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80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7 18:03
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包括搅龙轴、螺旋搅杆和搅龙联轴杆,所述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的两端,所述螺旋搅杆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固定连接;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偶数,并沿搅龙轴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的数量为偶数,每组螺旋搅杆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每组螺旋搅杆包括两根螺旋搅杆,所述两根螺旋搅杆的中间为搅龙板。优选的是,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4根,所述搅龙轴的两端各有2根。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螺旋搅杆替代了齿状结构,避免了齿状结构摘果过程中导致的花生果破碎和花生秧粉碎,降低了果实损伤率,避免了设备因果实碎片和果秧碎片造成的堵塞,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花生收获机械的摘果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无齿摘果机构,特别适用于各种干湿花生荚果与花生蔓的分离。
技术介绍
花生又名落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花生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和乳汁缺少等症状。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因此,花生的收获方式对于种植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花生摘果装置是花生收获机的核心部件。花生摘果装置主要靠冲击、摩擦和蓖梳等原理进行花生荚果的摘取。冲击摘果主要是靠摘果部件与花生植株结果部分相互冲击使花生果脱落;因此,冲击强度增加可以提高生产率和果实的摘净率,但易增加果实的破损率。摩擦摘果则主要依靠花生植株与摘果部件之间的摩擦进行摘果;增加摩擦力可以提高生产率及摘净率,但会造成花生壳的破裂。蓖梳式摘果则通过摘果部件对采摘物施加冲击拉力使花生荚果从花生茎杆脱落;蓖梳式摘果效果的大小与摘果部件的形状及运动速度有关。目前,全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主要采用钉齿式和篦梳式两种摘果方式。钉齿式摘果方式中,花生被抓取进入脱粒装置后,在钉齿的打击和齿侧面与凹板弧面间的搓擦作用下进行脱粒。现有的钉齿式摘果滚筒包括三头螺旋钉齿式径流滚筒和锥斜钉齿式轴流滚筒。其中,三头螺旋钉齿式径流滚筒的摘果形式为径流式,主要用于花生干蔓摘果作业,摘完后茎蔓被打碎,不适用于花生湿摘果的要求。而锥斜钉齿式轴流滚筒是通过锥形滚筒的离心作用和钉齿的打击梳理作用,将花生果从茎蔓上摘下,主要适用于湿摘,但其缺点是摘净率偏低;虽然输出转速一致,但滚筒前后两端的线速度相差较大,因而对花生果的损伤较大,且易堵塞;又因锥形滚筒尾部粗大,导致整机体积庞大。蓖梳式摘果机中,当花生蔓通过滚筒时,由滚筒体上的动齿带动沿轴向前进,前进过程中,通过滚筒体上的动齿和滚筒凹板上的固定齿的作用,将花生茎蔓上的花生果梳摘下来,梳摘下来的花生果从凹板筛上的孔中落下。这种摘果方式存在摘果不净、分离不清、收获损失过高的缺点。总体来说,现有的花生收获机械中采用的摘果装置多采用传统的齿式摘果装置,这种装置通过齿状结构对花生植株的蓖梳和击打进行摘果,往往容易导致花生果的破碎和花生秧的粉碎,造成花生果与花生秧的分离困难;而在摘取鲜湿花生果时,这种情况则更加明显,因此损伤率较高,从而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 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花生收获机械中摘果机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面无齿摘果机构;该机构通过离心作用和蓖梳作用将花生果从花生秧上摘取下来,避免了齿状结构对花生果和花生秧的破碎作用,保证了果实的完整性,降低了损伤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包括搅龙轴、螺旋搅杆和搅龙联轴杆,所述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的两端,所述螺旋搅杆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固定连接;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偶数,并沿搅龙轴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的数量为偶数,每组螺旋搅杆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优选的是,所述每组螺旋搅杆包括两根螺旋搅杆,所述两根螺旋搅杆的中间为搅龙板。优选的是,所述搅龙联轴杆包括底杆和顶杆;所述底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底杆的底端与搅龙轴相连且两根底杆之间呈一定的夹角;所述顶杆分别与两根底杆的顶端相连。优选的是,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4根,所述搅龙轴的两端各有2根。优选的是,所述搅龙联轴杆两根底杆之间的夹角为40° -6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包括搅龙轴、螺旋搅杆和搅龙联轴杆,所述螺旋搅杆的两端沿搅龙轴中点以中心对称方式分布,即螺旋搅杆以扭曲的麻花状固定在搅龙轴上;使花生秧能够顺利进入本装置并随着搅龙轴的转动进行高速旋转,与此同时,花生果则集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外侧,并在离心作用以及本专利技术与凹板筛的相互作用下,将花生果与花生秧分离,完成摘果作业; (2)本专利技术的每组螺旋搅杆之间为搅龙板,所述搅龙板进一步确保了在花生秧进入本专利技术内部而花生果位于本专利技术的外侧,提高了花生果的摘果率; (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齿状摘果机构相比,采用螺旋搅杆替代了齿状结构,从而避免了齿状结构通过对花生植株的蓖梳和击打进行摘果过程中,导致花生果破碎和花生秧粉碎的后果,降低了果实损伤率,避免了设备因果实碎片和果秧碎片造成的堵塞,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 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包括搅龙轴1、两组螺旋搅杆3和四根搅龙联轴杆,所述每组螺旋搅杆3包括两根螺旋搅杆3,所述两根螺旋搅杆3的中间为搅龙板2。