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
,语义理解
,云计算和移动终端
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提供更自然更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本专利技术用于移动终端自动交互式应答,能够对呼叫者的语音进行识别和分析,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交互内容和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智能终端过程中会有如下问题:1、当用户A不方便接听电话,比如开会等场合,造成无法及时沟通。2、经常出现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情况。3、某些情况下,会被重复询问同样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用户的骚扰,例如发布转让票务信息等场合。4、已有的语音应答功能单一,不能理解呼叫者的真正意图。5、已有的语音应答不能给出呼叫者需要的信息,只能播放固定的语音。已公开的专利文献CN101355602A,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自动应答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有电话接入时,获取预先为来电方设置的自动应答文本和应答方式;将所述应答文本转换成语音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答方式采用所述语音信息应答来电方。不需要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自行录制应答语音,避免了录制应答语音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避免了来电方很有可能因为移动终端使用者的口音、方言或语种等因素导致无法理解提示语的问题。所述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特别适合语言、听力障碍人士,也可用于不适宜携带手机入场的密级会议或其他场合。已公开的专利文献CN1984168A,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应答和/或语音留言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协议层接收主叫用户的来电信息;协议层判断是否需要对该来电信息进行自动应答和/或语音留言,如果需要,则协议层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移动终端使用的可定制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之前,设置自动应答的权限规则和内容;S2,验证呼叫者身份,如果确定其有权限通过自动应答系统获取信息,则进行后续步骤;S3,接收呼叫者发出的语音数据,使用自动语音识别模块进行语音识别;S4,根据语音识别结果,使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呼叫者意图;S5,根据分析得出的呼叫者意图,使用预先设置的自动应答的规则和内容,或者访问第三方数据和程序,使用语义分析方法确定应答的文本内容,或者对移动终端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S6,使用语音合成方法,将应答文本内容转换成语音数据发送给呼叫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移动终端使用的可定制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i,使用之前,设置自动应答的权限规则和内容; S2,验证呼叫者身份,如果确定其有权限通过自动应答系统获取信息,则进行后续步骤; S3,接收呼叫者发出的语音数据,使用自动语音识别模块进行语音识别; S4,根据语音识别结果,使用语义分析方法分析呼叫者意图; S5,根据分析得出的呼叫者意图,使用预先设置的自动应答的规则和内容,或者访问第三方数据和程序,使用语义分析方法确定应答的文本内容,或者对移动终端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 S6,使用语音合成方法,将应答文本内容转换成语音数据发送给呼叫者。2.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基于移动终端本地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实现。3.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基于移动终端本地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实现。4.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基于移动终端本地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实现。5.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基于云端计算能力和云端存储空间实现。6.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基于云端计算能力和云端存储空间实现。7.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基于云端计算能力和云端存储空间实现。8.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到S5可以重复多轮进行。9.根据权利I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并发进行多个来电用户的自动应答。10.根据权利I至9之一所述的个性化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龙,王欢良,俞凯,邹平,张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