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404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将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分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中,再在乳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水溶性氧化剂超声反应后,出现蓝色浑浊;然后加入苯胺单体,继续在超声反应形成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微球;置于硫酸溶液中,再在微波条件下加热30~45分钟,即得到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其结构为核壳式,核由高导电性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低聚物组成,壳层为聚苯胺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共聚物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分子微球,振实密度在3.5~4.0g/cm2,利用其高的导电性和高振实密度,可用作新一代的导电材料、电极材料、高性能电池阳极材料和有色金属电积用阳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
,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导电高分子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在光电子器件、能源、信息、传感器以及金属防腐、电磁屏蔽和阳极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但这些应用都需要制备出导电聚合物的薄膜或块状。如,目前常用的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PANI)不仅对环境有优良的稳定性,且本身具有可调节的不同氧化状态,可通过掺杂/脱掺杂对其导电性进行控制,易于合成,原料低廉易得。另外,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 )作为一种聚噻吩衍生物类中的新型导电聚合物,它的掺杂态具有导电率高,环境稳定性好、电场诱导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导电高分子新的研究重点。通过将导电高分子材料与共聚技术结合,可带来许多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正在成为近期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热点。如聚苯胺微球的制备和应用就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聚苯胺微球一般通过硬模板(如聚苯乙烯微球)或者软模板(如双亲分子胶束)的方法制备,这些方法流程复杂,会影响微球的组分构成,引起单分散性不好等不足。为此,业界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发展出一种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1)按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与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的体积比为1~20:100,将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分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中,再在乳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水溶性氧化剂在15~25℃温度下超声反应2~2.5小时后,出现蓝色浑浊;(2)在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苯胺单体,继续在15~25℃温度下超声反应2~6小时,形成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微球;(3)将步骤(2)的微球按固液比为15~45:100置于0.15~2.5mol/L的硫酸溶液中,再在功率为50W的微波条件下加热30~45分钟,即得到具有高振实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按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与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的体积比为I 20:100,将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分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中,再在乳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水溶性氧化剂在15 25°C温度下超声反应2 2.5小时后,出现蓝色浑浊; (2)在步骤(I)的混合物中加入苯胺单体,继续在15 25°C温度下超声反应2 6小时,形成聚苯胺/聚3,4-乙烯二氧噻吩共聚物的微球; (3)将步骤(2)的微球按固液比为15 45:100置于0.15 2.5mol/L的硫酸溶液中,再在功率为50W的微波条件下加热30 45分钟,即得到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其结构为核壳式,核由高导电性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低聚物组成,壳层为聚苯胺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共聚物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振实密度和导电性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的水和乙醇的混合介质是水和乙醇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郭忠诚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