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角色模拟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方法,在仿真现实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下,先构建一个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利用车间模式,结合知识组织理论和方法,分别设置信息系统咨询车间、信息系统规划车间、信息系统分析车间、信息系统设计车间、信息系统实施车间、信息系统测试车间以及信息系统评价车间,从系统角度进行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学生分别模拟扮演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种职责并完成分配的相应任务,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方法,将难以描述和物化信息系统开发教学通过逼真开发环境现实模拟,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紧密地融为一体,最终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等院校教学中基于仿真现实信息系统开发实验方法,特别涉及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开发等实践课程教学主要依靠纯理论教学和到软件公司参观实习等方式,但是根据对近几年高年级学生和毕业生调研显示这两种方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一、纯理论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对教师讲授信息系统开发知识没有感性认识。二、参观实习主要是带学生到软件公司参观,并不能实际参与项目管理和开发过程中,学生没有机会进行真实操作,综合能力得不到实际锻炼和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信息系统开发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I)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加之目前信息系统开发实验环节设计比较单调和呆板,学生感觉无从入手,影响了实验中对相关知识点的应用。(2)目前信息系统开发实验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以及相关开发工具等软硬件环境,仅仅是信息系统理论一个演示或者验证,学生实验过程中感觉枯燥,无法得到深刻理解和体会。(3)目前信息系统开发实验中,学生根据各定题目进行相关系统开发,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没有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得不到最终用户具体要求,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理论知识只能感性认识,不能深刻理解和体会信息系统开发目的和意义,没有和信息系统实际应用结合起来。(4)实验只是模拟或借鉴了一些信息系统应用的数据,缺乏一套系统的、真实的信息系统应用的数据,实验结果的可验证性较差。(5)目前信息系统开发实验环节设计过于教条化和抽象,没有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教学环境,更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适应。(6)目前信息系统开发实验重视纯技术开发,忽略信息系统实际应用层面实践教学,特别是对信息系统实际需求过程基本忽略,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与其应用的分离,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真谪。从目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来看,社会上各种企业单位需要实干型的人才,特别是需要动手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企业很难找到适合他们要求的学生;从人才市场提供来看,需要培养出有特色的信息管理类人才,所以必须要改变目前教学方式和方法,这就需要一套切实有效、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高等院校的传统信息系统开发实验教学方法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的弊端,营造一种全新的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仿真现实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下,先构建一个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利用车间模式,结合知识组织的理论与方法,从系统角度进行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到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等实验项目的开展,学生分别模拟扮演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规定的各种职责并完成分配的相应任务,再通过调查、交流、讨论、协作和总结,促进信息系统相关知识采集、传播、共享,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程序和文档的实验方法。所述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分别设置信息系统咨询车间、信息系统规划车间、信息系统分析车间、信息系统设计车间、信息系统实施车间、信息系统测试车间以及信息系统评价车间,每个车间都有一个输入的原数据(或者是处理过的数据)和输出的可交付物。各个车间之间开展实验的步骤如下 (1)按照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岗位进行岗位设置和角色模拟,从项目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到信息系统评价过程进行各项任务的分工,对包括项目经理、测试部门经理的各个部门角色进行模拟; (2)根据敏捷开发方法,按照项目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及实施各个过程次序和相应规范开展实验,包括对各个过程的文档和程序,制定一套完整规范标准和各个详细的实验流程; (3)选定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的信息系统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收集信息系统项目的一手资料,同时确定该组信息系统的具体选题,进行信息系统项目立项和咨询; (4)根据生命周期法和相关规范,结合收集信息系统的一手资料,借助辅助工具进行资料整理、需求分析和系统规划,形成规范的需求分析和规划报告; (6)根据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规划报告以及信息系统相关资料,借助程序开发和数据库工具进行信息系统架构和设计,并实现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形成信息系统设计报告和系统程序; (7)学生扮演不用类型的信息系统最终用户,模拟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同时结合信息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对信息系统文档和系统进行评价,并对开发信息系统进行修改完善。需求分析和规划报告形成后,还包含进行中期组间交流的步骤,根据每个阶段任务和每个人岗位职责进行阶段性验收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各种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一个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形成一种总体规划、分工明确、流程优化、团队协作的信息系统开发模拟实验教学方法,利用知识组织理论和方法对信息系统相关知识进行科学组织,将难以描述和物化信息系统开发隐性知识通过逼真开发环境现实模拟,大大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一种宝贵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信息系统开发实验,突出信息系统实践,并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紧密地融为一体,使学生不再只是听,而是亲自看、亲自做,做到听、看、思、做紧密结合,最终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组织结构图; 图2-图4分别为信息系统分析车间、信息系统设计车间、信息系统实施车间建立过程 图5是图1中系统咨询车间建立流程 图6是图1中系统规划车间建立流程 图7是图1中系统测试车间建立流程 图8是图1中系统评价车间建立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通过营造信息系统开发各个环节的环境的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利用车间模式,以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为平台,虚拟公司分别设置信息系统咨询车间、信息系统规划车间、信息系统分析车间、信息系统设计车间、信息系统实施车间、信息系统测试车间以及信息系统评价车间,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学生分别扮演信息系统开发中各种职责进行实验,按照软件开发流程进行,按照要求完成分配的各种任务,通过调查、交流、讨论、协作和总结,最后形成一套完整信息系统开发文档和系统。本专利技术一次以一个完整实用的软件开发项目为背景,学生分组开展,每组由3-5个学生组成,每个组分别分配不同的车间,同时可以容纳50人左右同时进行实验,该实验方法通过构建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为平台,从系统角度进行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可体现各种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理论,特别是团队协作能力,该教学方法使用方便,进行教学时只需要一套教学流程(标准),学生以小组进行开展,遍及信息系统开发各个开发阶段的岗位。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各个车间之间流转主要通过信息流入和信息输出进行,重点突出“输入(Input)-)处理(Process) _〉输出(Output)”模式构建每一个车间,车间之间按照软件生命周期进行流转,每个车间都有一个输入的原数据和输出的可交付物。每个车间主要包括车间名称、车间任务功能、角色、输入数据、处理过程、输出数据、支撑理论或方法以及工具等部分。为了加强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可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角色模拟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方法,其特征是:在仿真现实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下,先构建一个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利用车间模式,结合知识组织的理论和方法,从系统角度进行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到信息系统项目评价实验项目的开展,学生分别模拟扮演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规定的各种职责并完成分配的相应任务,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程序和文档的实验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角色模拟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方法,其特征是:在仿真现实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下,先构建一个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利用车间模式,结合知识组织的理论和方法,从系统角度进行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到信息系统项目评价实验项目的开展,学生分别模拟扮演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规定的各种职责并完成分配的相应任务,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程序和文档的实验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角色模拟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虚拟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分别设置信息系统咨询车间、信息系统规划车间、信息系统分析车间、信息系统设计车间、信息系统实施车间、信息系统测试车间以及信息系统评价车间,每个车间都有一个输入的原数据和输出的可交付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角色模拟信息系统开发工厂实验方法,其特征是:各个车间之间开展实验的步骤如下: (1)按照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岗位进行岗位设置和角色模拟,从项目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到信息系统评价过程进行各项任务的分工,对包括项目经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绪堪,蒋亚东,钟羽翀,房道伟,曹煜影,梁伟,邵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