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矿制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418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选矿制浆设备。选矿制浆设备包括:给矿装置、分离装置和排渣装置。给矿装置用于接收向选矿制浆设备输入的矿石,其中给矿装置包括有箱体、塑料板和喷淋水管,塑料板设置在箱体的内壁,塑料板上装有多个喷淋水管,喷淋水管与给水系统相连接。分离装置与给矿装置相连接,用于通过向矿石喷射水流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和脉石。排渣装置与分离装置相连接,用于排走分离出来的脉石。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选矿制浆设备制浆浓度可控制,冲矿时间可调节,原矿性质适应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选矿制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砂质高岭土的水射流制浆选矿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砂质高岭土水力制浆采用水剥水采和旱剥水采两种方式。水剥水采(水力制浆)采用消防喷水枪,水量大,矿浆浓度低,难以控制,后续作业需要进一步浓缩,浓缩池占地面积很大。旱剥水采产生的大量废石无法连续排走,需要铲车装运,作业效率低。另夕卜,在雨天,皮带式或链板式给矿机由于高岭土粘度大,导致给矿困难,无法正常生产。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水射流制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选矿制浆设备,矿浆浓度可控制,冲矿时间可调节,原矿性质适应范围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选矿制浆设备,选矿制浆设备包括:给矿装置、分离装置和排渣装置。给矿装置用于接收向选矿制浆设备输入的矿石,其中给矿装置包括有箱体、塑料板和喷淋水管,塑料板设置在箱体的内壁,塑料板上装有多个喷淋水管,喷淋水管与给水系统相连接;分离装置,与给矿装置相连接,用于向矿石喷射水流以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和脉石;排渣装置,与分离装置相连接,用于排走分离出来的脉石。在一个实施例中,给矿装置包括有给矿控制板,给矿控制板用于控制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矿石的数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塑料板替换为橡胶板或铁板。在一个实施例中,给矿装置包括有给矿喷嘴,给矿喷嘴能够向矿石喷射出水,以促进矿石从给矿装置进入分离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离装置包括有制浆喷嘴,制浆喷嘴能够向矿石喷射出水,以促进成团的目的矿物分散和粘附在脉石表明的目的矿物从脉石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离装置包括有扫选喷嘴,扫选喷嘴能够向分离出的脉石喷射出水,以冲刷附着在所述脉石上的目的矿物。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渣装置包括有重锤和筛板,当落在筛板上的脉石的重量超过由重锤重量确定的设定重量时,筛板发生翻转。在一个实施例中,制浆喷嘴包括有圆形喷嘴和扇形喷嘴。一种选矿制浆方法,包括:给矿装置中输入矿石;从给矿装置内壁喷淋出水促进矿石从给矿装置进入分离装置;在分离装置中向矿石喷射出水以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以及脉石;以及排走分离出来的所述脉石。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离装置采用圆形喷嘴和扇形喷嘴向矿石喷射出水。本专利技术的选矿制浆设备和方法,矿浆浓度可控制,冲矿时间可调节,可在雨天使用,占地面积小,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选矿制浆设备示意图。图2所述为一种选矿制浆方法流程图。I箱体,2塑料板,3喷淋水管,4给矿控制板,5给矿喷嘴,6靶体,7制浆喷嘴,8筛板,9扫选喷嘴,10储浆池,11重锤,12皮带运输机,13高压水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选矿制楽设备不意图。具体涉及砂质闻岭土选矿制浆设备。选矿制浆设备包括给矿装置、分离装置和排渣装置。给矿装置用于向选矿制浆设备输入矿石。分离装置与给矿装置相连接,用于通过向矿石喷射水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以及脉石。排渣装置用于排走分离出来的脉石。给矿装置包括箱体1、塑料板2、喷淋水管3、给矿控制板4和给矿喷嘴5。矿石从箱体I的上部输入,从箱体I的下部下落至分离装置。箱体I内壁设置一层厚度为IOmm的塑料板2 (或橡胶板),在塑料板2上装有喷淋水管3,喷淋水管3与给水系统相连,喷淋水管3可向塑料板2表面加水。采用塑料板2既可防止铁污染,又可通过加水在塑料板2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防止高岭土在板上粘结,还可降低摩擦系数,使原矿容易下料。当 对产品含铁要求不高时,可采用铁板。给矿控制板4设置在箱体I侧面的出口部位(采用插入式与给矿斗相连,给矿控制板4可上下移动控制出口的大小)。通过上下移动给矿控制板4可以调节给矿量,向上移动给矿量加大,向下移动给矿量变小。给矿喷嘴5设置在箱体I的侧面的出口处,在一个实施例中,给矿喷嘴5随给矿控制板4可上下移动(给矿喷嘴5固定在给矿控制板4的下端)。给矿喷嘴5与高压水管13相连,向矿石喷水,以促进矿石从给矿装置进入分离装置。矿石从给矿装置进入分离装置后落在靶体6上。靶体6倾斜设置。分离装置包括有制浆喷嘴7和扫选喷嘴9。