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送风机的进口与换热器下部出口之间、第一送风机出口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的冷凝器各为3个,冷凝效果较好。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送风机与主送风集管之间连接有速度控制器。速度控制器可以控制主送风集管处的压力大小。主送风集管处的压力为200mmH20-280mmH20。作为优选,所述的甬道进风口与主送风集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锥形过滤器。作为优选,所述的甬道底吸风口通过第二送风机连接有第二 DMAc吸收器。第二DMAc吸收器连通屋顶排风口,便于将废气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的主送风集管的进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换热器上部可对循环风进行预热,经过第一加热器加热后进入主送风集管后送入各个甫道,甬道的第二加热器将该甬道的热风加热到纺丝温度后经过锥形过滤器送入甬道进风口。作为优选,所述的甬道进风口与锥形过滤器之间、下甬道回风口与主真空集管之间、第二送风机的进出口处都设有蝶阀。通过蝶阀可以调节热风的流量。作为优选,所述的温度控制器上设定的温度为150_210°C,压力控制转换器上设定的压力为-130—280mmH20,速度控制器上设定的速度频率为30- 50Hz。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自动调节甬道热风系统真空集管压力,甬道热风系统吸气与排气保持平衡,提升了真空集管的真空能力,满足氨纶高速纺丝工艺对甬道热风真空压力的要求的特点;并可以做到准确、快捷的操作,实现甬道和系统风量平衡调节的真正可调可控;本专利技术还具有能使甬道内含纺丝溶剂的热风不会从甬道底部泄漏到纺丝车间,极大地改善车间操作环境,消除了安全隐患,且降低了纺丝溶剂的消耗,节约成本,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纺丝甬道1、甬道进风口 2、上甬道回风口 3、下甬道回风口 4、主送风集管5、主真空集管6、甬道底吸风口 7、温度传感器8、温度控制器9、压力传感器10、压力控制转换器11、换热器12、第一送风机13、自动控制阀14、流量计15、流量控制器16、第一 DMAc吸收器17、自动调节阀18、冷凝器19、速度控制器20、锥形过滤器21、第二送风机22、第二 DMAc吸收器23、第一加热器24、第二加热器25、蝶阀26。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如图1,有一个纺丝甬道1,纺丝甬道上端设有甬道进风口 2、上甬道回风口 3,下端设有下甬道回风口 4、甬道底吸风口 7,上甬道回风口 3、下甬道回风口 4通过管路连接有主真空集管6。甬道底吸风口 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第二送风机22、第二 DMAc吸收器23,第二 DMAc吸收器连通屋顶排风口。此处第二送风机的进出口都连接蝶阀26。主真空集管6通过管路连接在换热器12的下部,换热器12通过三个冷凝器19连接第一送风机13,第一送风机13出口处通过三个冷凝器连接换热器上部。冷凝器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通过三通依次连接有自动控制阀14、流量计15,流量计连接第一 DMAc吸收器17,第一 DMAc吸收器17连通屋顶排风口。自动控制阀与流量计之间通过流量控制器16构成控制回路,可通过自动控制阀的开度调节系统的排风量,使系统保持风量平衡。换热器12上部的出口处通过第一加热器24连接有主送风集管5,主送风集管与第一送风机13之间设有速度控制器16。主送风集管出口通过第二加热器25、锥形过滤器21连通甬道进风口 2,甬道进风口 2与锥形过滤器21之间设有蝶阀26。上甬道回风口 3与主真空集管6之间设有自动调节阀18,下甬道回风口 4与主真空集管6之间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8和蝶阀26,主真空集管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0、压力控制转换器11。使用时,纺丝生产线20多个甬道的上甬道回风与下甬道回风被吸入主真空集管6,经过换热器12底部、三个冷凝器19后进入第一送风机13,然后经过三个冷凝器继续冷凝,冷凝下来的纺丝溶剂被送入溶剂精制系统精制回收,然后通过换热器12上部预热,经过第一加热器24加热后进入主送风集管5送入各个甫道,甫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包括纺丝甬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甬道(1)上连接有甬道进风口(2)、上甬道回风口(3)、下甬道回风口(4),甬道进风口连接有主送风集管(5),上甬道回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有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连接有甬道底吸风口(7),下甬道回风口还通过管路连通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4)与主真空集管(6)之间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有温度控制器(9),在主真空集管的尾部有一个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控制转换器(11)与温度控制器之间构成一个串级控制回路,主真空集管出口处通过管路连接换热器(12)下部,换热器下部出口与上部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送风机(13),换热器上部出口连接主送风集管,送风机的出口处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连接有自动控制阀(14),自动控制阀后连接有第一DMAc吸收器(17),第一DMAc吸收器连通屋顶排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包括纺丝甬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甬道(I)上连接有甬道进风口(2)、上甬道回风口(3)、下甬道回风口(4),甬道进风口连接有主送风集管(5),上甬道回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有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连接有甬道底吸风口(7),下甬道回风口还通过管路连通主真空集管(6),下甬道回风口(4)与主真空集管(6)之间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有温度控制器(9),在主真空集管的尾部有一个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控制转换器(11)与温度控制器之间构成一个串级控制回路,主真空集管出口处通过管路连接换热器(12 )下部,换热器下部出口与上部进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送风机(13),换热器上部出口连接主送风集管,送风机的出口处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连接有自动控制阀(14),自动控制阀后连接有第一 DMAc吸收器(17),第一 DMAc吸收器连通屋顶排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甬道回风口(3)连接有自动调节阀(18),自动调节阀通过线路连接温度控制器(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送风机(13)的进口与换热器(12)下部出口之间、第一送风机(13)出口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都连接有冷凝器(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级控制甬道热风真空集管压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送风机(13)的进口与换热器(12)下部出口之间、第一送风机(13)出口与换热器上部进口之间的冷凝器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舒尔姿氨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