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兰田专利>正文

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的折叠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06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互换位置的折叠轮椅,其结构包括靠背、车把、座垫、扶手、座椅前帘、脚踏、车架、车轮和万向轮,其特征是靠背、座垫、座椅前帘和脚踏间通过靠背关节、座垫关节和脚踏关节连接,可纵向折曲为椅形或伸展为平面床形。靠背与座椅前帘由软质材料绷面,座垫与脚踏由座垫活页与脚踏活页连接的左右两片钢性支撑材料组成,可左右两部横向并合。靠背中上部设置胸带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床形状态可与病床并拢,通过翻滚或平移病人在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对不能独立支撑坐姿病人,可通过胸带扶助。为许多使用轮椅有困难,甚至不能的病人提供了可能,为看护病人的人员在床与轮椅间实现病人的位置互换提供了方便。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的折叠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的折叠轮椅。二、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对伤、病、残疾人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人文关怀,从道路、楼道、电梯、厕所等公共场所和私密区域都进行了无障碍处置。使更多活动不便者在安全、方便的前提下扩大了活动范围,参与了更多健康、有益的娱乐、交往、游览等户外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活动。为他们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很大的慰藉、安抚作用,但是对一些活动严重不便的伤、病、残患者,如脑瘫、高位截瘫、半身不遂、高度衰弱等病人,则常因在床与轮椅车间的位置互换困难。坐车不稳或难以支撑不安全等因素,难以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诸多好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和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的折叠轮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互换位置的折叠轮椅,包括靠背、车把、座垫、扶手、座椅前帘、脚踏、车架、车轮和万向轮,其特征是靠背、座垫、座椅前帘和脚踏间通过靠背关节、座垫关节和脚踏关节连接组成,可纵前折曲在平面床形与椅形间变换形态,靠背与座椅前帘由软质材料绷面、座垫与脚踏由座垫活页和脚踏活页连接的左右两片钢性支撑材料组成。可左右两部横向并合,靠背面的中上部两侧设计两个胸带固定孔。靠背后沿两个胸带固定孔上沿设置一可折曲的靠背支撑,座垫中前部设置一漏空区,由可自由取放的漏空垫补平,靠背与座垫两侧各设置一跨越两部的游离块作为扶手。扶手后端轴连于靠背。中部通过两端轴连的扶手支撑连接固定于座垫,使靠背与扶手支撑相对应平行、扶手与座垫相对应平行。形成四角轴连点平行四边形,座垫下方安装固接车架,车架左右两部由可折叠的交叉架杆连接为一体,车架后上部两侧各设置一靠背弧形固定齿条,与靠背固定挡配合形成90度角内的位置活动区,车架前部两侧各设置一座椅前帘固定挡,与设置于座椅前帘下面的前帘弧形固定齿条配合,形成90度角内的位置活动区,车架后外侧安装车轮,前外侧安装万向轮,车架下部两侧向后设置可伸缩的延长支撑脚杆,靠背两侧支架上向后安装驾驶轮椅的车把。描述的靠背、座垫、座椅前帘和脚踏全部由单片刚性材料支撑组成。仅可纵向折曲、在平面床形与椅形间变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将轮椅展平,顺向靠拢于病床一侧,在不改变病人体位情况下,翻滚或平移病人实现病人与轮椅间位置互换,此过程方便省力,一人便可轻松完成。胸带固定孔的设置更可扶助难以维持端坐位的病人,避免倒斜等危险情况发生。此外,双向折叠的方案可使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的折叠轮椅更少占用空间,方便放置与运输。仅可纵向折 曲在平面床形与椅形间变换的方案可使制作更容易,结构更坚固。