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571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防止自针杆连杆和针杆之间的连接部产生噪音。针杆连杆(50)具有上端部(51)、圆筒状的下端部(52)和将上端部和下端部连接起来的轴部(50A)。轴部(57)支承第一方形挡块(55)和第二方形挡块(54),固定在下端部(52)中。轴部(57)具有轴(57A)和凸缘部(57B)。凸缘部的直径比轴的直径大。第一方形挡块和第二方形挡块位于凸缘部和下端部之间,能够绕轴转动。通过螺丝贯穿设置在下端部(52)上的螺纹孔,轴(57A)固定在下端部中。下端部在侧面上具有一对空开规定间隔的突出构件(53、53)。第三引导构件(60)位于一对突出构件之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针杆驱动机构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有一种使针杆摆动来进行之字缝、锁眼等的缝纫机。缝纫机具有沿上下方向驱动针杆的针杆驱动机构。针杆驱动机构具有将上轴和针杆连结起来的针杆连杆。针杆连杆有时会因与上轴相连结的连结部分等产生晃动而在水平面内发生倾斜。因此,该缝纫机具有用于防止针杆连杆倾斜的结构。例如,日本特许公开2003年第24664号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具有第一引导部件230、第二引导部件240和驱动力传递部件250。如图12所示,第一引导部件230在针杆连杆220的右侧(图12的右上方)具有引导构件231和方形挡块232。引导构件231在针杆连杆220这一侧的侧面上具有上下延伸的槽部231A。方形挡块232能够在槽部23IA内上下滑动。方形挡块232是能够在引导部件231的槽部231A内滑动的大致矩形状的构件。方形挡块232借助于轴(省略图示)设置在针杆连杆220的下端222上。轴沿与针杆连杆220的运动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引导部件240在针杆连杆220的前侧(图12的左下方)具有引导构件241和方形挡块242。引导构件241是上下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构件,具有上下延伸的狭缝241A。方形挡块242能够沿着狭缝241A上下滑动。方形挡块242是能够在第二引导部件240的狭缝241A内滑动的大致矩形状的构件。方形挡块242借助于轴242A设置在针杆连杆220的下端222上。轴242A沿与针杆连杆220的运动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在轴242A上,在方形挡块242的左侧(图12的左下方)设置有方形挡块252。驱动力传递部件250的导向构件251具有引导槽251B。方形挡块252能够在引导槽25IB内滑动。驱动力传递部件250借助于方形挡块252将针杆连杆220的下端222的移动传递到针杆212。在缝纫机中,第一引导部件230、第二引导部件240引导针杆连杆220的下端222的移动。因此,缝纫机会防止针杆连杆220在水平面内发生倾斜。方形挡块252有可能会沿轴242A的轴向移动而靠近或远离针杆212。在方形挡块252沿轴242A的轴向移动时,方形挡块252和引导槽25IB的壁面25ID有可能会彼此接触。在方形挡块252和引导槽251B的壁面251D彼此接触时,有可能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自针杆连杆和针杆之间的连接部产生噪音的缝纫机。技术方案I的缝纫机具有针杆台,其以能够使针杆沿该针杆的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摆动机构,其使上述针杆与上述针杆台一起在铅垂面内摆动;以及针杆连杆,伴随着驱动源的驱动,其一端在与上述铅垂面平行的铅垂面内作圆周运动,并且,其另一端使上述针杆沿上述轴向移动,其中,该缝纫机具有第一引导构件,其具有第一引导部,且设置在上述针杆上,使上述针杆不能绕轴心旋转,该第一引导部由沿着上述摆动机构使上述针杆摆动的方向的相对的引导面构成;第一方形挡块,其设置在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以能够沿着上述第一引导部的相对的引导面移动的方式配置,借助于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将上述针杆连杆的运动传递到上述针杆;第二引导构件,其具有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由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延伸的相对的引导面构成;第二方形挡块,其设置在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在上述针杆连杆的一端作圆周运动时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的相对的引导面移动,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引导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轴部,其具有凸缘部,以能够使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并且,固定于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突出部,其自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向与上述轴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以及第三引导构件,其通过引导上述突出部,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弓I导上述针杆连杆。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借助于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将上述针杆连杆的运动传递到上述针杆。上述第二方形挡块通过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的相对的引导面移动,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引导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上述第三引导构件通过引导设置在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的突出部,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引导上述针杆连杆。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针杆连杆向上述针杆侧或与上述针杆相反的一侧倾斜。轴部由于具有凸缘部,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方形挡块和第二方形挡块沿轴部的轴向移动。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自针杆连杆和针杆之间的连接部产生噪音。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上述轴部将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重叠起来地贯穿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并且,在上述凸缘部和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之间夹持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沿上述轴部的轴向移动。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自第一方形挡块和第一引导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产生噪音。在技术方案3、4的缝纫机中,上述突出部是一对自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沿与上述轴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突出构件,上述第三引导构件具有板状部,该板状部位于上述一对突出构件之间且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延伸。