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712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的减振装置,以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以磁流变减振器为阻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经定位控制阀与附加气室相连,通过控制定位控制阀的输入电压来改变空气弹簧与附加气室之间节流孔的开度,实现空气弹簧刚度可调。所述磁流变减振器与空气弹簧并联,通过控制磁流变减振器中励磁线圈的输入电流来改变磁流变液粘度,实现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二者协调配合,可达到较佳的减振效果,提高车辆对行驶工况的适应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系统的振动会造成乘员的不舒适,危害到乘员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所承载货物和车辆本身结构部件的疲劳和破坏,影响车辆的耐久性和舒适性。因此,提供一个可有效衰减振动能量的减振装置对维护乘员身心健康、提高车辆耐久性等有很大帮助。目前,车辆底盘减振装置多采用定刚度的螺旋弹簧和定阻尼的液压减振器作为减振元件,其刚度和阻尼是针对特定工况设计的,不能适应变化的行驶工况,而节流面积可调的液压减振器节流阀结构复杂,能量消耗大,且仅在几个水平上实现了阻尼可调,调节范围较窄,限制了车辆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依然难以适应车辆复杂多变的行驶工况,减振效果不理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的减振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的减振装置,以带附加气室(4)的空气弹簧(11)为弹性元件,以磁流变减振器(3)为阻尼元件,空气弹簧上支架(12)与悬架上连接板(5)连接,空气弹簧下支架(15)与悬架底板(I)连接,磁流变减振器上支架(6)与悬架上连接板(5)铰接,磁流变减振器下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的减振装置,以带附加气室(4)的空气弹簧(11)为弹性元件,以磁流变减振器(3)为阻尼元件,空气弹簧上支架(12)与悬架上连接板(5)连接,空气弹簧下支架(15)与悬架底板(1)连接,磁流变减振器上支架(6)与悬架上连接板(5)铰接,磁流变减振器下支架(2)与悬架底板(1)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11)经定位控制阀(10)与附加气室(4)相连,所述磁流变减振器(3)与空气弹簧(11)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的减振装置,以带附加气室(4)的空气弹簧(11)为弹性元件,以磁流变减振器(3)为阻尼元件,空气弹簧上支架(12)与悬架上连接板(5)连接,空气弹簧下支架(15)与悬架底板(I)连接,磁流变减振器上支架(6)与悬架上连接板(5)铰接,磁流变减振器下支架(2)与悬架底板(I)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11)经定位控制阀(10)与附加气室(4)相连,所述磁流变减振器(3)与空气弹簧(11)并联。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洪马然周永清贺亮王家胜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