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660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电感、芯棒和电容素子,且该电感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导线,所述电容素子为:该芯棒外部相互间隔的缠绕有绝缘材料制备的第一基膜和第二基膜,其中,该第一基膜上沿该芯棒的圆周切线方向并排的设有第一金属化锌铝层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且该第一金属化锌铝层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之间设有绝缘屏带,该第二基膜上设有中间金属化锌铝层,且该中间金属化锌铝层的两侧边均设有绝缘屏带,同时,该第一、第二金属化锌铝层分别连接该电感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易于制备,能够节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包括相互串连在一起的电感和2个电容,该2个电容亦为串联状。该2个电容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仅需将每个电容的一个极板通过导线焊接在一起即可。这样的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其极板之间的焊接较为繁琐,且在材料使用上,较为浪费。同时,其电容素子易于开裂或燃烧,从而易于漏电,使用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它具有易于制备,能够节省材料的特点。进一步,它具有使用稳定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电感、芯棒和电容素子,且该电感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导线,所述电容素子为:该芯棒外部相互间隔的缠绕有绝缘材料制备的第一基膜和第二基膜,其中,该第一基膜上沿该芯棒的圆周切线方向并排的设有第一金属化锌铝层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且该第一金属化锌铝层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包括第一导线(81)、第二导线(82)、电感(60)、芯棒(40)和电容素子(90),且该电感(60)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导线(8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素子(90)为:该芯棒(40)外部相互间隔的缠绕有绝缘材料制备的第一基膜(51)和第二基膜(52),其中,该第一基膜(51)上沿该芯棒(40)的圆周切线方向并排的设有第一金属化锌铝层(511)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512),且该第一金属化锌铝层(511)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512)之间设有绝缘屏带(100),该第二基膜(52)上设有中间金属化锌铝层(521),且该中间金属化锌铝层(521)的两侧边均设有绝缘屏带(100...

【技术特征摘要】
1.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包括第一导线(81)、第二导线(82)、电感(60)、芯棒(40)和电容素子(90),且该电感(60)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导线(8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素子(90)为:该芯棒(40)外部相互间隔的缠绕有绝缘材料制备的第一基膜(51)和第二基膜(52),其中,该第一基膜(51)上沿该芯棒(40)的圆周切线方向并排的设有第一金属化锌铝层(511)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512),且该第一金属化锌铝层(511)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512 )之间设有绝缘屏带(100 ),该第二基膜(52 )上设有中间金属化锌铝层(521),且该中间金属化锌铝层(521)的两侧边均设有绝缘屏带(100),同时,该第一、第二金属化锌铝层(511,512)分别连接该电感(60)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导线(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化锌铝层(511)和第二金属化锌铝层(512)之间的绝缘屏带(100)的宽度为2.5mm,该中间金属化锌铝层(521)的两侧边的绝缘屏带(100)的宽度均为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串式电感串联自愈式电容器包括电感支架(70),该电感(60)为漆包线,且该漆包线缠绕在该电感支架(70)上,同时,该芯棒(40)和该电感支架(70)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益周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日益电容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