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钓鱼用鞋及鞋底,其能够长期发挥防滑效果,同时具有极佳的耐久性。具体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钓鱼用鞋(1)如下,在鞋本体(2)的底面粘结固定有鞋底(10),在鞋底(10)的表面以交叉的方式形成长度方向槽(11)与横向槽(13)。各槽(11)、(13)的特征如下,以未到达鞋底侧面(10b)的方式形成,同时以不存在被各槽封闭的区域的方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ー种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用鞋及能够粘结固定于这样的钓鱼用鞋的鞋底。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于溪流垂钓或海岸垂钓等的钓鱼用鞋呈如下构造,歩行于湿润的部分、岩石多的场所等容易打滑的部分时,不易打滑。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周知在鞋底粘结固定有毛毡制的底(毛毡底)的钓鱼用鞋,通过在所述毛毡底的表面(与地面接触的面)形成在宽度方向及/或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裂纹(槽),从而使底部分容易弯曲变形,即使步行于立脚点恶劣的场所,也提高稳定性。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238614号公报如上所述的粘结固定有毛毡底的钓鱼用鞋如下,由于在宽度方向及/或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裂纹形成到鞋底侧面为止的区域,因此侧面的裂纹与裂纹之间的区域(被裂纹隔开的区域)因施加到侧部的カ而容易发生变位,有可能发生破坏。即,由于上述的裂纹从鞋底周缘形成到侧面为止的区域,因此侧面部分容易变形,像包进去岩石多的场所等的凹凸部分那样地发生变形,得到较高的抓地力,但是容易削掉,因此鞋底的周缘部变得圆滑,存在过早地变得容易打滑的问题。另外,如果在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上以格子状形成所述裂纹,则被裂纹包围的每个部分(每个块)发生变位,防滑效果较高,但是块部分容易撕裂,存在耐久性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鱼用鞋及鞋底,其能够长期发挥防滑效果,同时具有极佳的耐久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钓鱼用鞋为,在鞋本体的底面粘结固定有鞋底的结构中,其特征为,在所述鞋底表面以交叉的方式形成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所述各槽如下,以未到达鞋底侧面的方式形成,同时以不存在被各槽封闭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根据上述结构的钓鱼用鞋,由于在鞋底表面以交叉的方式形成有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因此鞋底表面变得容易变形,即使步行于像岩石多的场所这样的凹凸部分,也变得易于沿着其表面形状追随,难以发生打滑。在此情况下,由于各槽以不存在被各槽封闭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因此在施加体重时,不会以块单位发生变形。由此,在鞋底表面不会发生变形、破坏或者撕裂等,成为耐久性极佳的构造。另外,即使步行于表面容易打滑的部分,也由于交叉的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发生变形而増加抓地力,因此变得难以发生打滑。而且,由于各槽以未到达鞋底侧面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使对侧部区域施加力,侧面部分也不会较大地发生变位或者削掉而发生磨损等,由此,在侧部区域中不会发生削掉、破坏,能够得到长期的防滑效果,同时提高耐久性。而且,形成有如上所述的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的鞋底如下,能够将其本身作为单体构造而粘结固定于各种类型的鞋本体的底面。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如下构造钓鱼用鞋及鞋底,能够长期发挥防滑效果,同时具有极佳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钓鱼用鞋的第I实施方式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鞋的鞋底的仰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对比例的槽构造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鞋底的仰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Ca)是鞋底的仰视图,(b)是模式表示步行时的鞋底的弯曲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是鞋底的仰视图。符号说明1-钓鱼用鞋;2-鞋本体;10-鞋底;ll、lla Ild-长度方向槽;13、13a 13m-横向槽;A1-拇指球部;A2-小拇指球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钓鱼用鞋及鞋底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1与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个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表示钓鱼用鞋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鞋的鞋底的仰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钓鱼用鞋I是作为短靴型而构成的,其构成为具备:鞋本体2,覆盖钓鱼者脚部;及鞋底10,通过粘结、缝纫等粘结固定(固定)于鞋本体2的背面(底面)。