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特别是一种保温电热水壶。
技术介绍
电热水壶是人们生活常备用具,现有的水壶壶体或大身为单层结构,因此散热快,造成加热时间长和能耗较高。中国专利文献号CN2451002Y于2001年10月3日公开了一种的不锈钢电热保温水壶,包括不锈钢壶体、壶体可活动插接在相对应的底座上,壶体上有手柄和壶盖,加热元件通过向壶体的底部加热,使壶体内的水升温,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为双层壁结构,壶体的外壳与内胆之间有真空保温层。据称,其通过加热元件向壶体底部加热,使壶体内的水沸腾,壶体的双层不锈钢保温层能较好地阻延,壶体内水温的降低,从而使电热水壶具有保温作用。但是,该结构制造成本高、且装配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发热部件可以更换和保温效果好的保温电热水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保温电热水壶,包括发热部件和设置于大身下部的底盘,一种保温电热水壶,包括发热部件和设置于大身下部的底盘,其特征是所述大身的内腔与大身的外壳为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外壳与内腔之间形成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电热水壶,包括发热部件和设置于大身(1)下部的底盘(6),其特征是所述大身的内腔(1.2)与大身的外壳(1.1)为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外壳与内腔之间形成一带有开口的隔热空腔(7);内腔(1.2)上下开口,下端底部与发热部件密封连接定型,大身的外壳(1.1)下端与底盘(6)连接,底盘(6)中部与发热部件底部设置的电源耦合器(8)连接;大身(1)通过隔热空腔(7)的空气隔热保温或者通过隔热空腔(7)内设置保温材料(7?1)保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电热水壶,包括发热部件和设置于大身(I)下部的底盘¢),其特征是所述大身的内腔(1.2)与大身的外壳(1.1)为一体设置或分离设置,外壳与内腔之间形成一带有开口的隔热空腔(7);内腔(1.2)上下开口,下端底部与发热部件密封连接定型,大身的外壳(1.D下端与底盘(6)连接,底盘(6)中部与发热部件底部设置的电源耦合器(8)连接;大身(I)通过隔热空腔(7)的空气隔热保温或者通过隔热空腔(7)内设置保温材料(7-1)保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胶硅圈设置于发热部件和内腔(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与内腔之间形成一带有开口的隔热空腔(7),隔热空腔(7)通过空气隔热或隔热空腔(7)设置保温材料(7-1)为发泡材料或玻璃纤维或保温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发热部件活动设置于内腔(1.2)的底部,发热部件的上部对应内腔的位置设有凹槽,发热部件与胶硅圈(4)相套接,胶硅圈上带有固定槽的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