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及高压绕组。
技术介绍
1、目前变压器可分为: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气体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具有无油、防火、寿命长、节能低噪、维护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当前市场上干式变压器大多数为树脂浇注高压绕组的干式变压器和敞开干式变压器。虽然干式变压器在近10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运行中仍存在绝缘开裂、导热差、运行环境严苛等问题。
2、当前干式变压器的饼式高压绕组通常采用刚性梳齿板作为绕线结构,其任意相邻两个梳齿之间形成一个绕线槽,绕线时,一般需从刚性梳齿板的一端起绕,在刚性梳齿板上的第一个绕线槽中按照饼式绕法绕制设计的匝数线圈,形成第一饼线圈,再在该绕线槽或者下一个绕线槽中继续绕制第二饼线圈,直至所有线圈全部绕制完成。由于饼式线圈通常需要在一饼线圈绕制完成后才能继续下一饼线圈的绕制,故难以在饼式线圈内部设置冷却气道对高压绕组进行散热,针对该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是使用更大规格的导线以避免线圈发热影响高压绕组性能,但该种方法会导致铁芯和导线用量增加,产品体积增大,进而提高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使产品失去竞争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绕组的绕线体,通过设置垫块在相邻两个绕线板之间形成气道件的安装空间,以便形成气道,提高高压绕组的散热性能,节约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绕组的绕线体,用于绕制导线以形成高压
3、其中,绕线板卡设在辅助件的内周,若干辅助件包括两个第一辅助件和至少一个第二辅助件,第一辅助件卡设在绕线板的端部,第二辅助件卡设在绕线板的中部。
4、其中,两个第一辅助件的一侧板面上设置若干第一凹槽,若干第一凹槽与若干绕线板对应设置,用于容纳绕线板的端部的梳齿。
5、其中,绕线板端部的相邻两个梳齿之间设有限位块,第一辅助件的另一侧板面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若干第二凹槽与若干绕线板对应设置,用于与限位块卡设连接。
6、其中,第一辅助件的内侧设置若干个流通槽。
7、其中,第一辅助件的中部设有若干第一气道孔,若干第一气道孔沿绕线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8、其中,第二辅助件的中部或者外侧板面上设有若干第二气道孔,若干第二气道孔与若干第一气道孔一一对应。
9、其中,垫块为弧型块,垫块的弧度与绕线体的周面相匹配。
10、其中,梳齿的两侧设有l型槽,两个l型槽相背设置且沿绕线板的长度方向呈对称分布,使梳齿的中部两侧分别形成两个限位台阶。
11、其中,垫块的一侧中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绕线体的径向设置,垫块通过安装槽卡设在梳齿的限位台阶上。
12、其中,垫块不设置安装槽的另一侧设有跨线槽,跨线槽倾斜设置,使垫块的一端底侧形成进线口,且垫块的另一端顶侧形成出线口。
13、其中,跨线槽的深度与导线的宽度相匹配。
14、其中,绕线板不设置梳齿的另一侧设置若干支撑部,若干支撑部沿绕线体的径向设置且沿绕线体的轴向间隔分布。
15、其中,绕线体还包括若干支撑件,沿绕线体的周向间隔固定在辅助件的内周,且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沿绕线体的轴向设置。
16、本申请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绕组,包括前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导线绕制在绕线体上形成高压线圈,高压线圈外整体包覆高压绝缘层,高压绝缘层内设有若干轴向气道。
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设置垫块在相邻两个绕线板之间形成气道件的安装空间,以便形成气道,提高高压绕组的散热性能,节约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垫块还能对绕线槽内的导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导线绕制牢靠。
18、同时,本申请通过在绕线板不设置梳齿的另一侧设置若干支撑部,以抵接绕制工装的外周面,一方面,使得在注射成型高压绝缘层的高温条件下,绕线板不会由于高温发生软化变形而使高压线圈缺乏支撑,有效避免高压线圈发生内陷变形,保证高压绕组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得绕线板无需设置很宽就能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可减小绕线部所需的空间,进而减少导线用量以及硅橡胶用量,有效降低成本,同电压等级的高压绕组的尺寸也可以更小,节约占地面积。
19、以及,本申请将绕线板固定在辅助件的内周,通过导线绕制的张紧力即可将所有的绕线板收紧至理论位置,无需逐个对辅助件与绕制工装进行配磨就能实现绕线板和辅助件的稳固装配,大幅度节省人工,提高装配效率,且有效避免了绕线部在绕制工装表面窜动的可能性,从而防止高压线圈注射时由于注射压力不均匀而发生受力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绕组的绕线体,用于绕制导线以形成高压线圈,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板卡设在所述辅助件的内周,若干所述辅助件包括两个第一辅助件和至少一个第二辅助件,所述第一辅助件卡设在所述绕线板的端部,所述第二辅助件卡设在所述绕线板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件的一侧板面上设置若干第一凹槽,若干所述第一凹槽与若干所述绕线板对应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绕线板端部的所述梳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板端部的相邻两个所述梳齿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另一侧板面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若干所述第二凹槽与若干所述绕线板对应设置,用于与所述限位块卡设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内侧设置若干个流通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件的中部设有若干第一气道孔,若干所述第一气道孔沿所述绕线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7.如权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为弧型块,所述垫块的弧度与所述绕线体的周面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的两侧设有L型槽,两个所述L型槽相背设置且沿所述绕线板的长度方向呈对称分布,使所述梳齿的中部两侧分别形成两个限位台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一侧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绕线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垫块通过所述安装槽卡设在所述梳齿的所述限位台阶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不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另一侧设有跨线槽,所述跨线槽倾斜设置,使所述垫块的一端底侧形成进线口,且所述垫块的另一端顶侧形成出线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线槽的深度与所述导线的宽度相匹配。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板不设置所述梳齿的另一侧设置若干支撑部,若干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绕线体的径向设置且沿所述绕线体的轴向间隔分布。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体还包括若干支撑件,沿所述绕线体的周向间隔固定在所述辅助件的内周,且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绕线体的轴向设置。
15.一种高压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导线绕制在所述绕线体上形成高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外整体包覆高压绝缘层,所述高压绝缘层内设有若干轴向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绕组的绕线体,用于绕制导线以形成高压线圈,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板卡设在所述辅助件的内周,若干所述辅助件包括两个第一辅助件和至少一个第二辅助件,所述第一辅助件卡设在所述绕线板的端部,所述第二辅助件卡设在所述绕线板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辅助件的一侧板面上设置若干第一凹槽,若干所述第一凹槽与若干所述绕线板对应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绕线板端部的所述梳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板端部的相邻两个所述梳齿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另一侧板面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若干所述第二凹槽与若干所述绕线板对应设置,用于与所述限位块卡设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件的内侧设置若干个流通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件的中部设有若干第一气道孔,若干所述第一气道孔沿所述绕线体的周向间隔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件的中部或者外侧板面上设有若干第二气道孔,若干所述第二气道孔与若干所述第一气道孔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的绕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为弧型块,所述垫块的弧度与所述绕线体的周面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圣,张建华,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