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380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包括与固定建筑物固定联接的底座、与活动构件固定联接的推拉杆,及设于底座与推拉杆之间的弹簧;其中,推拉杆外端与活动构件联接,推拉杆内端及中段各设有一个卡环,二个卡环之间设有二个向外延伸的传动导管,分别为前传动导管和后传动导管;弹簧套设于二个传动导管的外圆;二个传动导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止抵弹簧的止挡凸缘;底座设有用于套入二个传动导管和弹簧的圆柱腔,圆柱腔的一端设有用于穿过推拉杆的推拉孔;二个传动导管的止挡凸缘的外侧止抵于圆柱腔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活动构件与固定建筑物之间在二个方向有预紧力的活动支撑,该预紧力变成固定建筑物对活动构件的支撑力。还具有结构简单、易安装,易维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的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以弹簧实现双向活动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达到通透、美观的效果,很多建筑工程选用大跨度建筑幕墙,如大跨度单向拉索幕墙。大跨度建筑幕墙在平面外荷载的作用下的水平位移是很大的,而当相邻幕墙结构跨度不一致时,时常会出现相邻结构变形不协调的情况。这种不协调进而会造成玻璃面板出现偏转、翘曲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胶缝撕裂、面板破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出可以双向活动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不仅能双向活动,并具有支撑幕墙结构所需的支撑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所述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设于固定建筑物与活动构件之间,包括与固定建筑物固定联接的底座、与活动构件固定联接的推拉杆,及设于底座与推拉杆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推拉杆外端与活动构件联接,推拉杆内端及中段各设有一个卡环,二个卡环之间设有二个向外延伸的传动导管,分别为前传动导管和后传动导管;所述弹簧套设于二个传动导管的外圆;二个传动导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止抵弹簧的止挡凸缘;所述的底座设有用于套入二个传动导管和弹簧的圆柱腔,所述圆柱腔的一端设有用于穿过推拉杆的推拉孔;二个传动导管的止挡凸缘的外侧止抵于圆柱腔的两端;所述推拉杆向内推的受力构成前传动导管向内压缩弹簧的移动,所述推拉杆向外拉的受力构成后传动导管向外压缩弹簧的移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底座还设有内导向杆,所述推拉杆的中心设有与内导向杆配合的内导向孔,所述内导向杆的端部设有与内导向孔滑动配合的导向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拉杆内端的卡环为二个并排的螺母;所述中段的卡环为与推拉杆成一起的凸起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推拉孔内设有与推拉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传动导管、后传动导管分别设有用于穿入推拉杆的前导向孔、后导向孔,所述的前导向孔、后导向孔内设有与推拉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传动导管、后传动导管的止挡凸缘的外侧设有缓冲垫片。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底座为分体结构,包括设有圆柱腔的外套管和设有内导向杆的底板,所述的外套管与底板为螺丝联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固定建筑物为土建结构或钢结构,所述的活动构件为眷墙结构。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推拉杆为焊接件,包括钢管和与钢管焊接的联接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传动导管、后传动导管的止挡凸缘的内侧根部设有宽度大于弹簧线径的凸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套合在推拉杆上的二个传动导管,将弹簧卡在二个传动导管之间,使推拉杆在二个方向的移动时均受到预紧力;利用圆柱腔的两端实现对推拉杆二个方向的反作用力,从而实现了活动构件与固定建筑物之间在二个方向有预紧力的活动支撑,该预紧力变成固定建筑物对活动构件的支撑力。该支撑力可以根据弹簧的粗细,及弹簧预置压缩量来设定。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安装,易维护的特点。设有的内导向杆和内导向孔,使推拉杆与底座之间的移动更加地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用于幕墙结构时,在出现幕墙结构跨度不一致的情况时,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出相邻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各点的位移量,推算出幕墙相邻结构间面板的偏转角以及面板的翘曲量。