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转固井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6543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转固井胶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后的固井工具,具体是一种新型防转固井胶塞,属井下作业工具的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容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固件胶塞,主要由上胶塞、下胶塞、浮箍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胶塞设置上胶塞体1、上胶塞芯2和防转齿3;下胶塞设置下胶塞体4、下胶塞芯5、防转齿6和承压胶片7;浮箍设置防转齿8、水泥体9、单流阀10和本体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固井胶塞随钻头一起转动,节省钻掉固井胶塞及附件的时间,既可用于单胶塞固井又可以用于双胶塞固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后的固井工具,具体是一种新型防转固井胶塞,属井下作业工具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在钻井施工结束后,为了后期继续安全钻井、加固井壁,达到后期钻井封隔油、气和含水层的目的,确保后期安全、正常生产,都要实施下套管和注水泥固井的作业。下入套管后实施注水泥是将水泥浆从套管内注入,并使水泥经过底部沿环空返到预定位置,使套管与井壁之间的环空充满水泥,达到固井的目的,当注入的水泥达到设计的要求时,为了有效的隔离顶替液与水泥,并刮下套管内壁上的水泥,也可能需要分级注水泥,就要把胶塞压入井内,达到控制顶替钻井液量和分级注水泥的作用。目前油田上用的固井胶塞为平底结构,与之配合使用的浮箍上面也是平面,在后续钻井施工时,需要首先钻掉固井时留下的固井胶塞及附件,此时由于留在井下的胶塞没有固定,所以胶塞会随钻头一起转动,这样钻掉胶塞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钻井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固井胶塞随钻头一起转动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固井胶塞转动的实用固井工具新型防转固井胶塞,节省钻掉固井胶塞及附件的时间。本技术的内容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固件胶塞,主要由上胶塞、下胶塞、浮箍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胶塞设置上胶塞体1、上胶塞芯2和防转齿3 ;下胶塞设置下胶塞体4、下胶塞芯5、防转齿6和承压胶片7 ;浮箍设置防转齿8、水泥体9、单流阀10和本体11。 上胶塞的下部设置防转齿,下胶塞的上部和下部都设置防转齿,浮箍的上部设置防转齿,上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下胶塞的上部防转齿啮合,下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浮箍的上部防转齿啮合,防止胶塞转动。上胶塞芯和下胶塞芯为空心。固井胶塞的防转结构既可用于单个固井胶塞与浮箍配合使用又可以用于双固井胶塞与浮箍配合使用。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可有效防止固井胶塞随钻头一起转动,节省钻掉固井胶塞及附件的时间,既可用于单胶塞固井又可以用于双胶塞固井,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胶塞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胶塞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浮箍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转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述的新型防转固井胶塞由上胶塞、下胶塞、浮箍三部分组成。上胶塞设置上胶塞体1、上胶塞芯2和防转齿3 ;下胶塞设置下胶塞体4、下胶塞芯5、承压胶片6、和防转齿7 ;浮箍设置防转齿8、水泥体9、单流阀10和本体11,上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下胶塞的上部防转齿啮合,下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浮箍的上部防转齿啮合,防止胶塞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转固井胶塞,主要由上胶塞、下胶塞、浮箍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胶塞设置上胶塞体、上胶塞芯和防转齿;下胶塞设置下胶塞体、下胶塞芯、防转齿和承压胶片;浮箍设置防转齿、水泥体、单流阀和本体,所述上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下胶塞的上部防转齿啮合,下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浮箍的上部防转齿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 新型防转固井胶塞,主要由上胶塞、下胶塞、浮箍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胶塞设置上胶塞体、上胶塞芯和防转齿;下胶塞设置下胶塞体、下胶塞芯、防转齿和承压胶片;浮箍设置防转齿、水泥体、单流阀和本体,所述上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下胶塞的上部防转齿啮合,下胶塞的下部防转齿和浮箍的上部防转齿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罗伯特·里尔李陶武修明杨久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瑞克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