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织物在防止血液渗透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63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疏水织物在制备防血液渗透材料中的应用。所述超疏水织物由下述方法制备:将蜡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将织物浸渍在所述溶液中;然后将所述织物从所述溶液中取出,经干燥即得所述超疏水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通过对织物进行超疏水改性,所述超疏水织物具有超疏水(血液)的性质,血液在出血位置的界面处形成凸液面,产生一定的附加压力,使血液不易流淌出来,因此,可用于制备防血渗透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疏水织物在防止血液渗透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医疗纺织品如纱布、绷带、手术衣等,一般都为棉制品,以传统梭织方法制造成纱、成布。这些材料可生物降解,但其对水和血液的吸收度非常高,无法满足现代医疗功能上的一些新要求,例如止血功能:当给伤员或患者包扎外伤出血时,纱布极易吸收血液而致使患者流失更多的血液和使用更多的纱布;在给患者进行换药时,由于创面血液和分泌物的渗出,致使血肉和纱布粘连一体,从创面上取下纱布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纺织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开发了止血纱布、不粘纱布、摄影纱布和可溶性纱布等新型女口广叩ο有效的止血不仅是外科手术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战、创伤中提高伤员生存率的关键问题。目前止血纱布为经特殊氯化处理的粘胶纤维织物,制成含酸性羧基的表面,其与血红蛋白中的Fe结合形成棕色胶块,最终达到凝集血小板的化学止血目的。这种化学止血方法所使用的纱布需经特殊处理方法,其成本较高,过程复杂。因此,改进传统止血纱布的性能,研究并探索新的止血产品成为目前止血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网孔结构的超疏水织物在防止血液渗透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血液渗透材料,它由超疏水织物制成。上述的超疏水织物具体可由下述方法制备:将蜡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将织物浸溃在所述溶液中;然后将所述织物从所述溶液中取出,经干燥即得所述超疏水织物。所述蜡可选自石蜡、液体石蜡、微晶石蜡、石油蜡、蜂蜡、鲸蜡、川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氯化石蜡、乳化蜡、小烛树蜡、卡那巴蜡和日本蜡中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可为乙醚、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氯仿、四氯化碳、苯、甲苯和二甲苯中至少一种。所述溶液中,所述蜡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可为I 20:100。所述织物由棉纤维、麻纤维、粘胶纤维、纤维素、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中至少一种织造而成,具有网孔结构,其尺寸为20 200目,具体可为20 150目、50 100目、20目、50目、80目、100目、150目或200目。所述浸溃的时间可为Imin 24h,具体可为Imin lh、5min 30min、lmin、5min、10min、30min、Ih 或 24h。所述干燥具体可采用热风干燥或自然干燥的方式,具体可在室温的条件下进行。 由于通过对织物进行超疏水改性,所述超疏水织物具有超疏水(血液)的性质,血液在出血位置的界面处形成凸液面,产生一定的附加压力,使血液不易流淌出来,因此,可用于制备防血渗透材料。而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超疏水织物是通过直接浸溃法制备的,方法简单,制备过程快捷,易于操作,所采用的蜡为天然产物,产量丰富,廉价易得、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未改性织物和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织物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未改性织物和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单位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水及血液的接触角照片。图4为血液在实施例2制备的超疏水织物与未改性织物表面上的照片。图5为未改性织物和实施例2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单位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6为未改性织物和实施例3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单位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7为未改性织物和实施例4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单位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8为未改性织物和实施例5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单位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9为未改性织物和实施例6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单位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制备具备网孔结构的超疏水织物将0.5g石蜡溶解在36mL正庚烷中得到溶液,该溶液中,石蜡与正庚烷的质量比为1:50,将一块网孔尺寸为100目的棉织物浸溃于溶液中;保持浸溃24h后取出,利用热风快速干燥,得到具有超疏水(血液)性质的织物。