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以及移位寄存器单元。
技术介绍
有源平板显示已经成为现代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在有源平板显示器中,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传统的方法是以外围驱动IC的形式采用压封的办法连接到显示面板上的。近年来,集成显示驱动电路逐渐成为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热点。所谓集成显示驱动电路主要包括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和集成数据驱动电路两个部分,是指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以薄膜晶体管(TFT)的形式与像素TFT —起制作于显示面板上。与传统的工艺相比,采用集成显示驱动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外围驱动芯片的数量及其压封程序、降低成本,而且能使得显示器外围更加纤薄,使液晶模组更加紧凑,机械和电学可靠性得以增强。移位寄存器单元是实现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非常重要的单元电路。先前报道的一些电路方案中,移位寄存器单元的工作速度较慢,虽然能满足栅极驱动电路的要求,但是不利于高速数据驱动电路的实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驱动晶体管通常仅作为充电晶体管、输出信号的下降延迟时间的减小只能通过增大放电晶体管的尺寸实现,无法兼顾电路的工作速度与版图面积;另一方面虽然采用了自举技术提高了驱动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但是由于电路的模块之间可能存在功能冲突,使得移位寄存器单元在正常工作时出现晶体管漏电现象,降低了电路的工作速度。此外,现有的电路设计为了抑制时钟馈通效应、保证输出信号低电平的稳定性,通常设计复杂度较高、成品率较低,而且还存在个别晶体管器件特性退化严重、电路工作寿命短的缺点。图1所示为一种公开的用于栅极驱动电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脉冲信号(VI1);第二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脉冲信号(VI2);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时钟信号(VA);下拉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下拉控制信号;信号输出端(VOUT),用于输出脉冲驱动信号;驱动模块(22),所述驱动模块(22)连接在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VOUT)之间,在其驱动控制端(Q)获得驱动电压后,将第一时钟信号(VA)传送到信号输出端(VOUT),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VA)为高电平时,驱动模块(22)对所述信号输出端(VOUT)充电;当第一时钟信号(VA)为低电平时,驱动模块(22)对信号输出端(VOUT)放电;输入模块(21),所述输入模块(21)连接在第一信号输入端和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之间,用于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第一脉冲信号(VI1),给所述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提供驱动电压;驱动控制端下拉延迟模块(23),所述驱动控制端下拉延迟模块(23)连接在信号输出端(VOUT)和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之间,其控制端输入下拉控制信号,用于在移位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脉冲信号(V11); 第二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脉冲信号(V12); 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时钟信号(Va); 下拉控制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下拉控制信号; 信号输出端(Votjt),用于输出脉冲驱动信号; 驱动模块(22),所述驱动模块(22)连接在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Votjt)之间,在其驱动控制端(Q)获得驱动电压后,将第一时钟信号(Va)传送到信号输出端(VTOT),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Va)为高电平时,驱动模块(22)对所述信号输出端(Vmjt)充电;当第一时钟信号(Va)为低电平时,驱动模块(22)对信号输出端(Votjt)放电; 输入模块(21),所述输入模块(21)连接在第一信号输入端和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之间,用于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第一脉冲信号(V11),给所述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提供驱动电压; 驱动控制端下拉延迟模块(23),所述驱动控制端下拉延迟模块(23)连接在信号输出端(V.)和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之间,其控制端输入下拉控制信号,用于在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下拉阶段,在所述下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控制端(Q)耦合至信号输出端(Vqut); 时钟馈通抑制模块(25),所述时钟馈通抑制模块(25)连接在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之间和信号输出端(Vtot)之间,用于在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非选通阶段,当第一时钟信号(Va)为高电平时释 放所述驱动控制端(Q)的耦合电荷至信号输出端(Vott); 低电平维持模块(24),连接在信号输出端(Vtot)和低电位源之间(Vss),用于在移位寄存器单元处于非选通阶段时,将所述信号输出端(Vott)耦合到低电位源(Vss);所述低电平维持模块(24)包括低电平维持控制端(P),用于产生低电平维持信号; 所述下拉控制信号为第二时钟信号(Vb)或前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输出的低电平维持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Va)和第二时钟信号(Vb)是周期相同的互补的时钟信号,当第一脉冲信号(V11)的高电平脉冲到来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Va)为低电平,第二脉冲信号(V12)的高电平脉冲滞后第一脉冲信号(V11) —个时钟周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21)包括第一晶体管(T1),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和第一极耦合到第一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脉冲信号(Vn),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耦合到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用于为驱动控制端(Q)提供驱动电压;所述驱动模块(22)包括第二晶体管(T2),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耦合到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耦合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时钟信号(VA),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耦合至IJ信号输出端(Vtot),用于在被所述驱动电压开启后,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Va)为高电平时对信号输出端(Votjt)充电,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Va)为低电平时下拉信号输出端(Votjt)的电位;所述低电平维持模块(24)包括第一保持单元(241),所述第一保持单元(241)包括第五晶体管(T5),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耦合至延时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时钟信号(VB),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耦合至信号输出端(VOTT),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耦合至低电位源(Vss),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钟信号(Vb)的高电平到来时保持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为低电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电平维持模块(24)还包括第二保持单元(242),所述第二保持单元(242)包括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第二电容(C2),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极耦合至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耦合至信号输出端(VOTT),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耦合至低电位源(Vss);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耦合至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耦合至所述低电平维持控制端(P),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耦合至低电位源(Vss);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在所述低电平维持控制端(P)与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保持单元(242)用于当第一时钟信号(Va)为高电平时保持信号输出端(Vout)的电位为低电平。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端下拉延迟模块(23)包括第三晶体管(T3),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耦合到第二信号输入端,响应第二脉冲信号(V12),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耦合至驱动模块(22)的驱动控制端(Q),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耦合至信号输出端(VOTT),用于当所述第二脉冲信号(V12)为高电平时将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东,胡治晋,廖聪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