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MRI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293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MRI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固定于壳体内的负磁导率超材料板;壳体包括上壳和与上壳固接的下壳,壳体由非金属材料制备;该超材料板包括若干超材料层,所述超材料层包括: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和附着在基板上且成周期性排布的多个人造微结构,所述人造微结构为导电材料的丝线,所述人造微结构包括开口环和自所述开口环的两端端点分别向环内蛇形弯曲延伸的两根弯曲线,所述两弯曲线互不相交且不与所述开口环相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MRI的装置能够在不改变现有核磁共振设备的前提下,提高核磁共振设备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成本较核磁共振设备成像能力的提升降低很多,极适于在应用核磁共振时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核磁共振成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核磁共振时信号增强技术。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它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射频脉冲停止后,自旋系统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维持这种状态,将回复到磁场中原来的排列状态,同时释放出微弱的能量,成为射电信号,把这许多信号用探测器检出并输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核磁共振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较佳的是颅脑及脊髓、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对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观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变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诊断,可作多个切面图,空间分辨率高,显示心脏及病变全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优于其他X线成像、二维超声、核素及CT检查。在对脑脊髓病变诊断时,可作冠状、矢状及横断面像。核磁共振设备的成像清晰度直接反映出身体的状况,由于射频脉冲后的信号由自旋系统已激化的原子核回复到原来的排列状态时释放出的微弱能量形成的,所以信号的强度很小。为了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可以加大射频脉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MR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负磁导率超材料板;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固接的下壳,所述壳体由非金属材料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MR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负磁导率超材料板;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固接的下壳,所述壳体由非金属材料制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MR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具有第一边框体,所述第一边框体包括所述第一边框体内侧的卡勾;所述上壳具有第二边框体,所述第二边框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体内侧的所述卡勾配合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MR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体包括四个第一边框,所述卡勾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内侧;所述第二边框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对应的所述第二边框,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勾对应的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MR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设置的所述卡勾数目为4。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MRI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板经所述下壳底面延伸出的螺柱穿过所述超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赵治亚郭洁史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