而且,作为钓鱼用鞋,除了短靴型以外也可以应用于长靴型或矮軸鞋型(运动鞋型)。所述鞋本体2由橡胶等原材料一体形成,所述鞋底10由难以打滑且弯曲性极佳的原材料一体形成,例如,毛毡等纤维原材料或者橡胶(合成橡胶)、氨基甲酸こ酷、EVA等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关于所述鞋本体2,虽然未限定特定的形状、原材料,但是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例如组合缝制合成树脂、纤维材料等,优选具有防水性的构造。另外,鞋底10如下,既可以是具有规定厚度T的预先粘结固定于鞋本体2的结构,也可以是作为单体进行制造、销售等的粘结固定于各种鞋本体的背面的结构。未特别限定所述鞋本体2与鞋底10的粘结固定方法、两者间的具体的粘结构造,也可以在鞋本体2的内部设置鞋垫(内底)、缓冲材料等。另外,在鞋底10形成如后述的槽(长度方向槽与宽度方向槽),但是如果其厚度T为像能够确保充分的缓冲性与耐久性那样的厚度,例如粘结固定有毛毡底,则在毛毡底部分呈10 25mm的厚度即可。而且,在这样的毛毡底上形成槽时,相对于厚度T形成50 100%深度的各槽即可,以便能够确保有效防滑与耐久性。在所述鞋底10的表面(底面)IOa以交叉的方式形成有长度方向槽11与横向槽13。在此情况下,长度方向槽表示沿着鞋底10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线)X的方向,横向槽表示正交于长度方向X的方向Y。而且,两槽的交叉状态如下,既可以在两槽正交的状态下倾斜(±30°以内)于X方向或Y方向,或者,也可以是各个槽未正交,稍微倾斜(±30°以内)于X方向或Y方向。虽然这样的长度方向槽11与横向槽13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形成,但是也可以是形成于鞋底表面的全部槽未必都交叉。即,可以存在一部分不交叉的长度方向槽或横向槽等。另外,以未到达鞋底10侧面IOb的方式形成有上述的各槽11、13。即,虽然以规定的深度形成有各槽11、13,但是其切ロ以未露出于鞋底10侧面IOb的方式形成。而且,上述的各槽11、13如下,既可以是多个横向槽与I个长度方向槽11交叉,或者也可以是多个长度方向槽与I个横向槽13交叉,但是以不存在被各槽11、13封闭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以不存在被长度方向槽IlA与横向槽13A封闭的区域(像用斜线表示那样的被各槽包围的区域)A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与图2所示,长度方向槽11与横向槽13呈在I处交叉的“ + ”状,像这样的“ + ”状形成的槽群以隔着一定间隔散布于底面IOa的方式形成。根据粘结固定有如上所述地形成的鞋底10的钓鱼用鞋1,由于在鞋底表面以交叉的方式散布形成有长度方向槽11与横向槽13,因此鞋底表面整体变得容易变形,即使步行于像岩石多的场所这样的凹凸部分,也变得易于沿着其表面形状追随,难以发生打滑。在此情况下,由于各槽11、13以不存在被各槽封闭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因此在施加体重时,不会以块单位发生变形。因此,在鞋底表面不会发生变形、破坏或者撕裂等,成为耐久性极佳的构造。另外,即使步行于表面容易打滑的部分,也由于交叉的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发生变形而増加抓地力,因此难以发生打滑。而且,由于各槽11、13以未到达鞋底10侧面IOb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使对侧部区域施加力,侧面区域也不会较大地发生变位或者削掉而发生磨损等,由此,在侧部区域不会发生削掉、破坏,能够得到长期的防滑效果,同时提高耐久性。而且,如图2所示,优选如上所述的交叉的各槽11、13从鞋底10周缘IOc隔着规定间隔形成。即,如上所述,使各槽未形成于侧面IOb (使其未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鱼用鞋,其在鞋本体的底面粘结固定有鞋底,其特征为,在所述鞋底表面以交叉的方式形成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所述各槽如下,以未到达鞋底侧面的方式形成,同时以不存在被各槽封闭的区域的方式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8 JP 2011-2366771.一种钓鱼用鞋,其在鞋本体的底面粘结固定有鞋底,其特征为, 在所述鞋底表面以交叉的方式形成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 所述各槽如下,以未到达鞋底侧面的方式形成,同时以不存在被各槽封闭的区域的方式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鞋,其特征为, 所述各槽形成在离鞋底周缘5_以上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鞋,其特征为, 所述长度方向槽与横向槽交叉的部分对应于鞋底的拇指球部与小拇指球部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I项所述的钓鱼用鞋,其特征为, 所述长度方向槽如下形成,形成在中央部区域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形成在侧缘区域的部分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I项所述的钓鱼用鞋,其特征为, 所述横向槽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松达弘,
申请(专利权)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