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997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7:25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对在金属箔的两面涂敷了活性物质的片状的正负极板,使它们之间隔着隔膜绕卷绕轴卷绕成扁平形状而得,并且在卷绕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没有涂敷上述活性物质的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电池容器,具有电池桶和电池盖,用于收纳上述电极组;和正负极外部端子,分别与上述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电连接。其中,上述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的卷绕结束端部各自隔着导电部件分别与上述电池容器的内表面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要求大输出、大容量的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中,需要由数十或者上百的单体电池的集合构成电池组。因此,从安装密度的观点出发,开发了方形二次电池。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通过将具有集电箔的正负极板和使它们绝缘的隔膜卷绕成扁平状而构成的电极组。在电极组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在正负极集电箔上不涂敷活性物质混合剂而使得金属箔露出的露出部。金属箔的露出部在电极组中彼此位于相反侧。扁平形状的电极组的外形形状包括:由正负极板在两端部卷绕而形成的一对弯曲面部,和连接一对弯曲面部的正背面的平面部,电极组被插入到电池桶中,使得一方的弯曲部配置在电池桶的底部一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62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以往的二次电池中,按照基于电池容量决定的电极箔的长度,来决定金属箔的切断位置。因此作为金属箔的切断位置的卷绕结束端部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所以,根据卷绕结束端部的位置的不同,在将电极组插入电池桶中时,金属箔的卷绕结束端部可能会挂在电池桶开口部上。因此,在将电极组插入电池桶时,要求谨慎地进行作业,以免金属箔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31 JP 2010-194074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组,对在金属箔的两面涂敷了活性物质的片状的正负极板,使它们之间隔着隔膜绕卷绕轴卷绕成扁平形状而得,并且在卷绕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没有涂敷所述活性物质的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 电池容器,具有电池桶和电池盖,用于收纳所述电极组;和 正负极外部端子,分别与所述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电连接,其中, 所述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的卷绕结束端部各自隔着导电部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容器的内表面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各自在电池桶厚度方向上重叠而形成层叠体,所述层叠体被挤压,在其最外周与所述导电部件接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各自与对应的所述正负极板具有相同的极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各自为将所述金属箔露出部与所述正负极外部端子分别电连接的正负极连接板,所述正负极连接板被安装在所述电池盖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各自在电池桶厚度方向上重叠而形成层叠体,所述正负极板的层叠体各自与 将所述金属箔露出部与所述正负极外部端子分别电连接的正负极连接板接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极板的金属箔露出部各自在电池桶厚度方向上重叠而形成层叠体,所述正负极板的层叠体各自被夹持在将所述金属箔露出部与所述正负极外部端子分别电连接的正负极连接板和集电保护板之间与它们接合。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桶,呈具有作为正面和背面的宽幅面和作为侧面的窄幅面的薄型长方体形状, 所述电极组具有与所述电池桶的在正面和背面伸展的宽幅面相对的一对平面部,和由正负极板在一对平面部的两端部折回而形成的折回部, 所述卷绕结束端部位于所述平面部。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极连接板各自包括:与所述电池桶的宽幅面面对面地设置的接合片,和将所述接合片与所述正负极外部端子连接的、沿着所述电池桶的窄幅面延伸到所述电池盖的连接部件, 所述接合面与所述正负极板的卷绕结束端部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丸翔河野龙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