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环清洗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油(气)路特点,采用液体流动循环清洗方式,在清洗液进入产品的前端,用串联的两个过滤器对清洗液进行过滤,清洗液通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产品,再通过过滤器过滤后回到贮液箱,通过液体在腔内一定压力下连续流动,仪表内部清洗流体达到紊流效果,更好的清洗内部多余物,清洗时可利用控制器控制冲洗时间或清洗脉冲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过渡工装连接同时进行多种惯性仪表清洗,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选择敞开式清洗和密闭脉冲循环清洗两种清洗方式,不同惯性仪表清洗时,可通过敞开式清洗多余物检测情况确定清洗参数,装配完毕后根据清洗参数进行密闭脉冲循环清洗,清洗方式多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ー种清洗设备,尤其涉及ー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环清洗设备,属于仪器仪表
技术介绍
惯性仪表具有结构复杂,零组件尺寸小、加工精度高,敏感部件及配合部件运动间隙小(微米级),对微小多余物敏感的特点,多余物的存在可导致仪表精度下降、寿命缩短甚至丧失功能。多余物问题是惯性仪表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静压液浮仪表中,由于仪表内部浮液流动性,多余物危害更为严重。本专利技术的清洗对象是具有油(气)路特点的惯性仪表,该类型仪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密闭腔体形成仪表油路,进油ロ、出油ロ。现有惯性仪表密闭结构采用通洁净空气高压吹洗的方法清理——陀螺组件放置在干净的清洗液内,从油(气)路通入洁净空气,重复清洗,但由于惯性仪表中有些多余物颗粒较大,采用高压吹洗的方式并不能完全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环清洗设备,该设备组成简单,清洗方式多祥化、清洗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环清洗设备,包括:贮液箱、离心泵、电磁阀、节流阀、球阀、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和空气过滤器,贮液箱通过节流阀注入清洗液,空气过滤器安装在贮液箱上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球阀与离心泵并联安装在贮液箱和电磁阀之间,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依次接在电磁阀之后,第ニ过滤器的出口连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进油ロ,第三过滤器的入口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出油ロ,第三过滤器的出口与贮液箱相连接。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2 U m,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0.45 y m ;第三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2iim。所述利用清洗设备进行敞开式清洗的实现方法为:(I)将被清洗惯性仪表的进油ロ连接在第二过滤器的出ロ,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出油ロ与第三过滤器断开;(2)打开被清洗惯性仪表一端的密封罩使其成为开放式结构,并放置在洁净容器内;(3)打开离心泵开始进行敞开式清洗;(4)清洗过程中从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出油ロ接出部分清洗液并利用滤纸对清洗液进行过滤;(5)采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滤纸上的残留物进行检测,根据滤纸上残留物直径的大小判断是否停止清洗。所述利用清洗设备进行密闭脉冲循环清洗的实现方法为:在第二过滤器的出ロ连接一个脉冲电磁阀,将被清洗惯性仪表的进油ロ连接在脉冲电磁阀之后,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出油ロ与第三过滤器的入口相连接,清洗时通过设定脉冲电磁阀的开启频率实现密闭脉冲循环清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I)本专利技术根据油(气)路特点,采用液体流动循环清洗方式,在清洗液进入产品的前端,用串联的两个过滤器对清洗液进行过滤,清洗液通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产品,再通过过滤器过滤后回到贮液箱,通过液体在腔内一定压カ下连续流动,仪表内部清洗流体达至IJ紊流效果,更好的清洗内部多余物,清洗时可利用控制器控制冲洗时间或清洗脉冲宽度。(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过渡エ装连接同时进行多种惯性仪表清洗,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可选择敞开式清洗和密闭脉冲循环清洗两种清洗方式,不同惯性仪表清洗吋,可通过敞开式清洗多余物检测情况确定清洗參数,装配完毕后根据清洗參数进行密闭脉冲循环清洗,清洗方式多祥化。附图说明图1为惯性仪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结构图;图3为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惯性仪表敞开式清洗示意图;图4为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惯性仪表密闭脉冲循环式清洗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过程。