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673608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将该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磁共振造影剂,该纳米复合材料以CoFe2O4为核,其外面包裹铁酸盐类壳层,材料粒径为5-20nm之间。制备方法为:将乙酰丙酮合锌/锰和乙酰丙酮合铁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混合后再加入CoFe2O4纳米粒子和1,2-十六烷二醇,磁力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混合液进行升温反应,冷却反应液;向反应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并进行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即得样品。所述纳米材料的粒径均匀、水溶性好、毒副作用小,可用作磁共振成像检测中的T2造影剂,造影效果好。而且该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可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将该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磁共振造影剂。
技术介绍
铁酸盐纳米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温和的饱和磁场和较好的铁磁性等性质,所以广泛应用于药物靶向、催化反应、吸附分离等,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晶粒间的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剩磁增强效应和单相铁磁性特征。理论研究表明: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可兼具硬磁性相的高矫顽力和软磁性相的高饱和磁化强度,从而实行很高的磁能积。相比单一纳米粒子,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的磁性能更为优异。所以,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添加不同元素,比如:Cu、Al、Ti等,来改善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的微结构、进而提高材料的磁性能,但效果都不太理想,致使这类材料的磁能积远低于理论值。究其原因:一方面,理论上计算模型过于简单;另一方面,实验上难以制备出晶粒细小、均匀的纳米晶磁体。1973 年,Lauterbur 首次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应用于人体诊断以来,这一技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已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磁共振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复合材料以CoFe2O4为核,其外面包裹铁酸盐类壳层,材料粒径为5?20n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复合材料以CoFe2O4为核,其外面包裹铁酸盐类壳层,材料粒径为5-20n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酸盐类壳层为MnFe2O4壳层或ZnFe2O4壳层。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乙酰丙酮合锌/锰和乙酰丙酮合铁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混合后再加入CoFe2O4纳米粒子和1,2- 十六烷二醇,磁力搅拌后得到混合液; (2)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混合液进行升温反应,冷却反应液; (3)向反应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并进行离心分离,冷冻干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由油酸、油胺和苄醚组成,其中油酸、油胺和苄醚的体积比为1-3:1-3:1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壳结构铁酸盐类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混合液中的乙酰丙酮合锌/锰、乙酰丙酮合铁、有机溶剂、CoFe2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仕平李向远胡鹤王亚培孙金于超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