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4710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8:19
一种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所述吊耳结构包括鞍座腹板,设置在鞍座腹板两端的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上的吊装孔,所述加强板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鞍座腹板上。所述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制造成本低和生产难度较小,且容易实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大直径薄壁容器以及自重较大的重型容器设备的起吊。
技术介绍
在工程实践中随着大容积低压力工况设备以及内部填装填料或绝热材料的自重较大的重型容器设备的广泛应用,由于这些设备的结构特点是直径较大且壳体壁厚很薄,或者是自身重量很重,给容器的制造,特别是运输和起吊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按照目前现行的国内和国外压力容器设计标准,卧式容器的起吊用吊耳都是设置在筒体上,这些标准吊耳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是在使用上却对容器直径和起吊重量设置了许多限制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工程上的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对直径较大的薄壁容器来说,起吊时作用在壳体上的应力非常大,如果对起吊过程中突发情况考虑不全,很可能会造成吊耳与壳体连接处局部应力过大造成连接部位的薄壁壳体材料产生隐性缺陷或是壳体材料的直接撕裂,进而对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完整性造成影响,同样对于自重较大的重型容器,由于起吊重量非常大,在吊耳与壳体连接处的作用载荷增大,同样会使连接部位的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对设备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的吊耳和设备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起吊用吊耳结构,所述吊耳结构包括鞍座腹板,设置在鞍座腹板两端的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上的吊装孔,所述加强板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鞍座腹板上。所述吊耳结构利用容器上设置的鞍座,在鞍座两侧的外端通过延伸鞍座腹板长度,在腹板两侧设置加强板,并将外缘侧按照运输尺寸要求进行形状修正,并在顶部偏上位置按照起吊吊钩的形状尺寸设置吊装孔;腹板与两侧设置的加强板安装设计的起吊重量在考虑起吊动载系数的工况下,进行吊具作用截面的剪切和拉伸应力校核;由于这种吊耳结构不与壳体直接相连,所以在起吊过程中不会对设备壳体造成任何影响,而与之相连的设备鞍座,又属于非受压元件,所以这种吊耳结构在安装时只需考虑与鞍座的焊接要求即可,在材料和生产制作上,吊耳结构本身是在现有鞍座结构基础上根据受力分析做了部分改进,所以成本和生产难度较低,容易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吊耳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包括鞍座腹板2,设置在鞍座腹板2两端的加强板3,设置在加强板上的吊装孔4,所述加强板3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鞍座腹板2上。在鞍座腹板中容纳容器本体I。鞍座两侧外端的鞍座腹板长度进行了延伸,并将其外缘侧按照运输尺寸要求进行形状修正,以便外伸部分控制在设备的运输尺寸要求范围内,根据在考虑起吊动载系数的エ况下做得起吊重量应カ校核结果,选择合适厚度的加强板,加强板设置在腹板两侧,与腹板焊接连接,并按腹板外缘形状进行修正,并预留焊缝位置;在顶部偏上位置按照起吊吊钩的形状尺寸设置对应的吊装孔,以便吊具与吊耳进行连接;起吊吋,吊具一侧连接起吊设备,一侧与吊装孔相连,即可进行起吊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所述吊耳结构包括鞍座腹板,设置在鞍座腹板两端的加强板,设置在加强板上的吊装孔,所述加强板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鞍座腹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容器起吊用吊耳结构,所述吊耳结构包括鞍座腹板,设置在鞍座腹板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张辉马英利张亚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拓维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