所述搅龙联轴杆包括底杆4和顶杆5 ;所述底杆4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底杆4的底端与搅龙轴I相连且两根底杆4之间呈40°的夹角;所述顶杆5分别与两根底杆4的顶端相连。所述四根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I的两端,并沿搅龙轴I中点以 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3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I固定连接;每组螺旋搅杆3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I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工作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曲面无齿摘果机构通过搅龙轴I固定在摘果装置内凹板筛的上方。当花生通过喂料口送入摘果装置内部以后,搅龙轴I通过搅龙联轴杆带动螺旋搅杆3转动。此时,进入到本专利技术内部的花生秧在搅龙轴I的作用下进行高速旋转;由于离心作用,并且花生荚果的质量和密度相对比较大,所以花生荚果大部分都集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外部。因此,高速旋转的花生荚果一方面受到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另一方面受到本专利技术与凹板筛相互运动的作用力;在两个作用力的配合下,花生果在甩捋作用下与花生荚果的果柄分离,完成摘果作业。实施例2: 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包括搅龙轴1、两组螺旋搅杆3和四根搅龙联轴杆,所述每组螺旋搅杆3包括两根螺旋搅杆3,所述两根螺旋搅杆3的中间为搅龙板2。所述搅龙联轴杆包括底杆4和顶杆5 ;所述底杆4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底杆4的底端与搅龙轴I相连且两根底杆4之间呈50°的夹角;所述顶杆5分别与两根底杆4的顶端相连。所述四根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I的两端,并沿搅龙轴I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3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I固定连接;每组螺旋搅杆3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I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实施例3: 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包括搅龙轴1、两组螺旋搅杆3和四根搅龙联轴杆,所述每组螺旋搅杆3包括两根螺旋搅杆3,所述两根螺旋搅杆3的中间为搅龙板2。所述搅龙联轴杆包括底杆4和顶杆5 ;所述底杆4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底杆4的底端与搅龙轴I相连且两根底杆4之间呈60°的夹角;所述顶杆5分别 与两根底杆4的顶端相连。所述四根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I的两端,并沿搅龙轴I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3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I固定连接;每组螺旋搅杆3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I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搅龙轴(1)、螺旋搅杆(3)和搅龙联轴杆,所述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1)的两端,所述螺旋搅杆(3)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1)固定连接;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偶数,并沿搅龙轴(1)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3)的数量为偶数,每组螺旋搅杆(3)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1)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1.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搅龙轴(I)、螺旋搅杆(3)和搅龙联轴杆,所述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I)的两端,所述螺旋搅杆(3 )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I)固定连接;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偶数,并沿搅龙轴(I)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3 )的数量为偶数,每组螺旋搅杆(3 )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I)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无齿摘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螺旋搅杆(3)包括两根螺旋搅杆(3 ),所述两根螺旋搅杆(3 )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伟殷元元尚书旗连政国王延耀韩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