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铲果机,铲果支架前端固定铲头,铲头的斜上方安装果秧斜输送装置,果秧斜输送装置的后下方安装碎土器,果秧斜输送装置下方设置落果斜输送装置,落果斜输送装置的尾部安装落果平输送装置,落果平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果秧平输送装置,割秧锯刀位于铲头前方,拨秧器与割秧锯刀呈同轴反向旋转设置,主轴动力通过链传动分别与果秧平输送装置、果秧斜输送装置、落果平输送装置、落果斜输送装置、碎土器、割秧锯刀和拨秧器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平地种植模式地块的花生收获方便、收果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生收获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花生收获机械一般与拖拉机配合使用,有的是拖拉机后托式,也有拖拉机前推式。拖拉机后托式对于小地块在拐角处收获难度大;拖拉机前推式又多适用于地垄突起种植模式,拖拉机前推式对平地种植模式花生地块的收获难度较大,收获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花生铲果机,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拖拉机前推式花生收获机存在的对平地种植模式花生地块的收获难度大、收获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是这样实现的:花生铲果机,铲果支架前端固定铲头,铲头具有铲体,铲体前端设置铲刃,铲刃下方间隔设置三角槽刃;铲头的斜上方安装果秧斜输送装置,果秧斜输送装置的两斜输送链条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斜输送隔离杆上焊接钉齿,斜输送隔离杆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果秧斜输送装置的后下方安装碎土器,碎土器的中心轴上安装碎土滚筒,碎土滚筒通过端盘与中心轴形成固定连接,中心轴端部设置链传动盘;果秧斜输送装置下方设置落果斜输送装置,落果斜输送装置的两斜输送链条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斜输送隔离杆上焊接钉齿,斜输送隔离杆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落果斜输送装置的尾部安装落果平输送装置,落果平输送装置的两平输送链条之间设置平输送隔离杆,平输送隔离杆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落果平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果秧平输送装置,果秧平输送装置的两平输送链条之间设置平输送隔离杆,平输送隔离杆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割秧锯刀位于铲头前方,割秧锯刀的圆盘上焊接扁钢刀,扁钢刀中部靠支架支撑;拨秧器与割秧锯刀呈同轴反向旋转设置,拨秧器在中心轮外表面均布三角筋条或在中心管外表面均布拔秧板、拔秧板外端沿同一方向翅起;主轴动力通过链传动分别与果秧平输送装置、果秧斜输送装置、落果平输送装置、落果斜输送装置、碎土器、割秧锯刀和拨秧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铲刃下方间隔设置三角槽刃、铲头的斜上方安装果秧斜输送装置、果秧斜输送装置的后下方安装碎土器、果秧斜输送装置下方设置落果斜输送装置、落果斜输送装置的尾部安装落果平输送装置、落果平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果秧平输送装置、割秧锯刀位于铲头前方、拨秧器与割秧锯刀呈同轴反向旋转设置,还由于主轴动力通过链传动分别与果秧平输送装置、果秧斜输送装置、落果平输送装置、落果斜输送装置、碎土器、割秧锯刀和拨秧器连接,因而对平地种植模式地块的花生收获方便、收果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果秧平输送装置和落果平输送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果秧斜输送装置和落果斜输送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割秧锯刀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拨秧器的结构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铲头的结构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碎土器的结构原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另一拨秧器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的结构,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果秧平输送装置2和落果平输送装置13的结构,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果秧斜输送装置4和落果斜输送装置12的结构,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割秧锯刀7的结构,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拨秧器8的结构,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铲头10的结构,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碎土器11的结构,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花生铲果机中另一拨秧器的结构,花生铲果机的铲果支架前端固定铲头10,铲头10具有铲体24,铲体24前端设置铲刃,铲刃下方间隔设置三角槽刃;铲头10的斜上方安装果秧斜输送装置4,果秧斜输送装置4的两斜输送链条18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17,斜输送隔离杆17上焊接钉齿16,斜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果秧斜输送装置4的后下方安装碎土器11,碎土器11的中心轴28上安装碎土滚筒26,碎土滚筒26通过端盘27与中心轴28形成固定连接,中心轴28端部设置链传动盘25 ;果秧斜输送装置4下方设置落果斜输送装置12,落果斜输送装置12的两斜输送链条18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17,斜输送隔离杆17上焊接钉齿16,斜输送隔离杆17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落果斜输送装置12的尾部安装落果平输送装置13,落果平输送装置13的两平输送链条15之间设置平输送隔离杆14,平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落果平输送装置13的上方设置果秧平输送装置2,果秧平输送装置2的两平输送链条15之间设置平输送隔离杆14,平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割秧锯刀7位于铲头10前方,割秧锯刀7的圆盘20上焊接扁钢刀21,扁钢刀21中部靠支架19支撑;拨秧器8与割秧锯刀7呈同轴反向旋转设置,拨秧器 8在中心轮30外表面均布三角筋条29或在中心管23外表面均布拔秧板22、拔秧板22外端沿同一方向翘起;主轴动力通过链传动分别与果秧平输送装置2、果秧斜输送装置4、落果平输送装置13、落果斜输送装置12、碎土器11、割秧锯刀7和拨秧器8连接。平输送隔离杆14可采用圆钢,平输送链条15与平输送隔离杆14之间可采用焊接连接,斜输送隔离杆17可采用圆钢,斜输送链条18与斜输送隔离杆17之间、斜输送隔离杆17与钉齿16之间可以采用焊接连接,平输送隔离杆14可采用圆钢,平输送链条15与平输送隔离杆14之间可采用焊接连接,在中心管23外表面均布拔秧板22时,拔秧板22优选4-6个,中心轮30外表面均布三角筋条29时,所述三角筋条优选4_6条,滚筒26外表面可设置网孔,滚筒26外表面也可以由均布的焊接的圆钢组成,拨秧器8前方可设置拖轮9,第一变向器1、第二变向器5和第三变向器6均为动力变速接口,果秧斜输送装置4与落果斜输送装置12均通过主动力轮3提供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生铲果机,铲果支架前端固定铲头(10),其特征是:铲头(10)具有铲体(24),铲体(24)前端设置铲刃,铲刃下方间隔设置三角槽刃;铲头(10)的斜上方安装果秧斜输送装置(4),果秧斜输送装置(4)的两斜输送链条(18)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17),斜输送隔离杆(17)上焊接钉齿(16),斜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果秧斜输送装置(4)的后下方安装碎土器(11),碎土器(11)的中心轴(28)上安装碎土滚筒(26),碎土滚筒(26)通过端盘(27)与中心轴(28)形成固定连接,中心轴(28)端部设置链传动盘(25);果秧斜输送装置(4)下方设置落果斜输送装置(12),落果斜输送装置(12)的两斜输送链条(18)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17),斜输送隔离杆(17)上焊接钉齿(16),斜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落果斜输送装置(12)的尾部安装落果平输送装置(13),落果平输送装置(13)的两平输送链条(15)之间设置平输送隔离杆(14),平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落果平输送装置(13)的上方设置果秧平输送装置(2),果秧平输送装置(2)的两平输送链条(15)之间设置平输送隔离杆(14),平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割秧锯刀(7)位于铲头(10)前方,割秧锯刀(7)的圆盘(20)上焊接扁钢刀(21),扁钢刀(21)中部靠支架(19)支撑;拨秧器(8)与割秧锯刀(7)呈同轴反向旋转设置,拨秧器(8)在中心轮(30)外表面均布三角筋条(29)或在中心管(23)外表面均布拔秧板(22)、拔秧板(22)外端沿同一方向翘起;主轴动力通过链传动分别与果秧平输送装置(2)、果秧斜输送装置(4)、落果平输送装置(13)、落果斜输送装置(12)、碎土器(11)、割秧锯刀(7)和拨秧器(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铲果机,铲果支架前端固定铲头(10),其特征是:铲头(10)具有铲体(24),铲体(24)前端设置铲刃,铲刃下方间隔设置三角槽刃;铲头(10)的斜上方安装果秧斜输送装置(4),果秧斜输送装置(4)的两斜输送链条(18)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17),斜输送隔离杆(17)上焊接钉齿(16),斜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果秧斜输送装置(4)的后下方安装碎土器(11),碎土器(11)的中心轴(28)上安装碎土滚筒(26),碎土滚筒(26)通过端盘(27)与中心轴(28)形成固定连接,中心轴(28)端部设置链传动盘(25);果秧斜输送装置(4)下方设置落果斜输送装置(12),落果斜输送装置(12)的两斜输送链条(18)之间设置斜输送隔离杆(17),斜输送隔离杆(17)上焊接钉齿(16),斜输送隔离杆(14)之间的间距为0.6厘米至1.0厘米;落果斜输送装置(12)的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彭华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