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655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该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管、包覆在所述绝缘管外侧的护套、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护套外侧的伞裙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绝缘管末端的法兰,所述绝缘管具有中空腔体。所述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将加工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孔的法兰安装在绝缘管末端;②然后通过所述开孔将绝缘介质注入所述绝缘管的腔体内;③最后通过固定件安装入所述开孔内,密封所述开孔。通过在法兰上设置开孔,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固体绝缘介质注入绝缘管的腔体内,然后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开孔内,快速地实现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用复合绝缘子,具体是一种内部填充有绝缘介质的复合支柱绝缘子的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高压隔离开关普遍使用的是纯瓷支柱绝缘子、实心支柱复合绝缘子、空心充气式支柱复合绝缘子和瓷芯支柱复合绝缘子。其中纯瓷支柱绝缘子重量重,运输安装不方便,而且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根部断裂和污闪事故;实心支柱复合绝缘子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引拔棒作为其骨架支撑和内绝缘,由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材料具有韧性,受力下的弹性变形较大,不能满足隔离开关设备的使用要求;空心充气式支柱复合绝缘子采用空心绝缘管做立柱,内部填充气体进行绝缘,由于气体填充物易出现泄漏,所以必须装监控装置以监测产品内部气体的变化,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瓷芯复合支柱绝缘子其制造方法是将硅橡胶合成材料制作的伞裙粘接在瓷芯上,由于瓷芯未经精密机械加工制成,其表面微观上呈现的凹凸容易造成硅橡胶伞裙粘接不牢,产生气泡等现象,影响产品的电气性能及寿命。考虑到绝缘子的上述缺陷,中国专利公告第03131607.7号,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用复合支柱绝缘子。它由法兰、芯棒、伞套组成,在芯棒的外部套装有数只伞套,所述的芯棒由绝缘套、填充物组成,绝缘套为环氧玻璃纤维缠绕制成的空心管。绝缘套内部的填充物为环氧树脂和石英砂或珍珠岩粉的固体绝缘介质。该复合支柱绝缘子在加工时,将固体绝缘介质注入绝缘套后,在绝缘套两端用粘结剂安装上法兰,从而实现密封。由于使用了固体绝缘介质,能够防止绝缘介质的泄漏,性能可靠。然而,这种复合支柱绝缘子直接将固体绝缘介质填充进绝缘套内,不易操作,在填充时容易造成绝缘介质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方便操作的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该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管、包覆在所述绝缘管外侧的护套、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护套外侧的伞裙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绝缘管末端的法兰,所述绝缘管具有中空腔体,所述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将加工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孔的法兰安装在绝缘管末端;②然后通过所述开孔将绝缘介质注入所述绝缘管的腔体内;③最后通过固定件安装入所述开孔内,密封所述开孔。通过在法兰上设置开孔,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固体绝缘介质注入绝缘管的腔体内,然后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开孔内,快速地实现对复合绝缘子的密封。优选地,在所述步骤③中,所述固定件安装入所述开孔内之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开孔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然后在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密封物质。通过进一步地设置密封物质,能够防止外界水汽进入绝缘管内部,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密封物质为硅橡胶。优选地,所述硅橡胶为室温硫化硅橡胶。优选地,所述固定件整体安装入所述开孔内,所述密封物质完全覆盖所述固定件的顶端,将所述固定件与外界大气隔离开。优选地,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腔体的一端与所述开孔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有胶粘剂。通过设置胶粘剂,实现对法兰的二次密封。对法兰的双重密封,大大地提高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胶粘剂为环氧胶。优选地,所述开孔和所述固定件均为台阶状,所述固定件在纵向上包括头部和自所述头部延伸且尺寸较小的杆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之间在横向上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开孔在纵向上包括与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和杆部分别配合的外孔和内孔,所述外孔和所述内孔之间在横向上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对应的第二台阶部。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和所述开孔的外孔之间在横向上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有密封物质,所述杆部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被夹设在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在纵向上形成的第二间隙内。优选地,在安装所述固定件之前,在所述开孔内注入胶粘剂。