四、说明书附图附附图说明图1为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的折叠轮椅的椅形侧视平面示意图。附图2为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位置互换的折叠轮椅的床形俯视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靠背,2、靠背支撑,3、车把,4、靠背关节,5、靠背固定挡,6、靠背弧形固定齿条,7、胸带固定孔,8、扶手,9、扶手固定轴,10、扶手活动轴,11、扶手支撑,12、座垫,13、座垫活页,14、漏空垫,15、座垫关节,16、座椅前帘,17、前帘弧形固定齿条,18、前帘固定挡,19、脚踏,20、脚踏关节,21、脚踏活页,22、车架,23、伸缩支撑脚杆,24、车轮,25、万向轮。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互换位置的折叠轮椅结构作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互换位置的折叠轮椅结构包括靠背1、车把3、座垫12、扶手8、座椅前帘16、脚踏19、车架22、车轮24和万问轮25。靠背1、座垫12、座椅前帘16和脚踏19之间通过靠背关节4、座垫关节15和脚踏关节20连接为一体,可纵向展平和折曲,展平为床形,折曲为椅形。靠背与座椅前帘16用厚织物或革料绷面。座垫12与脚踏19用钢性材料作底面支撑。分左右两片,通过座垫活页13和脚踏活页21连接,可向上单向折合。靠背中上部横向设 置一可向上单向折合靠背支撑2,与靠背支撑2相对应位置预留两个胸带固定孔7,靠背I的两侧支柱上向后设置车把3,下部固接钢性条板,并向下延伸,形成与靠背弧形固定齿条6配合的靠背固定挡5.靠背I下部两侧与座垫12后部两侧直角凹入,设置跨越靠背关节4的游离块作为扶手8,扶手8后端通过扶手固定轴9连接靠背1,中部通过扶手支撑11 一端的扶手活动轴10连接,另端轴连固定于座垫12。扶手支撑11与靠背I平行,扶手8与座垫平行。形成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座垫12中前部设置一漏空区,由可自由取放的漏空垫填补,座垫12下面与车架22固接。车架22前部设置一与设置于座椅前帘16上的前帘弧形固定齿条17相配合的前帘固定挡18。车架22后下角向后延伸,设置伸缩支撑脚杆23,防止重心变化时后倾。车架22两外侧安装车轮24,前面安装万向轮25。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互换位置的折叠轮椅,包括靠背、车把、座垫、扶手、座椅前帘、脚踏、车架、车轮和万向轮,其特征是靠背、座垫、座椅前帘和脚踏间通过靠背关节、座垫关节和脚踏关节连接组成,可纵前折曲在平面床形与椅形间变换形态,靠背与座椅前帘由软质材料绷面、座垫与脚踏由座垫活页和脚踏活页连接的左右两片钢性支撑材料组成。可左右两部横向并合,靠背面的中上部两侧设计两个胸带固定孔。靠背后沿两个胸带固定孔上沿设置一可折曲的靠背支撑,座垫中前部设置一漏空区,由可自由取放的漏空垫补平,靠背与座垫两侧各设置一跨越两部的游离块作为扶手。扶手后端轴连于靠背。中部通过两端轴连的扶手支撑连接固定于座垫,使靠背与扶手支撑相对应平行、扶手与座垫相对应平行。形成四角轴连点平行四边形,座垫下方安装固接车架,车架左右两部由可折叠的交叉架杆连接为一体,车架后上部两侧各设置一靠背弧形固定齿条,与靠背固定挡配合形成90度角内的位置活动区,车架前部两侧各设置一座椅前帘固定挡,与设置于座椅前帘下面的前帘弧形固定齿条配合,形成90度角内的位置活动区,车架后外侧安装车轮,前外侧安装万向轮,车架下部两侧向后设置可伸缩的延长支撑脚杆,靠背两侧支架上向后安装驾驶轮椅的车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病人床与轮椅间互换位置的折叠轮椅,包括靠背、车把、座垫、扶手、座椅前帘、脚踏、车架、车轮和万向轮,其特征是靠背、座垫、座椅前帘和脚踏间通过靠背关节、座垫关节和脚踏关节连接组成,可纵前折曲在平面床形与椅形间变换形态,靠背与座椅前帘由软质材料绷面、座垫与脚踏由座垫活页和脚踏活页连接的左右两片钢性支撑材料组成。可左右两部横向并合,靠背面的中上部两侧设计两个胸带固定孔。靠背后沿两个胸带固定孔上沿设置一可折曲的靠背支撑,座垫中前部设置一漏空区,由可自由取放的漏空垫补平,靠背与座垫两侧各设置一跨越两部的游离块作为扶手。扶手后端轴连于靠背。中部通过两端轴连的扶手支撑连接固定于座垫,使靠背与扶手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静霞卢娟杨猛徐婷婷袁学园张萌萌路超董兰田
申请(专利权)人:董兰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