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145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3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松套管生产领域的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现象的专用设备。包括摆臂、转轴、张力传感器、轴承座、气缸、伺服电机、主动轮系和从动轮系;摆臂上装有张力传感器、伺服电机、主动轮系;摆臂在转轴的带动下,以轴承座为支点产生转动,摆臂的转动角度通过张力传感器得到反映,并将信号传递给伺服电机,用于在线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主动轮系的牵引速度,主动轮系被安装于气缸头部的活塞杆上,随着气缸的伸缩调节与从动轮系之间的相对距离,形成对松套管的夹持,从而实现对松套管的紧压;从动轮系与轴承座一起被固定于机架上。主动轮系和从动轮系上均装有牵引带、压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松套管生产领域的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现象的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松套管生产工艺中,挤出机与余长牵引同步,以控制套管的直径、壁厚等参数。在生产过程中,水与套管材料的摩擦以及余长牵引对套管的牵引都会使套管材料产生内应力,随着时间与温度的变化,套管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后收缩现象。套管材料的后收缩现象与生产速度有一定的关系,实践证明,生产速度越快,套管的后收缩现象就会越明显。这样,就限制了松套管的生产速度的提高。由于套管内应力的存在,松套管的后收缩还会伴随时间而变化越来越明显。同时,松套管的后收缩现象还会随着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而产生明显的变化。松套管后收缩现象的存在给生产速度的提升与施工带来了相当的麻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余长牵引、张力控制等方法控制光纤余长,抵消了一部分的套管后收缩。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松套管的后收缩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为了改善松套管的后收缩现象,控制光纤余长,减少生产成本,开发了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该装置被置于挤出机机头与余长牵引机中间,其速度高于余长牵引速度。这样,松套管在冷却的同时起到紧压的作用,当套管离开余长牵引后,“后收缩”现象被大大缩小。一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包括摆臂、转轴、张力传感器、轴承座、气缸、伺服电机、主动轮系和从动轮系。摆臂上装有张力传感器、伺服电机、主动轮系;摆臂在转轴的带动下,以轴承座为支点产生转动。摆臂的转动角度通过张力传感器得到反映,并将信号传递给伺服电机,用于在线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主动轮系的牵引速度。主动轮系被安装于气缸头部的活塞杆上,随着气缸的伸缩可以调节与从动轮系之间的相对距离,形成对松套管的夹持,从而实现对松套管的紧压。从动轮系与轴承座一起被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的主动轮系和从动轮系上均装有牵引带、压轮。本技术的优点1、紧压式牵引装置被置于机头与余长牵引机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在线调节紧压力与牵引速度;2、紧压式牵引装置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松套管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3、由于紧压式牵引可以消除套管的后收缩现象,因此在生产中可以使用价格相对便宜但后结晶速度较慢的PP料,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原材料成本;4、后收缩现象的成功去除还可以使更小内径套管的生产成为可能。5、有利于完成油膏式套管向干式套管的成功转型,大大改善施工条件,提高产品质量。6、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合格率;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紧压式牵引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紧压式牵引装置的结构左视图。图中1、摆臂,2、转轴,3、张力传感器,4、轴承座,5、气缸,6、伺服电机,7、主动轮系,8、从动轮系,9、牵引带,10、压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紧压式牵引装置包括摆臂1、转轴2、张力传感器3、轴承座4、气缸5、伺服电机6、主动轮系7和从动轮系8。摆臂I上装有张力传感器3、伺服电机6、主动轮系7 ;摆臂I在转轴2的带动下,以轴承座4为支点产生转动。摆臂I的转动角度通过张力传感器3得到反映,并将信号传递给伺服电机6,用于在线调整伺服电机6的转速,从而改变主动轮系7的牵引速度。主动轮7系被安装于气缸5头部的活塞杆上,随着气缸5的伸缩可以调节与从动轮系8之间的相对距离,形成对松套管的夹持,从而实现对松套管的紧压。从动轮系8与轴承座4 一起被固定于机架上。主动轮系7和从动轮系8上均装有牵引带9、压轮10。在水槽内,在挤出机机头与余长牵引机中间增加一台紧压式牵引机。这样,松套管在上、下两条可适用于在热水中工作的牵引带的夹持下沿生产方向产生移动,并且移动的速度高于余长牵引速度。这样,松套管在进入紧压式牵弓I之前被拉伸,在进入紧压式牵弓I之后,由于紧压式牵引的速度高于余长牵引速度,松套管在冷却的同时起到紧压的作用,形成套管相对光纤的“过度供给”。当套管离开余长牵引后,“后收缩”现象被大大缩小,光纤余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紧压式牵引装置中,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紧压率(即紧压式牵引速度高于余长牵引的速度的比率),可以达到光纤余长非常平稳以及套管收缩率几乎为“零”的效果。从而改善甚至彻底解决套管的“后收缩”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转轴、张力传感器、轴承座、气缸、伺服电机、主动轮系和从动轮系;摆臂上装有张力传感器、伺服电机、主动轮系;摆臂在转轴的带动下,以轴承座为支点产生转动,?摆臂的转动角度通过张力传感器得到反映,并将信号传递给伺服电机,用于在线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主动轮系的牵引速度,主动轮系被安装于气缸头部的活塞杆上,随着气缸的伸缩调节与从动轮系之间的相对距离,形成对松套管的夹持,从而实现对松套管的紧压;从动轮系与轴承座一起被固定于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解决松套管后收缩的紧压式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转轴、张力传感器、轴承座、气缸、伺服电机、主动轮系和从动轮系; 摆臂上装有张力传感器、伺服电机、主动轮系;摆臂在转轴的带动下,以轴承座为支点产生转动,摆臂的转动角度通过张力传感器得到反映,并将信号传递给伺服电机,用于在线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兵林先宏吴烈节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