制浆喷嘴7和扫选喷嘴9也与高压水管13相连。制浆喷嘴7正对着靶体6设置。制浆喷嘴7向靶体6上的矿石喷射出水,以促进成团的目的矿物分散和粘附在脉石表明的目的矿物从脉石分离。制浆喷嘴7采用圆形喷嘴和扇形喷嘴组合形式。矿中泥团多时,采用圆形和扇形嘴组合,圆形喷嘴切割泥团,扇形喷嘴制衆。当矿石中不含泥团时,全部采用扇形喷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圆形喷嘴和扇形喷嘴的数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圆形喷嘴的数量:扇形喷嘴的数量=1:2。筛板8水平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靶体6与筛板8铰接连接,筛板8可翻转。扫选喷嘴9正对着筛板8设置。扫选喷嘴9用于进一步将分离出的脉石上附着的目的矿物冲掉。给水系统还包括高压泵和变频控制系统,可根据矿石性质通过调节高压泵电机频率调节给水压力。高压水管13用于向给矿喷嘴5、制浆喷嘴7和扫选喷嘴9供水。储浆池10设置在筛板8下方。储浆池10用于容纳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也就是高岭土浆液。排渣装置包括有重锤11和筛板8。筛板8可翻转(筛板8的中部与靶体6的下端铰接)。筛板8 —侧挂有重锤11,另一侧承接从祀体6上落下来的脉石。当落在筛板8上的脉石的重量超过由重锤重量确定的设定重量时,筛板8发生翻转。皮带运输机12设置在筛板8斜下方。在一个实施例中,筛板有4块。重锤11重量可以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离出的脉石也就是砂和砾石落在筛板8上,当每块筛板上脉石增多,重量超过重锤11的重量时,筛板8向下翻转。皮带运输机12将落在皮带上的脉石运走。通过调节重锤11的重量,控制筛板8翻转的时间,从而达到控制制浆的时间。因矿石中脉石含量不完全相同,4块筛板上脉石达到设定重量的时间也不同,所以4块筛板会分别下料,以保证皮带运输矿量的均匀性。图2所述为一种选矿制浆方法流程图。在步骤102中,向给矿装置中输入矿石;在步骤104中,从给矿装置内壁喷淋出水促进矿石从给矿装置进入分离装置;在步骤106中,在分离装置中向矿石喷射出水以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以及脉石;在步骤108中,排走分离出来的脉石。其中,分离装置采用圆形喷嘴和扇形喷嘴向矿石喷射出水。在运行过程中,用铲车将矿石输入给矿装置内,由于喷淋管3喷水在箱体I内壁的塑料板2上,形成一层水膜,使高岭土不易粘在内壁上。在重力作用下,矿石会自动下落。通过调节给矿控制板4,控制给矿量大小。如果矿石粘度太大无法自动下料时,可开启给矿喷嘴5将粘土冲走后矿石即可沿靶体6下落。矿石沿靶体6下落的速度与给矿控制板4开启的大小和给矿喷嘴5的水流大小相关。给矿控制板4开得大,给矿喷嘴5水流量大,矿石下落速度就大。矿石沿靶体6下落过程中,在制浆喷嘴7的高压水洗作用下,将粘土与砂石分离,达到制浆的目的。制浆时间的长短由矿石沿靶体6下落的速度决定,下落速度大,制浆时间短。分离后高岭土和砂石沿靶体6下落进入筛板8,高岭土浆和细砂通过筛板孔进储浆池10,由泵送至下一作业,粗砂和砾石停留在筛板8上,当砂石在筛板8上累积超过重锤11的重量后,筛板8向下翻转,将砂石卸在皮带运输机12上运往废石场。高压水水压由高压泵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选矿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矿制浆设备包括:给矿装置,用于接收向所述选矿制浆设备输入的矿石,其中所述给矿装置包括有箱体、塑料板和喷淋水管,所述塑料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塑料板上装有多个所述喷淋水管,所述喷淋水管与给水系统相连接;分离装置,与所述给矿装置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矿石喷射水流以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和脉石;以及排渣装置,与所述分离装置相连接,用于排走分离出来的所述脉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矿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矿制浆设备包括:给矿装置,用于接收向所述选矿制浆设备输入的矿石,其中所述给矿装置包括有箱体、塑料板和喷淋水管,所述塑料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塑料板上装有多个所述喷淋水管,所述喷淋水管与给水系统相连接;分离装置,与所述给矿装置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矿石喷射水流以分离出目的矿物形成的矿浆和脉石;以及排渣装置,与所述分离装置相连接,用于排走分离出来的所述脉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矿装置包括有给矿控制板,所述给矿控制板用于控制单位时间内输入所述矿石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替换为橡胶板或铁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矿装置还包括有给矿喷嘴,所述给矿喷嘴能够向所述矿石喷射出水,以促进所述矿石从所述给矿装置进入所述分离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制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有制浆喷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峰王志国黄艺信周文超朱万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高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