该实施例制备的超疏水织物以及所用的未经改性的原料织物的扫描电镜图如图1所示,由该图可得知,改性后的织物纤维表面被蜡包裹,降低了织物的表面自由能,另一方面,由于织物本身具有经线纬线交织而成的粗糙结构,从而使织物具有超疏水性。测定本实施例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吸附能力:取超疏水织物(棉织物),称量其初始重量,随后将其浸泡在血液中,每隔5分钟取出后再测定其重量变化,得到增加的重量,增加的重量与初始重量的比值作为单位重量吸收的血液量,即单位增重,即得到浸泡时间与单位增重之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经超疏水改性的织物与未改性织物相比,在一定时间内其单位重量对血液的吸附量远远小于后者,具有明显的疏血液能力,可应用于防血液渗透材料。实施例2、制备具备网孔结构的超疏水织物将2.5g石蜡溶解在35mL正己烷中得到溶液,该溶液中,石蜡与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9,将一块网孔尺寸为200目的棉织物浸泡于该溶液中,保持IOmin后取出,利用热风快速干燥,得到具有超疏水(血液)性质的织物。该实施例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水以及血液的静态接触角照片如图3所示,其中,左图是对水的静态接触角,右图是对血液的静态接触角。血液在该实施例制备的织物与未改性织物表面上的照片如图4所示,由图3和图4可得知,经超疏水改性的织物对水的接触角为155°,对血液的接触角为151°,具有明显的超疏水和超疏血液的特性。同时从宏观角度上对比了改性前后血液在织物表面的浸润情况,由图4所示,由于表面张力存在,血液在超疏水织物表面成球形,而在未改性织物表面,由于其本身为亲水材料,易吸收血液,因此血液在其表面迅速铺展。测定本实施例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吸附能力,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中,得到织物在血液中的单位增重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经超疏水改性的织物与未改性织物相比,在一定时间内其单位重量对血液的吸附量远远小于后者,具有明显的疏血液能力,可应用于防血液渗透材料。实施例3、制备具备网孔结构的超疏水织物将0.35g石蜡溶解在32mL环己烷中得到溶液,该溶液中,石蜡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1:70,将一块网孔尺寸为50目的棉麻织物浸泡于溶液中,保持Imin后取出,利用自然干燥,得到具有超疏水(血液)性质的织物。测定本实施例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吸附能力,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中,得到织物在血液中的单位增重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经超疏水改性的织物与未改性织物相比,在一定时间内其单位重量对血液的吸附量远远小于后者,具有明显的疏血液能力,可应用于防血液渗透材料。实施例4、制备具备网孔结构的超疏水织物 将Ig微晶石蜡溶解在29mL 二甲苯中得到溶液,该溶液中,微晶石蜡与二甲苯的质量比为1:25,将一块网孔尺寸为20目的PET织物浸泡于该溶液中,保持Ih后取出,利用自然干燥,得到具有超疏水(血液)性质的织物。测定本实施例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对血液的吸附能力,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中,得到织物在血液中的单位增重随浸泡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经超疏水改性的织物与未改性织物相比,在一定时间内其单位重量对血液的吸附量远远小于后者,具有明显的疏血液能力,可应用于防血液渗透材料。实施例5、制备具备网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超疏水织物在制备防血液渗透材料中的应用;所述超疏水织物由下述方法制备:将蜡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将织物浸渍在所述溶液中;然后将所述织物从所述溶液中取出,经干燥即得所述超疏水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疏水织物在制备防血液渗透材料中的应用; 所述超疏水织物由下述方法制备:将蜡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将织物浸溃在所述溶液中;然后将所述织物从所述溶液中取出,经干燥即得所述超疏水织物。2.一种防血液渗透材料,它由超疏水织物制成; 所述超疏水织物由下述方法制备:将蜡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将织物浸溃在所述溶液中;然后将所述织物从所述溶液中取出,经干燥即得所述超疏水织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血液渗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蜡选自石蜡、液体石蜡、微晶石蜡、石油蜡、蜂蜡、鲸蜡、川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氯化石蜡、乳化蜡、小烛树蜡、卡那巴蜡和日本蜡中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应用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血液渗透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醚、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芳芳张小莉赵宁徐坚费昌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