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气瓶气源推动旋翼运动,通过气动力减速下降的高楼救生装置,解决了目前高楼救生装备复杂、实际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然而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危急情况,工作、生活在高楼上的人们便很难逃离。现有高楼救生设备主要有依托建筑外墙和迅速远离建筑物两种救生方式。依托外墙的有绳索式、链梯式、布袋式等几种形式,它们都需要依托建筑物,依靠下滑、攀爬等行为进行逃离,但这些装置都容易使火苗向上蔓延,强度难以保障,安全性受到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真正使用。另外一种高层救生装置不需要外墙支撑,主要是通过气动力实现人体减速的目的,主要有降落伞式,但这种方式高度损失大,40米以下的建筑物中,伞衣很难完全张满;且伞衣为柔性大面积织物,易和周围环境发生干扰,造成伞衣无法打开、出现钩挂或者破损,适用性并不高。通过旋翼旋转产生气动升力也可以达到减速下降的目的,但旋翼机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能耗高,一直未用于高楼救生。为解决当前高层建筑救生装置不实用、可靠性差的问题,需要提出和研究新颖的高楼救生方法和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翼式高楼救生设备,包括转动桨毂以及连接在转动桨毂上的旋翼(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翼的端部上端面设置有排气孔(12),在旋翼的内部还设置有与该排气孔(12)连通的封闭式旋翼内腔(13),所述的转动桨毂具有一密闭的空腔,在空腔的侧面设置有连接至所述封闭式旋翼内腔(13)的输气管,在空腔的下端通过轴承联接件(6)连接一连接管(7),在连接管(7)的下端连接一气瓶(8),在气瓶(8)的出气口设置有阀门(9),在所述的气瓶设有背带系统(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翼式高楼救生设备,包括转动桨毂以及连接在转动桨毂上的旋翼(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翼的端部上端面设置有排气孔(12),在旋翼的内部还设置有与该排气孔(12)连通的封闭式旋翼内腔(13),所述的转动桨毂具有一密闭的空腔,在空腔的侧面设置有连接至所述封闭式旋翼内腔(13)的输气管,在空腔的下端通过轴承联接件(6)连接一连接管(7),在连接管(7)的下端连接一气瓶(8),在气瓶(8)的出气口设置有阀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莉,杨雪,程涵,李少腾,陈潇,展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