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736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与电子膨胀阀,其驱动芯片通过端子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接,且第N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N个输出引脚相连接,通过合理的改进连接方式,优化电路结构,有效减少CPU控制引脚的使用数量,从而使整个控制电路更简洁,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中使用的控制电路;具体是指一种空调器中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变频空调系统的中都要用到电子膨胀阀,由于主控制CPU本身的硬件资源有限,随着空调系统的越来越复杂化,就更显得CPU硬件资源的稀缺可贵。一般常用的驱动电路为一个驱动芯片与一个功率三极管驱动一个电子膨胀阀,同时占用4个CPU引脚(如图1所示);如果系统中有N个电子膨胀阀的时候就需要有N个这样的电路,即控制N组电子膨胀阀需要占用4N个CPU引脚(如图2所示)。现有电路各电子膨胀阀独立工作,占用了过多的CPU引脚资源,在CPU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资源紧张,有时不得不选用更多引脚的CPU,增加了成本,也使整个电路设计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通过合理的改进连接方式,优化电路结构,有效减少CPU控制引脚的使用数量,从而使整个控制电路更简洁,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与电子膨胀阀,其驱动芯片通过端子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接,且第N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N个输出引脚相连接。上述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其驱动芯片设置输出引脚、输入引脚、电源引脚与接地引脚。上述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其驱动芯片设置7个输出引脚、7个输入引脚、I个电源引脚与I个接地引脚。上述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其端子为6针端子,其中4针为输出端,2针为电子膨胀阀电源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通过新的电路连接方式,实现了利用现有技术中有效利用电子膨胀阀的引脚资源控制多组电子膨胀阀,有效减少CPU资源的占用。2、本技术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连接结构合理、简洁,便于连接操作,使用方便,仅需对现有硬件采用新的连接方式,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3、本技术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运行稳定,使用效果好,能够较好的适应多种类型的空调器机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个电子膨胀阀的原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五个电子膨胀阀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四个驱动芯片过五个端子连接五个电子膨胀阀,图中左侦彳各个6针端子上的I针、2针均为电子膨胀阀电源端,连接电子膨胀阀;图中左侧各个6针端子上的3-6针均为输出端连接驱动芯片;图中右侧为驱动芯片,该驱动芯片上设置7个输出引脚、7个输入引脚、I个电源引脚与I个接地引脚,共16个引脚;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编号为16、15、14、13、12的引脚分别为输出引脚outl、out2、out3、out4、out5。具体连接方式如下:第I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I个输出引脚相连接,即:第I个端子的3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个驱动芯片上的第I个输出引脚(outl);第I个端子的4号输出端连接第二个驱动芯片上的第I个输出引脚(outl);第I个端子的5号输出端连接第三个驱动芯片上的第I个输出引脚(outl);第I个端子的6号输出端连接第四个驱动芯片上的第I个输出引脚(outl)。第2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2个输出引脚相连接,即:第2个端子的3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个驱动芯片上的第2个输出引脚(out2);第2个端子的4号输出端连接第二个驱动芯片上的第2个输出引脚(out2);第2个端子的5号输出端连接第三个驱动芯片上的第2个输出引脚(out2);第2个端子的6号输出端连接第四个驱动芯片上的第2个输出引脚(out2)。第3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3个输出引脚相连接,即:第3个端子的3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个驱动芯片上的第3个输出引脚(out3);第3个端子的4号输出端连接第二个驱动芯片上的第3个输出引脚(out3);第3个端子的5号输出端连接第三个驱动芯片上的第3个输出引脚(out3);第3个端子的6号输出端连接第四个驱动芯片上的第3个输出引脚(out3)。第4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4个输出引脚相连接,即:第4个端子的3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个驱动芯片上的第4个输出引脚(out4);第4个端子的4号输出端连接第二个驱动芯片上的第4个输出引脚(out4);第4个端子的5号输出端连接第三个驱动芯片上的第4个输出引脚(out4);第4个端子的6号输出端连接第四个驱动芯片上的第4个输出引脚(out4)。第5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5个输出引脚相连接,即:第5个端子的3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个驱动芯片上的第5个输出引脚(out5);第5个端子的4号输出端连接第二个驱动芯片上的第5个输出引脚(out5);第5个端子的5号输出端连接第三个驱动芯片上的第5个输出引脚(out5);第5个端子的6号输出端连接第四个驱动芯片上的第5个输出引脚(out5)。通过上述连接方式类推到第N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N个输出引脚相连接。如此可以有效节约驱动芯片的引脚使用数量,从而减少驱动芯片的使用数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与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通过端子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接,且第N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N个输出引脚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与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通过端子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接,且第N个端子的输出端与各个驱动芯片上的第N个输出引脚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设置输出引脚、输入引脚、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