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示教盒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918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示教盒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所述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连接;还包括与外部PC机连接、并转换PC机与主控制电路之间的电平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RS232接口,转换电路的一端与主控制器连接,转换电路的另一端通过RS232接口与外部PC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示教盒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讯距离可达几十米,采用RS232接口可以实现烧写程序,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
,尤其涉及ー种示教盒电路
技术介绍
示教盒是ー个用来注册和存储机械运动或处理记忆的设备,该设备是由电子系统或计算机系统执行的,它可应用于涂覆机、点胶机等自动化设备中。现有的示教盒的所有动作都是由PC机控制的,然而PC机体积相对较大,不方便移动,且PC机与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量较大,不适合远距离控制;另外,现有的示教盒结构复杂,静态电流大,能耗偏高,并且烧写程序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ー种示教盒电路,该示教盒电路改善了不能远距离、移动中控制设备运动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単、静态电流小、烧写程序方便。ー种示教盒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所述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连接;还包括与外部PC机连接、并转换PC机与主控制电路之间的电平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RS232接ロ,转换电路的一端与主控制器连接,转换电路的另一端通过RS232接ロ与外部PC机连接。其中,所述示教盒电路还包括控制使用示教盒的设备停止操作的急停电路,所述急停电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其中,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l,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示教盒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所述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外部PC机连接、并转换PC机与主控制电路之间的电平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RS232接口,转换电路的一端与主控制器连接,转换电路的另一端通过RS232接口与外部PC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示教盒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所述指令输入电路和指令输出电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外部PC机连接、并转换PC机与主控制电路之间的电平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RS232接ロ,转换电路的一端与主控制器连接,转换电路的另一端通过RS232接ロ与外部PC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示教盒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使用示教盒的设备停止操作的急停电路,所述急停电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示教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晶振Y1,所述控制芯片Ul的型号为STC89C52,所述电容Cl的一端、晶振Yl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XTAL2脚连接,电容C2的一端、晶振Yl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XTALl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VCC电源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l的P32脚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VCC电源连接,电容C3的负极、电阻Rl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RST脚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电容Cl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控制芯片Ul的GND脚接地;控制芯片Ul的VCC脚、P46脚与VCC电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示教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电平转换芯片U2,电源开关SW25,RS232接ロ VB1,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所述电平转换芯片U2的型号为MAX232,RS232接ロ VBl的型号为SUB-D9 ;所述RS232接ロ VBl的4脚、8脚、9脚分别通过电源开关SW25与VCC电源连接;RS232接ロ VBl的3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R21N脚连接,RS232接ロ VBl的2脚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T20UT脚连接;电容C4的正极、电平转换芯片U2的GND脚分别接地,电容C4的负极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V-脚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C2+脚连接,电容C5的负极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C2-脚连接;电容C6的正极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Cl+脚连接,电容C6的负极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Cl-脚连接;电容C7的正极与电平转换芯片U2的V+脚连接,电容C7的负极、电平转换芯片U2的VCC脚分别与VCC电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示教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输入电路包括按键SWl、按键SW2、按键SW3、按键SW4、按键SW5、按键SW6、按键SW7、按键SW8、按键SW9、按键SW10、按键SW11、按键SW12、按键SW13、按键SW14、按键SW15、按键SW16、按键SW17、按键SW18、按键SW19、按键SW20、按键SW21、按键SW22、按键SW23、按键SW24 ;按键SWl的一端、按键SW2的一端、按键SW3的一端、按键SW4的一端、按键SW17的一端、按键SW18的一端、按键SW19的一端、按键SW20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P20脚连接;按键SW5的一端、按键SW6的一端、按键SW7的一端、按键SW8的一端、按键SW21的一端、按键SW22的一端、按键SW23的一端、按键SW24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P21脚连接;按键SW9的一端、按键SfflO的一端、按键SW12的一端、按键SWll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P22脚连接;按键SW13的一端、按键SW14的一端、按键SW15的一端、按键SW16的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P23脚连接;按键SWl的另一端、按键SW5的另一端、按键SW9的另一端、按键SWl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l的P24脚连接;按键SW2的另一端、按键SW6的另一端、按键SWlO的另一端、按键SW14的另一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光彪
申请(专利权)人:全天自动化能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