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惯性仪表装配结构特点,解决惯性仪表装配后密封结构多余物不易清洗、检查导致仪表精度下降或功能丧失的问题。具体的设备组成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贮液箱、离心泵B、电磁阀D、节流阀K1、球阀K2、三个过滤器Gl、G2、G3和空气过滤器L,贮液箱通过节流阀Kl注入清洗液,空气过滤器L安装在贮液箱上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球阀K2与离心泵B并联安装在贮液箱和电磁阀D之间,第一过滤器Gl、第二过滤器G2依次接在电磁阀D之后,第二过滤器G2的出ロ连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进油ロ,第三过滤器G3的入ロ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出油ロ,第三过滤器G3的出口与贮液箱相连接。在清洗液进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前端,采用两个串联的过滤器对清洗液进行过滤,其中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2 y m,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0.45 y m ;清洗液通过被清洗惯性仪表后,再通过过滤精度为2 u m的第三过滤器过滤后回到贮液箱。清洗时间采用面板控制器控制,控制方式可采用连续控制或脉冲宽度控制。使用吋,向储箱注满清洗液,接通电磁阀D,打开空气过滤器L,再启动离心泵B,排除贮液箱中的空气。检查清洗操作台管路及各接管嘴与固定管路连接的密封性,若有漏液,须完全排除后才能使用。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惯性仪表油(气)路特点,通过液体在惯性仪表腔内一定压カ下连续流动,使惯性仪表内部清洗液达到紊流效果进行循环清洗,从而有效清除仪表内部沟槽、细小孔、盲孔等处的多余物,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环境要求必须保持清洁干净,洁净度不低于1000级。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进行两路产品清洗,通过エ艺改装也可实现多路、多种产品同时清洗。不同惯性仪表清洗时,可通过敞开式清洗多余物检测情况确定清洗參数,装配完毕后根据清洗參数进行密闭脉冲循环清洗,可实现密闭结构连续循环清洗与脉冲式循环清洗交替进行。实施例1:敞开式清洗方式如图3所示,陀螺组件的进油ロ接在第二过滤器G2之后,陀螺组件的出油ロ与第三过滤器G3断开,打开一端陀螺组件的密封罩,使其成为开放式结构,并将陀螺组件放置在洁净容器内。设定清洗时间,打开离心泵,开始敞开式清洗。清洗后,接出IOOml清洗液,通过滤纸过滤至洁净容器中,在超景深显微镜下检查滤纸表面无大于2微米颗粒,重复清洗,直至滤纸上无大于2微米颗粒,确定出最終的清洗时间。实施例2:密闭脉冲循环清洗方式陀螺组件的进油ロ与第二过滤器G2之间串联脉冲电磁阀,陀螺组件的出油ロ与第三过滤器G3相连接,设定清洗次数、清洗频率如脉冲宽度2s,利用控制器控制脉冲电磁阀的开关,可实现连续循环清洗与脉冲式循环清洗交替进行。清洗后,在陀螺组件进油ロ、出油ロ安装エ艺堵头,以防污染。本专利技术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环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液箱、离心泵(B)、电磁阀(D)、节流阀(K1)、球阀(K2)、第一过滤器(G1)、第二过滤器(G2)、第三过滤器(G3)和空气过滤器(L),贮液箱通过节流阀(K1)注入清洗液,空气过滤器(L)安装在贮液箱上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球阀(K2)与离心泵(B)并联安装在贮液箱和电磁阀(D)之间,第一过滤器(G1)、第二过滤器(G2)依次接在电磁阀(D)之后,第二过滤器(G2)的出口连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进油口,第三过滤器(G3)的入口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出油口,第三过滤器(G3)的出口与贮液箱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环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液箱、离心泵(B)、电磁阀(D)、节流阀(Kl)、球阀(K2)、第一过滤器(G1)、第二过滤器(G2)、第三过滤器(G3)和空气过滤器(L),贮液箱通过节流阀(Kl)注入清洗液,空气过滤器(L)安装在贮液箱上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球阀(K2)与离心泵(B)并联安装在贮液箱和电磁阀(D)之间,第一过滤器(G1)、第二过滤器(G2)依次接在电磁阀(D)之后,第二过滤器(G2)的出口连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进油ロ,第三过滤器(G3)的入口接被清洗惯性仪表的出油ロ,第三过滤器(G3)的出口与贮液箱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环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Gl)的过滤精度为2 u m,第二过滤器(G2)的过滤精度为0.45 y m ;第三过滤器(G3)的过滤精度为2 u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惯性仪表密闭结构内部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铮,黄炎,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兴华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