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6193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10)和楼层面板(11),其中,该操作平台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和所述楼层面板(11)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操作防护平台技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电梯井道内施工的安全防护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可爬升的临时性的施工平台,也可以重复周转使用,此外它兼有搭设方便与低成本的特点,这些特点将能使它在实际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属于土建施工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井是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梯井的安全防护必不可少。然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到达施工顶层,往往是通过在外端悬挑脚手架上搭设的临时爬梯上去的,这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施工,增加了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悬挑脚手架的荷载,因此人们迫切需求一种更安全、更方便与更经济的方式来代替原有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结构轻巧,可随着楼层连续爬升使用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和楼层面板,其中,该井架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和所述楼层面板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各个体系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组成一个整体,使整个井架结构简单易于架设,而且可以重复周转使用。所述承重体系由设置在底层的双排承重斜杆和防滑竖向杆件组成。所述双排承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10)和楼层面板(11),其特征在于:该井架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和所述楼层面板(11)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包括电梯井墙体(10)和楼层面板(11),其特征在于:该井架设在所述电梯井墙体(10)和所述楼层面板(11)之间,由底部的承重体系、顶部的防护体系、中部的支撑体系、内部的爬升体系以及防护体系上部的施工平台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体系由设置在底层的双排承重斜杆(I)和防滑竖向杆件(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承重斜杆(I) 一端置于电梯井墙体(10)上,另一端置于楼层面板(11)上,并用顶托一(3)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道内一架两用施工操作防护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承重斜杆(I)与地平面的倾角为30° 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明周冬良张磊梁永家华吉刘剑斌袁新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