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包括分布式车辆终端、网络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分布式车辆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单元、车载无线通信台;信息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车载无线通信台,经过处理后通过网络系统将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在不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条件下,通过集成车载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相应组网技术与后台决策综合软件,实现对大范围内路桥网络环境和运营状态的实时感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多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如公告号为10105141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道路与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需要在路边和路基密集部署多种无线传感器,若大范围使用会导致造价高、需埋设长距离供电线缆、资产保全及大范围维护的问题,因此仅适用于卡口和收费站,而无法覆盖广大的城市交通和城际高速路桥网。公告号为1012416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客运车辆监控系统。该系统特定地面向客运运营网络,以车辆本身为监控对象,且该系统缺乏后台分析决策和反向管控信道。综上所述,现有的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全面监控会导致高额费用;2、监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不全。3、监控系统的功能不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在不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条件下,通过集成车载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相应组网技术与后台决策综合软件,实现对大范围内路桥网络环境和运营状态的实时感知。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包括分布式车辆终端、网络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分布式车辆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单元、车载无线通信台;信息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车载无线通信台,经过处理后通过网络系统将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包括地理信息、车载传感器网络所获的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优选地,所述车载无线通信台包括广域网无线台及自组织无线台,所述网络系统包括广域无线网与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中心台站及其他的分布式车辆终端,所述中心台站包括无线广域网接口及后台专家系统;所述地理信息、车载传感器网络所获的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传输到所述广域网无线台,通过所述广域无线网经无线广域网接口传输到所述中心台站经后台专家系统进行处理;所述地理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传输到所述自组织无线台,通过所述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传输到所述其他的分布式车辆终端。优选地,所述分布式车辆终端还设有广播信道,所述自组织无线台通过所述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经所述广播信道传输到所述其他的分布式车辆终端。优选地,所述分布式车辆终端及中心台站还包括双向加密信道,所述双向加密信道可以保证信息传输中的安全。优选地,所述中心台站还包括广播信道,所述广播通道与所述后台专家系统连接,用来将所述后台专家系统处理的信息广播至交管台站和应急救援响应台。优选地,所述车载传感器网络连接有车载远视距雷达、车速计、雾气传感器、雨刮器雨量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制动器扭矩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网络采集车距、车速、雾气、降水量、温度、差速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所述中心台站。优选地,所述中心台站根据传输来的信息提出关键路况故障信息、路网运营状态、前方道路环境警示和交通管制数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的优点是在不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条件下,通过集成车载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相应组网技术与后台决策综合软件,多元化的信息采集方式使信息监控更加全面,多种信息传输方式使信息传达更广泛、更灵活,信息处理更加有条理,实现对大范围内路桥网络环境和运营状态的实时感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包括分布式车辆终端、网络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分布式车辆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单元、车载无线通信台;信息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车载无线通信台,经过处理后通过网络系统将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在不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条件下,通过集成车载无线传感器网络及相应组网技术与后台决策综合软件,实现对大范围内路桥网络环境和运营状态的实时感知。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的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包括地理信息、车载传感器网络所获的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多元化采集实现外部环境与运营状态的全部监控。车载无线通信台包括广域网无线台及自组织无线台,所述网络系统包括广域无线网与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中心台站及其他的分布式车辆终端,所述中心台站包括无线广域网接口及后台专家系统。所述分布式车辆终端及中心台站还包括双向加密信道,所述双向加密信道可以保证信息传输中的安全。所述分布式车辆终端还设有广播信道,可以用来广播信息。所述地理信息、车载传感器网络所获的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传输到所述广域网无线台,经过加密信道进行加密后,形成路况信息通过所述广域无线网经无线广域网接口传输到所述中心台站经后台专家系统进行处理;所述地理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传输到所述自组织无线台,形成临时告警,经过广播信道,通过所述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广播到所述其他的分布式车辆终端。多种信息传输方式使信息处理更加灵活与便捷,专业的后台专家系统也使信息处理更加科学与条理化。所述中心台站还包括广播信道,所述广播信道与所述后台专家系统连接,用来将所述后台专家系统处理的信息广播至交管台站和应急救援响应台。所述中心台站还能进行实时数据备份与历史数据训练,实时数据备份可以保存原始数据,历史数据训练用以自动调整后台专家系统的参数,使其对环境具有动态的适应能力。所述车载传感器网络连接有车载远视距雷达、车速计、雾气传感器、雨刮器雨量传感器、车外温度传感器、制动器扭矩传感器,分布式车载终端可将收集到的信息上行成数据报,数据报包括的信息有地理环境、车距、车速、雾气、降水量、温度、差速、故障告警,中心台站根据接收到的上行数据报形成下行数据报,包括关键路况故障信息、路网运营状态、前方道路环境警示和交通管制数据。这样使信息的采集与呈现更加地系统化,条理化。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由感知层将感知到的信息发送到数据链层进行数据封包和加密,处理完后通过无线传输层传到以中心台站为核心的决策层作出分析,最后将分析出的结果发送到应用层进行执行。感知层的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载多物理量传感、一种是故障分析报警;数据链路层有两种协议方式,一种是通过预警-确认协议将信息传入加密信道,一种是直接将信息传入广播信道;无线传输层分为无线广域网与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决策层对数据处理方式为两种,一种是对路况参数进行提取后,可将其作为历史数据存储,存储的数据还可以供专家系统决策时参考,另一种是提取路况参数后,专家系统直接作出决策;应用层的执行也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专家系统的决策将监管数据广播至交管台站和应急救援响应台,另一种是将路况数据分发至终端以供重排导航路径或拥堵预警。下面对不同数据的不同传输路径作说明车载多物理量传感信息通过预警-确认协议,再经过加密信道,通过无线广域网上行传输到决策层,决策层对路况参数进行提取,有的作为历史数据进行存储,有的直接由专家系统作出决策,其中存储的一部分的数据也会作为以后专家系统决策时的参考,专家系统作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包括分布式车辆终端、网络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布式车辆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单元、车载无线通信台;信息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车载无线通信台,经过处理后通过网络系统将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包括分布式车辆终端、网络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布式车辆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单元、车载无线通信台;信息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车载无线通信台,经过处理后通过网络系统将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包括地理信息、车载传感器网络所获的信息及故障分析告目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车况及路况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通信台包括广域网无线台及自组织无线台,所述网络系统包括广域无线网与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中心台站及其他的分布式车辆终端,所述中心台站包括无线广域网接口及后台专家系统;所述地理信息、车载传感器网络所获的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传输到所述广域网无线台,通过所述广域无线网经无线广域网接口传输到所述中心台站经后台专家系统进行处理;所述地理信息及故障分析告警传输到所述自组织无线台,通过所述自组织车间近距通信网传输到所述其他的分布式车辆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传感器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