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卤水二级净化连续澄清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清水区、斜管沉降区、主沉降区和沉淀物收集区,所述沉淀物收集区底部设置有渣排放口,除钙反应并经过絮凝后的沉淀物与卤水溶液一起从进口进入到连续澄清装置,然后絮凝沉淀物和卤水溶液被缓冲减速后,以较慢的速率上升,大颗粒的沉淀物先发生沉降,较小的絮凝沉淀物进入斜管沉降区,沉淀物基本上在主沉降区和斜管沉降区沉淀完成,再经历具有一定的高度的清水区后,最上面的溶液则为基本完成澄清的精卤,精卤溶液从出口,进入到精卤桶,完成连续澄清过程;本设备占地小、投资小、可以实现连续净化,净化处理效率高,同时净化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澄清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卤水二级净化处理的连续澄清装置。
技术介绍
卤水净化是制盐工业中一道重要生产工序,各制盐企业为充分提高投入产出率、降低能耗、提升盐产品质量,纷纷采用卤水净化工艺,以便保证制盐生产的稳定性,提高设备生产能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制盐先进企业相继采用“石灰-(芒硝)-烟道气法”进行卤水净化,该技术一般包括一级净化除镁、二级净化除钙这两个主要步骤,该技术正逐步在制盐行业广泛推广应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应用的“石灰-(芒硝)_烟道气法”利用烟道气净化卤水二级除钙反应以及澄清的设备都是间歇式的。间歇式的反应、澄清设备存在很多缺点,比如,设备占地大、投资大、净化处理时间长效率低、净化处理效果欠佳等。对于卤水的二级净化中的澄清设备,目前一般的间歇式的澄清设备的结构为桶式的斜板澄清装置,是集反应和澄清为一体的桶式结构,桶的底部为与地面的夹角7-10°斜板,作为主要的提高沉降效率的设置机构。一般的间歇式的澄清设备具有效沉降面积小,效率低下,澄清装置一般的澄清桶的直径与其高度相等,桶占地较大等不足。澄清结束后,上清液用泵输送至下一个工艺处理装置,待澄清液输送到一定位置后,将水渣搅拌后用渣浆泵输送至废渣中转桶,待进入下一个工艺。这种结构的澄清装置不能实现连续澄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卤水二级连续净化的连续澄清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卤水二级净化连续澄清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清水区、斜管沉降区、主沉降区和沉淀物收集区,所述沉淀物收集区底部设置有渣排放口。作为优选:所述斜管沉降区由蜂窝六边形斜管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六边形斜管与水平地面呈60°角。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物收集区由穿孔管构成。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物收集区底部还设置有V形槽。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为2个并间隔设置,V形槽边坡与水平方向呈55°的角度。本装置的使用原理为:除钙反应并经过絮凝后的沉淀物与卤水溶液一起从进口进入到连续澄清装置,然后絮凝沉淀物和卤水溶液被缓冲减速后,以较慢的速率上升,由于大颗粒的沉淀物在主沉降区的自由沉降速率大于溶液上升速率,大颗粒的沉淀物先发生沉降,较小的絮凝沉淀物随卤水溶液继续上升,以更小的速率进入斜管沉降区,由于斜管与水平地面呈60°,垂直上升的溶液与斜管碰撞后,细小的沉淀物在斜管内壁遇到阻力则再次发生重力自由沉降,碰撞的同时也发产生分速度,即在斜管内的速率就再次减慢,增加了沉淀物的沉降时间。由于采用正六边形蜂窝管排列而成,沉降面积较大,沉淀物的沉降效率显著。从斜管出来的溶液基本上为清液,沉淀物基本上在主沉降区和斜管沉降区沉淀完成,再经历具有一定的高度的清水区后,最上面的溶液则为基本完成澄清的精卤,精卤溶液从出口,进入到精卤桶,完成连续澄清过程。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备占地小、投资小、可以实现连续净化,净化处理效率高,同时净化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标记:1为进口;2为主沉降区;3为斜管沉降区;4为清水区;5为沉淀物收集区;6为出口 ;7为渣排放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卤水二级净化连续澄清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清水区4、斜管沉降区3、主沉降区2和沉淀物收集区5,所述沉淀物收集区5底部设置有渣排放口 7,在主沉降区2外侧设置有进口 1,在清水区4上部设置有出口 6 ;所述斜管沉降区3由蜂窝六边形斜管构成,所述六边形斜管与水平地面呈60°角;所述沉淀物收集区5由穿孔管构成;所述沉淀物收集区5底部还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为2个并间隔设置,V形槽边坡与水平方向呈55°的角度。使用时,除钙反应并经过絮凝后的沉淀物与卤水溶液一起从进口 I进入到本连续澄清装置,然后絮凝沉淀物和卤水溶液被缓冲减速后,以较慢的速率上升,由于大颗粒的沉淀物在主沉降区2的自由沉降速率大于溶液上升速率,大颗粒的沉淀物先发生沉降,较小的絮凝沉淀物随卤水溶液继续上升,以更小的速率进入斜管沉降区3,由于斜管与水平地面呈60°,垂直上升的溶液与斜管碰撞后,细小的沉淀物在斜管内壁遇到阻力则再次发生重力自由沉降,碰撞的同时也发产生分速度,即在斜管内的速率就再次减慢,增加了沉淀物的沉降时间;由于采用正六边形蜂窝管排列而成,沉降面积较大,沉淀物的沉降效率显著。从斜管出来的溶液基本上为清液,沉淀物基本上在主沉降区2和斜管沉降区3沉淀完成,再经历具有一定的高度的清水区4后,最上面的溶液则为基本完成澄清的精卤,精卤溶液从出口 6连续进入到精卤桶,而沉淀物即从沉淀物收集区5底部设置有渣排放口 7连续排出,完成连续澄清过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卤水二级净化连续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清水区、斜管沉降区、主沉降区和沉淀物收集区,所述沉淀物收集区底部设置有渣排放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齒水二级净化连续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清水区、斜管沉降区、主沉降区和沉淀物收集区,所述沉淀物收集区底部设置有渣排放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水二级净化连续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降区由蜂窝六边形斜管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齒水二级净化连续澄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斜管与水平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传丰,林国跃,杨贡林,符宇航,刘昌辉,李靖,刘永刚,胡盛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