优选地,所述开孔和所述固定件加工有对应的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固定件拧入所述开孔内后,所述胶粘剂充满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间隙。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操作方式以及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得到更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标识相同的元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绝缘子的剖视图,其中,法兰的开孔内未安装固定件;图2是图1所示复合绝缘子的法兰和固定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固定件安装在法兰上后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绝缘子的法兰和固定件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固定件安装在法兰上后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复合绝缘子的法兰和固定件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固定件安装在法兰上后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支柱绝缘子100,应用于隔离开关。其包括纵向设置的绝缘管10、包覆在绝缘管10外侧的护套11、若干设置在护套11外侧的伞裙12以及设置在绝缘管10两端的法兰13。绝缘管10具有中空腔体101,腔体101内且内填充有固体绝缘介质14。本实施方式中,绝缘管10是以浸渍环氧树脂胶的玻璃纤维纱缠绕固化成型。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绝缘管10也可以用乙烯基材料或聚氨酯材料缠绕管代替。本实施方式中,护套11和伞裙12是以高温硫化硅橡胶为材质整体真空注射成型,然后粘附在绝缘管10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护套11和伞裙12也可以分体成型,两者的材料也可以选择室温硫化硅橡胶或液态硅橡胶。本实施方式中,固体绝缘介质14是聚氨酯材料的泡沫。可以理解的是,固体绝缘介质14也可以是石英砂与环氧树脂的混合物,或者为膨胀珍珠岩粉与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复合支柱绝缘子10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法兰13,两法兰13的结构相同。法兰13包括基座131、连接在基座131上的圆套132,以及设置在基座和圆套132之间的加强筋133。其中,基座131大致呈圆盘状,圆套132自基座131的中部垂直延伸,在基座131的外周缘上还开设有数个沿圆周均布的安装孔134。绝缘管10的两端分别嵌入对应法兰13的圆套132内,并相互粘接。可以理解的是,法兰13也可以至少设置为一个,法兰13上也可以不设置加强筋133。如图2和图3所示,法兰13上开设有与绝缘管10的腔体101连通的开孔15,并在开孔15内安装有用于密封的固定件16。绝缘介质14通过开孔15注入绝缘管10的腔体101内。通过在法兰13上设置开孔15,从而可以方便地将绝缘介质14注入绝缘管10的腔体内,然后通过固定件16固定安装在开孔15内,实现密封。固定件16呈台阶柱状,其在纵向上包括头部161和自头部161延伸且尺寸较小的杆部162,头部161与杆部162之间在横向上形成第一台阶部163。开孔15在纵向上包括与固定件16的头部161和杆部162分别配合的外孔151和内孔152,外孔151和内孔152之间在横向上形成与固定件16的第一台阶部163对应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该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管、包覆在所述绝缘管外侧的护套、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护套外侧的伞裙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绝缘管末端的法兰,所述绝缘管具有中空腔体,所述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将加工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孔的法兰安装在绝缘管末端;②然后通过所述开孔将绝缘介质注入所述绝缘管的腔体内;③最后通过固定件安装入所述开孔内,密封所述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绝缘子的密封方法,该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管、包覆在所述绝缘管外侧的护套、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护套外侧的伞裙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绝缘管末端的法兰,所述绝缘管具有中空腔体,所述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将加工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孔的法兰安装在绝缘管末端;②然后通过所述开孔将绝缘介质注入所述绝缘管的腔体内;③最后通过固定件安装入所述开孔内,密封所述开孔;在所述步骤③中,所述固定件安装入所述开孔内之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开孔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然后在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密封物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物质为室温硫化硅橡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整体安装入所述开孔内,所述密封物质完全覆盖所述固定件的顶端,将所述固定件与外界大气隔离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腔体的一端与所述开孔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在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胶粘剂。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冬春朱勇方江周曙琛左玉玺李青文王中阳周庆庆张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规划评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