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固定用具、座椅和座椅罩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820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2:15
一种固定用具,该固定用具包括:安装构件,其安装于上述座椅主体;卡定构件(62),其卡定于上述座椅主体所具有的开口部(452);绳状构件(63),其连接上述安装构件和上述卡定构件(62),该绳状构件(63)用于与上述座椅罩卡合,上述卡定构件(62)包括:主体部(621),其安装有上述绳状构件(63);第1抵接部(622),其设于上述主体部(621),与上述开口部(452)的第1端缘抵接;插入部(625),其设在上述主体部(621)的与上述第1抵接部(622)分开的位置,插入上述开口部(452),上述插入部(625)具有第1限制部(626),该第1限制部(626)抵接于上述开口部(452)的与上述第1端缘相反一侧的第2端缘,从而限制该插入部(625)脱离上述开口部(4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座椅罩固定于座椅主体的。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汽车等车辆所用的座椅。通常,该种座椅包括安装于框架的合成树脂发泡体等缓冲件、和覆盖该缓冲件的座椅罩。其中,座椅的靠背部分所采用的缓冲件为了与使用者的体型相匹配,大多具有左右部分相对于中央部分突出的立体形状。在利用具有与该种缓冲件的立体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座椅罩覆盖该缓冲件的情况下,若该座椅罩和缓冲件彼此未紧密接触,则除了由座椅产生的对身体的包裹感下降以外,还有乘坐舒适性变差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公知一种将座椅罩以与缓冲件(主体部)紧密接触的状态固定于缓冲件的固定用具(吊挂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专利文献I所述的吊挂构件用于包括主体部和座椅罩的靠背部,用于将该座椅罩安装于主体部。该吊挂构件包括第I卡定部,其与设于主体部的框架部的一部分(钢丝)卡定;第2卡定部,其卡定于该框架部的其他部分;吊挂部,其连接上述第I卡定部和第2卡定部。其中,吊挂部借助固定带部与座椅罩的背面固定为一体,另外,第2卡定部具有多个孔来有选择性地固定金属制的开环。采用该种吊挂构件,利用C型环将第I卡定部连结于钢丝,在使吊挂部穿过了框架部的下部(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固定用具,该固定用具用于包括座椅主体(4)和覆盖该座椅主体(4)的座椅罩(5)的座椅(1),该固定用具用于将上述座椅罩(5)固定于上述座椅主体(4),该固定用具的特征在于, 该固定用具包括: 安装构件(61),其安装于上述座椅主体(4); 卡定构件(62、72),其卡定于上述座椅主体(4)所具有的开口部(452); 绳状构件(63),其连接上述安装构件(61)和上述卡定构件(62、72),该绳状构件(63)用于与上述座椅罩(5)卡合, 上述卡定构件(62、72)包括: 主体部(621),其安装有上述绳状构件(63); 第I抵接部(622),其设于上述主体部(621),与上述开口部(452)的第I端缘(454B)抵接; 插入部(625),其设在上述主体部(621)的与上述第I抵接部(622)分开的位置,插入上述开口部(452), 上述插入部(625)具有第I限制部(626),该第I限制部(626)抵接于上述开口部(452)的与上述第I端缘(454B)相反一侧的第2端缘(455T),从而限制该插入部(625)脱离上述开口部(4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插入部(625)具有弹性, 上述第I限制部(626)在该插入部(625)中位于在上述插入部(625)经弹性变形而插入上述开口部(452)时与上述第2端缘(455T)抵接的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插入部(625)包括: 第I延伸部(6251),其沿该插入部(625)插入上述开口部(452)的插入方向延伸;弯曲部(6252),其自上述第I延伸部(6251)的前端起沿远离上述第I抵接部(622)的方向弯曲; 第2延伸部(6253),其自上述弯曲部(6252)起沿上述插入方向的反方向延伸, 上述第I限制部(626)位于上述第2延伸部(6253)的延伸方向前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用具具有第2限制部(627),该第2限制部(627)设在与上述第2端缘(455T)相对应的位置上,在将上述插入部(625)插入上述开口部(452)时,该第2限制部(627)与上述座椅主体(4)抵接而限制该插入部(625)陷入上述开口部(452)。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椅主体(4)具有形成有上述开口部(452)的板状体(45), 该固定用具具有第2抵接部(623 ),该第2抵接部(623 )自该第I抵接部(622 )起沿从上述插入部(625)朝向上述第I抵接部(622)的方向延伸,该第2抵接部(623)插入上述开口部(452)而抵接于上述板状体(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崎柳一增田裕一笹田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