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703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主体为逆变器机柜,还包括后向离心风机、IGBT模块散热器及进风口,逆变器机柜下部集成了直流汇流功能,减少多余柜体的使用,具有结构紧凑、降散热成本低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独立风道采用下进上出垂直的散热结构,在流体浮升力和流体惯性力作用下也强化散热效果。整体独立风道长度短、拐弯次数少,具有风压损失小、散热效率高的优点。进风口处安装有防尘棉,减少了灰尘进入逆变器机柜的几率,保证了逆变器机柜内部散热性的长久稳定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逆变器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逆变器又称电源调整器,根据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用途可分为独立型电源用和并网用二种。根据波形调制方式又可分为方波逆变器、阶梯波逆变器、正弦波逆变器和组合式三相逆变器。对于用于并网系统的逆变器,根据有无变压器又可分为变压器型逆变器和无变压器型逆变器。通常,把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的过程称为整流,把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把实现整流过程的装置称为整流设备或整流器。与之相对应,把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把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设备或逆变器。如上所述,逆变器有多种类型,因此在选择机种和容量时需特别注意。尤其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太阳电池容量和蓄电池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光伏逆变器的多路直流电流的汇流是在一个独立的柜体中完成,且采用自然散热的方法,存在成本高且散热效果差的缺点;传统的逆变器柜体的散热都是使用强迫风冷的散热结构,分为抽风式和吹风式,而传统抽风式散热结构的风道由于设计在整个柜体的后部,增加了整体风道的长度和拐弯次数,使整体风道不够顺畅,存在风压损失大、散热效率低、空间利用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部集成直流汇流的功能,散热成本低;整体风道长度短、拐弯次数少,具有风压损失小、结构紧凑、散热效率高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主体为逆变器机柜,由底面、侧板、前门板及后门板构成,侧板为两块,垂直设置在底面上表面两侧,底面上表面前侧面垂直设置有前门板,底面上表面后侧面垂直设置有后门板,前门板的垂直侧边与任意侧板铰接,后门板与两侧侧板连接,还包括后向离心风机、IGBT模块散热器及进风口,后向离心风机固定设置在逆变器机柜内腔顶部,逆变器机柜内腔中间位置设有IGBT模块散热器,在逆变器机柜下部前侧固定设置有进风口。后向离心风机与IGBT模块散热器之间空隙与逆变器机柜的两竖直侧板和后门板紧密固定构成独立风道。逆变器机柜下部IGBT模块散热器与进风口之间形成汇流接线区。进一步的,独立风道中设置有交流输出铜排走线。进一步的,进风口设置在前门板下部,进风口处安装有防尘棉,防尘棉活动设置在前门板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的逆变器机柜下部集成了直流汇流功能,减少多余柜体的使用,具有结构紧凑、降散热成本低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2)在技术中的独立风道采用下进上出垂直的散热结构,在流体浮升力和流体惯性力作用下也强化散热效果。整体独立风道长度短、拐弯次数少,具有风压损失小、散热效率高的优点。(3)进风口处安装有防尘棉,减少了灰尘进入逆变器机柜的几率,保证了逆变器机柜内部散热性的长久稳定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简介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主体为逆变器机柜1,由底面la、侧板lb、前门板Ic及后门板Id构成,侧板Ib为两块,垂直设置在底面Ia上表面两侧,底面Ia上表面前侧面垂直设置有前门板lc,底面Ia上表面后侧面垂直设置有后门板ld,前门板Ic的垂直侧边与任意侧板Ib铰接,后门板Id与两侧侧板Ib连接,还包括后向离心风机2、IGBT模块散热器3及进风口 4,后向离心风机2固定设置在逆变器机柜I内腔顶部,逆变器机柜I内腔中间位置设有IGBT模块散热器3,在逆变器机柜I下部前侧固定设置有进风口 4。逆变器机柜I下部集成了直流汇流功能,减少多余柜体的使用,具有结构紧凑、降散热成本低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后向离心风机2与IGBT模块散热器3之间空隙与逆变器机柜I的两竖直侧板Ib和后门板Id紧密固定构成独立风道5。逆变器机柜I下部IGBT模块散热器3与进风口 4之间形成汇流接线区6。独立风道5中设置有交流输出铜排走线7。独立风道5采用下进上出垂直的散热结构,在流体浮升力和流体惯性力作用下也强化散热效果。整体独立风道5长度短、拐弯次数少,具有风压损失小、散热效率高的优点。进风口 4设置在前门板Ic下部,进风口 4处安装有防尘棉8,防尘棉8活动设置在前门板Ic内侧,,减少了灰尘进入逆变器机柜I的几率,对防尘棉8进行定期的更换,保证了逆变器机柜I内部散热性的长久稳定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简介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O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主体为逆变器机柜,由底面、侧板、前门板及后门板构成,侧板为两块,垂直设置在底面上表面两侧,底面上表面前侧面垂直设置有前门板,底面上表面后侧面垂直设置有后门板,前门板的垂直侧边与任意侧板铰接,后门板与两侧侧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向离心风机、IGBT模块散热器及进风口 ; 所述后向离心风机固定设置在逆变器机柜内腔顶部,逆变器机柜内腔中间位置设有IGBT模块散热器,在逆变器机柜下部前侧固定设置有进风口 ; 所述后向离心风机与IGBT模块散热器之间空隙与逆变器机柜的两竖直侧板和后门板紧密固定构成独立风道; 所述逆变器机柜下部IGBT模块散热器与进风口之间形成汇流接线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风道中设置有交流输出铜排走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前门板下部,进风口处安装有防尘棉,防尘棉活动设置在前门板内侧。【专利摘要】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主体为逆变器机柜,还包括后向离心风机、IGBT模块散热器及进风口,逆变器机柜下部集成了直流汇流功能,减少多余柜体的使用,具有结构紧凑、降散热成本低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在技术中的独立风道采用下进上出垂直的散热结构,在流体浮升力和流体惯性力作用下也强化散热效果。整体独立风道长度短、拐弯次数少,具有风压损失小、散热效率高的优点。进风口处安装有防尘棉,减少了灰尘进入逆变器机柜的几率,保证了逆变器机柜内部散热性的长久稳定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IPC分类】H05K7-20, H02M7-00【公开号】CN204465355【申请号】CN201520059607【专利技术人】陈小三, 吴小龙, 熊俊峰, 徐小飞, 马晓聪 【申请人】南通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主体为逆变器机柜,由底面、侧板、前门板及后门板构成,侧板为两块,垂直设置在底面上表面两侧,底面上表面前侧面垂直设置有前门板,底面上表面后侧面垂直设置有后门板,前门板的垂直侧边与任意侧板铰接,后门板与两侧侧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向离心风机、IGBT 模块散热器及进风口;所述后向离心风机固定设置在逆变器机柜内腔顶部,逆变器机柜内腔中间位置设有IGBT 模块散热器,在逆变器机柜下部前侧固定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后向离心风机与IGBT 模块散热器之间空隙与逆变器机柜的两竖直侧板和后门板紧密固定构成独立风道;所述逆变器机柜下部IGBT 模块散热器与进风口之间形成汇流接线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三吴小龙熊俊峰徐小飞马晓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