若超出了幕墙所承受的范围,则在幕墙结构与固定建筑物之间设置本专利技术支撑结构,从而减小相邻长短跨度结构的变形差,进而避免因偏转过大、翘曲过大而出现胶缝撕裂、面板破碎等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处于内推状态的剖视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处于外拉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配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底座11外套管110圆柱腔111 推拉孔112导向环12底板121内导向杆122 导向环20推拉杆20A 钢管20B联接部21凸起部29内导向孔30弹簧31前传动导管310 前导向孔311止挡凸缘312 凸肩32后传动导管320 后导向孔321止挡凸缘322凸肩40联接器51挡环52螺母60导向环70缓冲垫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设于固定建筑物(图中未示出)与玻璃幕墙(图中未示出)之间,包括与固定建筑物固定联接的底座10、与玻璃幕墙固定联接的推拉杆20,及设于底座10与推拉杆20之间的弹簧30 (即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其中,推拉杆20外端通过联接器40与玻璃幕墙联接,推拉杆内端及中段各设有一个卡环,推拉杆内端的卡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挡环51和螺母52的结构;中段的卡环则为与推拉杆20成一起的凸起部21。在二个卡环之间设有二个向外延伸的传动导管,分别为前传动导管31和后传动导管32,弹簧30套设于二个传动导管的外圆;前传动导管31、后传动导管32的端部设有用于止抵弹簧的止挡凸缘311、321。底座10为分体结构,包括设有圆柱腔110的外套管11和设有内导向杆121的底板12,外套管11与底板12通过螺栓固定联接。圆柱腔110用于套入前传动导管31、后传动导管32和弹簧30,圆柱腔110的底端(即外套管11的端部)设有用于穿过推拉杆20的推拉孔111,推拉孔111内设有与推拉杆20滑动配合的导向环112。二个传动导管的止挡凸缘311、321的外侧分别止抵于圆柱腔的两端(外套管只有圆柱腔的一个端面,圆柱腔的另一端由与外套管固定联接的底板表面构成);推拉杆20向内推的受力构成前传动导管31向内压缩弹簧30的移动,推拉杆20向外拉的受力构成后传动导管32向外压缩弹簧30的移动。底板12上设有的内导向杆121与推拉杆20的中心设有内导向孔29与内导向杆121配合,在内导向杆121的端部设有与内导向孔29滑动配合的导向环122。前传动导管31、后传动导管32分别设有用于穿入推拉杆20的前导向孔310、后导向孔320,前导向孔310、后导向孔320内设有与推拉杆20滑动配合的导向环60。前传动导管31、后传动导管32的止挡凸缘311、321的外侧设有缓冲垫片70 (起到缓冲作用)。其中,推拉杆20为焊接件,包括钢管20A和与钢管20A焊接的联接部20B。前传动导管31、后传动导管32的止挡凸缘311、321的内侧根部设有宽度大于弹簧线径的凸肩312、322 (凸肩的高度比较低,约0.5-2mm)。即弹簧30依靠其两端套设在凸肩312、322上进行径向定位。弹簧的其它表面均不与前传动导管、后传动导管、圆柱腔相接触。使得弹簧在弹性变形过程中不受其它外力影响。上述各导向环可以采用F4青铜复合材料导向带制成,起到导向作用,减少磨损。其中的外套管采用钢管与圆盘(构成具有推拉孔的圆柱腔底部)的焊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过程如图5所示,简单又方便,具体过程为I将前传动导管、弹簧、后传动导管依次套入推拉杆;2将挡环装入推拉杆,并将螺母旋紧至推拉杆的内端部;3将装好了前传动导管、弹簧、后传动导管、挡环和螺母的推拉杆套入至外套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所述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设于固定建筑物与活动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固定建筑物固定联接的底座、与活动构件固定联接的推拉杆,及设于底座与推拉杆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推拉杆外端与活动构件联接,推拉杆内端及中段各设有一个卡环,二个卡环之间设有二个向外延伸的传动导管,分别为前传动导管和后传动导管;所述弹簧套设于二个传动导管的外圆;二个传动导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止抵弹簧的止挡凸缘;所述的底座设有用于套入二个传动导管和弹簧的圆柱腔,所述圆柱腔的一端设有用于穿过推拉杆的推拉孔;二个传动导管的止挡凸缘的外侧止抵于圆柱腔的两端;所述推拉杆向内推的受力构成前传动导管向内压缩弹簧的移动,所述推拉杆向外拉的受力构成后传动导管向外压缩弹簧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所述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设于固定建筑物与活动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固定建筑物固定联接的底座、与活动构件固定联接的推拉杆,及设于底座与推拉杆之间的弹簧;其中,所述推拉杆外端与活动构件联接,推拉杆内端及中段各设有一个卡环,二个卡环之间设有二个向外延伸的传动导管,分别为前传动导管和后传动导管;所述弹簧套设于二个传动导管的外圆;二个传动导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止抵弹簧的止挡凸缘;所述的底座设有用于套入二个传动导管和弹簧的圆柱腔,所述圆柱腔的一端设有用于穿过推拉杆的推拉孔;二个传动导管的止挡凸缘的外侧止抵于圆柱腔的两端;所述推拉杆向内推的受力构成前传动导管向内压缩弹簧的移动,所述推拉杆向外拉的受力构成后传动导管向外压缩弹簧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还设有内导向杆,所述推拉杆的中心设有与内导向杆配合的内导向孔,所述内导向杆的端部设有与内导向孔滑动配合的导向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的双向活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内端的卡环为二个并排的螺母;所述中段的卡环为与推拉杆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辉于海峰杜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