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上述针杆连杆向上述针杆侧或与上述针杆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倾斜。在技术方案5 8的缝纫机中,上述第三引导构件固定于缝纫机的前端部。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组装第三引导构件。在技术方案9的缝纫机中,上述轴部具有圆柱状的轴,上述凸缘部设置在上述轴的一端且向上述轴的径向外侧突出,上述轴部的另一端固定于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因此,轴部以能够分别使第一方形挡块和第二方形挡块旋转的方式支承第一方形挡块和第二方形挡块,并且,防止第一方形挡块与第一引导槽相接触。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自针杆连杆和针杆之间的连接部产生噪音。在技术方案10、11的缝纫机中,上述第二引导部是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延伸的通孔。由于第二引导槽81为通孔,因此,缝纫机的第二方形挡块能够精度良好地沿着第二引导部上下运动。附图说明图1是缝纫机I的内部构造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针杆驱动机构2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针杆连杆50的自右斜上方所视的立体图。图4是针杆连杆50的自左斜上方所视的立体图。图5是针杆连杆50的下端部52的放大图。图6是机臂100的自前侧所视的立体图。图7是针杆连杆50、第二方形挡块54和第一方形挡块55附近的构造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针杆连杆50附近的机构的自背面侧所视的立体图。图9是图7的针杆连杆50附近的机构的后视图。图10是机臂100的自前侧所视的立体图(省略第二引导构件80)。图11是机臂100的自左斜上方所视的立体图。图12是以往的缝纫机的内部构造的局部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I。分别将图1纸面的表面侧、背面侧、上侧、下侧、左侧、右侧作为缝纫机I的右侧、左侧、上侧、下侧、前侧、后侧。图1仅表示缝纫机I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缝纫机I在机臂100 (参照图6)内具有针杆驱动机构2、缝纫机电动机3、上轴4和摆动轴5。上轴4沿前后方向延伸。针杆驱动机构2设置在上轴4的前端。缝纫机电动机3设置在上轴4的后端。上轴4伴随着缝纫机电动机3的驱动而旋转。摆动轴5在上轴4的下方与上轴4平行地延伸。摆动杆15设置在摆动轴5的前端。摆动轴5伴随着未图示的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参照图2,说明针杆驱动机构2的构造。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1),其具有:针杆台(10),其以能够使针杆沿该针杆的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摆动机构(5,15),其使上述针杆与上述针杆台一起在铅垂面内摆动;以及针杆连杆(50),伴随着驱动源(3)的驱动,其一端(51)在与上述铅垂面平行的铅垂面内作圆周运动,并且,其另一端(52)使上述针杆沿上述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具有:第一引导构件(22),其具有第一引导部(22B),且设置在上述针杆上,使上述针杆不能绕轴心旋转,该第一引导部由沿着上述摆动机构使上述针杆摆动的方向的相对的引导面构成;第一方形挡块(55),其设置在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以能够沿着上述第一引导部的相对的引导面移动的方式配置,借助于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将上述针杆连杆的运动传递到上述针杆;第二引导构件(80),其具有第二引导部(81),该第二引导部由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延伸的相对的引导面构成;第二方形挡块(54),其设置在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在上述针杆连杆的一端作圆周运动时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的相对的引导面移动,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引导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轴部(57),其具有凸缘部(57B),以能够使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并且,固定于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突出部(53),其自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向与上述轴部 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以及第三引导构件(60),其通过引导上述突出部,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引导上述针杆连杆。...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31 JP 2011-2397821.一种缝纫机(I),其具有: 针杆台(10),其以能够使针杆沿该针杆的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 摆动机构(5,15),其使上述针杆与上述针杆台一起在铅垂面内摆动;以及 针杆连杆(50),伴随着驱动源(3)的驱动,其一端(51)在与上述铅垂面平行的铅垂面内作圆周运动,并且,其另一端(52)使上述针杆沿上述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 第一引导构件(22),其具有第一引导部(22B),且设置在上述针杆上,使上述针杆不能绕轴心旋转,该第一引导部由沿着上述摆动机构使上述针杆摆动的方向的相对的引导面构成; 第一方形挡块(55),其设置在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以能够沿着上述第一引导部的相对的引导面移动的方式配置,借助于上述第一引导构件将上述针杆连杆的运动传递到上述针杆; 第二引导构件(80),其具有第二引导部(81),该第二引导部由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延伸的相对的引导面构成; 第二方形挡块(54),其设置在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在上述针杆连杆的一端作圆周运动时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的相对的引导面移动,沿着上述第二引导部引导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 轴部(57),其具有凸缘部(57B),以能够使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旋转的方式支承上述第一方形挡块和上述第二方形挡块,并且,固定于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 突出部(53),其自上述针杆连杆的另一端向与上述轴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以及 第三引导构件(60),其通过引导上述突出部,与上述针杆的轴向平行地引导上述针杆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谷哲司和田哲也柴田到桝谷隆志铃木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